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書 > 皇宋通鑒長編紀事本末 | 上頁 下頁
不用呂惠卿


  紹聖元年閏四月乙酉,提舉崇福宮呂惠卿知蘇州。癸巳,新差知蘇州呂惠卿知江寧府。

  七月壬戌,三省具呂惠卿、王中正、宋用臣元罪狀進呈,當再敘。章惇曰:「惠卿所坐極無名云云。」上曰:「與復舊官,並資政殿學士。」

  十月己巳,資政殿學士、知江甯府呂惠卿知大名府。三省、樞密院同呈惠卿除目,曾布、韓忠彥曰:「若惠卿在朝,善人君子必無以自立。」上曰:「只令知北京,豈可留也?」丁酉,曾布與韓忠彥言:「外議見惠卿移大名,過闕遷工部,升卿除落沖替,疑惠卿複用」上曰:「無此。」

  二年二月甲戌,資政殿學士、新知大名府呂惠卿為資政殿大學士。先是,章惇必欲用呂惠卿帥河東、韓縝守北門。時曾布在告,韓忠彥力言之。及布出,議河東帥,上曰:「三省必欲用呂惠卿?」布曰:「不知聖意如何?」上曰:「只用王安禮。」章惇言:「惠卿乞留京師,但願得一宮觀,時上殿。」上曰:「已除大資政兼北京,亦是重地。」布曰:「惠卿于邊鄙生事,未便。」忠彥曰:「章惇言地界予後,河東方欲作為,非忠卿不可。」布曰:「惠卿本不肯安靜,若朝廷更示以作為之意,邊鄙安得無事?」上深然之。又問:「惠卿已行否?」忠彥、布皆曰:「惠卿乞留,乃是無恥,君子難進而易退。其人可知矣!」上哂之。

  十月甲申,資政殿學士、知大名府呂惠卿為觀