學達書庫 > 史籍 > 舊唐書 | 上頁 下頁
地理志一(7)


  河南道

  東都 周之王城,平王東遷所都也。故城在今苑內東北隅,自赧王已後及東漢、魏文、晉武,皆都於今故洛城。隋大業元年,自故洛城西移十八裡置新都,今都城是也。北據邙山,南對伊闕,洛水貫都,有河漢之象。都城南北十五裡二百八十步,東西十五裡七十步,周圍六十九裡三百二十步。都內縱橫各十街,街分一百三坊、二市。每坊縱橫三百步,開東西二門。

  宮城,在都城之西北隅。城東西四裡一百八十步,南北二裡一十五步。宮城有隔城四重。正門曰應天,正殿曰明堂。明堂之西有武成殿,即正衙聽政之所也。宮內別殿、台、館三十五所。上陽宮,在宮城之西南隅。南臨洛水,西拒谷水,東即宮城,北連禁苑。宮內正門正殿皆東向,正門曰提象,正殿曰觀風。其內別殿、亭、觀九所。上陽之西,隔谷水有西上陽宮,虹梁跨穀,行幸往來。皆高宗龍朔後置。禁苑,在都城之西。東抵宮城,西臨九曲,北背邙阜,南距飛仙。苑城東面十七裡,南面三十九裡,西面五十裡,北面二十裡。苑內離宮、亭、觀一十四所。

  河南府 隋河南郡。武德四年,討平王世充,置洛州總管府,領洛、鄭、熊、穀、嵩、管、伊、汝、魯九州。洛州領河南、洛陽、偃師、鞏、陽城、緱氏、嵩陽、陸渾、伊闕等九縣。其年十一月,罷總管府,置陝東道大行台。九年,罷行台,置洛州都督府,領洛、懷、鄭、汝等四州,權於府置尚書省。貞觀元年,割穀州之新安來屬。七年,又割谷州之壽安來屬。八年,移治所于河南縣之宣範坊。十八年,廢都督府,省緱氏、嵩陽二縣。顯慶二年,置東都,官員准雍州。是年,廢穀州,以福昌、長水、永甯、澠池等四縣,懷州之河陽、濟源、溫、王屋,鄭州之汜水來屬。龍朔二年,又以許州之陽翟,鄭州之密縣,絳州之垣縣來屬。乾封元年,以垣縣隸絳州。鹹亨四年,又置柏崖、大基二縣。其年,省柏崖縣。上元元年,複置緱氏縣。永淳元年,複置嵩陽縣。光宅元年,改東都為神都。垂拱四年,置永昌縣。載初元年,置武臨縣。天授元年,置武泰縣,尋廢。仍改鄭州之滎陽、武泰來屬。三年,置來廷縣。神龍元年,改神都複為東都;廢永昌、來廷三縣;改武泰、滎陽還鄭州。先天元年,置伊闕縣。開元元年,改洛州為河南府。二十二年,置河陰縣。天寶元年,改東都為東京也。天寶,領縣二十六,戶十九萬四千七百四十六,口一百一十八萬三千九十三。在西京之東八百五十裡。

  河南 隋舊。武德四年,權治司隸台。貞觀元年,移治所於大理寺。貞觀二年,徙理金墉城。六年,移治都內之毓德坊。垂拱四年,分河南、洛陽置永昌縣,治於都內之道德坊。永昌元年,改河南為合宮縣。神龍元年,複為河南縣,廢永昌縣。三年,複為合宮縣。景龍元年,複為河南縣

  洛陽 隋舊。武德四年,權治大理寺。貞觀元年,徙治金墉城。六年,移治都內之毓德坊。垂拱四年,分置永昌縣。天授三年,又分置來廷縣,治於都內之從善坊。龍朔元年,廢來廷縣。神龍二年十一月,改洛陽為永昌縣。唐隆元年七月,複為洛陽

  偃師 隋縣

  鞏 隋縣

  緱氏 隋縣。貞觀十八年省。上元二年七月複置,管孝敬陵,舊縣治西北澗南。上元中,複置治所于通穀北,今治是

  告成 隋陽城縣。武德四年,割陽城、嵩陽、陽翟置康城縣,又置嵩州,治陽城。貞觀元年,割陽翟隸許州。三年,省嵩州及康城縣,以陽城、嵩陽屬洛州。登封元年,將有事嵩山,改為告成縣

  登封 隋嵩陽縣。貞觀十七年省。永淳元年七月,複置。二年,又廢。光宅元年,又置。登封元年十二月,改為登封縣。神龍元年二月,改為嵩陽。二年十一月,複為登封

  陸渾 隋縣

  伊闕 隋縣

  伊陽 先天元年十二月,割陸渾縣置

  壽安 隋縣。義甯元年,移治九曲城,屬熊州。貞觀七年,移今治,屬洛州。長安四年,立興泰宮,分置興泰縣。神龍元年廢,併入壽安

  新安 隋縣。義寧二年,置新安郡。武德元年,改為穀州,領新安、澠池、東垣三縣。四年,省東垣入新安。貞觀元年,移穀州治澠池,新安移入廢州城,改屬洛州。顯慶二年十二月,廢穀州,以福昌、新安、澠池、永寧,並懷州之河陽、濟源、溫、王屋,鄭州氾水,並隸洛州

  福昌 隋宜陽縣。義寧二年,置宜陽郡,領宜陽、澠池、永寧三縣;又於新安縣置新安郡,領新安一縣。武德元年,改宜陽郡為熊州,新安為穀州,割熊州之澠池又置東垣縣屬之,仍改熊州之宜陽為福昌縣。三年,割熊州永寧置函州。四年,省東垣縣。八年,廢函州,複以永甯屬熊州。貞觀元年,省熊州,以永甯屬谷州,壽安屬洛州。顯慶二年,廢穀州,福昌隸洛州也

  澠池 隋舊,治大塢城。貞觀元年,移穀州治所於此,領福昌、澠池、永寧三縣。三年,縣南移於雙橋。其年,穀州又移治雙橋。六年,又移理於福昌。顯慶二年十二月,廢穀州,澠池隸洛州

  長水 隋長澤縣。義甯元年,改為長水。武德元年,屬虢州。貞觀元年,屬穀州。顯慶二年,隸洛州

  永寧 隋熊耳縣所治。義寧二年,置永寧縣,治永固城,屬宜陽郡。武德元年,改屬熊州。三年,移治同軌城,改屬函州。八年,複屬熊州。貞觀元年,改屬穀州。十四年,移於今所。十七年,移治鹿橋。顯慶元年,穀州廢,改隸洛州

  密 隋縣。武德三年,置密州。四年廢,縣屬鄭州。龍朔二年,割屬洛州

  河清 鹹亨四年,分河南、洛陽、新安、王屋、濟源、河陽置大基縣。先天元年,改為河清

  潁陽 載初元年,析河南、伊闕、嵩陽三縣置武臨縣。開元十五年,改為潁陽。

  河陽氾水 溫 河陰 已上縣會昌三年割屬孟州,陽翟還許州,濟源還懷州,王屋還懷州。

  孟州上 本河南府之河陽縣,本屬懷州。顯慶二年,割屬河南府。以城臨大河,長橋架水,古稱設險。乾元中,史思明再陷洛陽,太尉李光弼以重兵守河陽。及雍王平賊,留觀軍容使魚朝恩守河陽,乃以河南府之河陽、河清、濟源、溫四縣租稅入河陽三城使。河南尹但總領其縣額。尋又以氾水軍賦隸之。會昌三年九月,中書門下奏:「河陽五縣,自艱難已來,割屬河陽三城使。其租賦色役,盡歸河陽,河南尹但總管名額而已,使歸一統,便為定制。既是雄鎮,足壯三城,其河陽望昇為孟州,仍為望,河陽等五縣改為望縣。」尋有敕,割河陰隸孟州,河清還河南府。時河陽節度,以懷州為理所。會昌四年,又割澤州隸河陽節度使,仍移治所于孟州,戶口籍帳入河南府。

  河陽 隋縣。武德四年,于隋河陽宮置盟州,領河陽、集城、溫三縣。八年,廢盟州,省集城入河陽縣,以河陽、溫屬懷州。顯慶二年,以河陽、溫屬洛州

  氾水 隋縣。武德四年,分置成皋縣。貞觀元年,省入氾水,屬鄭州。顯慶二年,割屬洛州,仍移治武牢城。垂拱四年,改為廣武。神龍元年,複為氾水。開元二十九年,移治所于武牢。成皋府在縣北

  河陰 開元二十年,割氾水、滎澤二縣置,管河陰倉

  溫 舊屬懷州。顯慶二年,割屬洛州

  濟源 隋舊縣。武德二年,置西濟州,又分置飀陽、蒸川、邵原三縣。四年,廢西濟州及邵原、蒸川、頠陽三縣入濟源,改隸懷州。

  鄭州 隋滎陽郡。武德四年,平王世充,置鄭州于武牢,領氾水、滎陽、滎澤、成皋、密五縣。其年,又于管城縣置管州,領管城、須水、圃田、清池四縣。貞觀元年,廢管州及須水、清池二縣,以廢管州之陽武、新鄭四縣屬鄭州。七年,自武牢移鄭州理所于管城。舊領縣八,戶一萬八千七百九十三,口九萬三千九百三十七。天寶領縣七,戶七萬六千六百九十四,口三十六萬七千八百八十一。至京師一千一百五裡,至東都二百七十裡。

  管城 郭下,隋舊

  滎陽 隋縣。天授二年,分置武泰縣,隸洛州,又改滎陽為武泰。萬歲通天元年,複為滎陽,尋又為武泰。神龍複

  滎澤 隋舊

  新鄭 隋舊

  中牟 隋圃田縣。武德元年,改為中牟,屬汴州。龍朔二年,改屬鄭州

  原武 隋舊。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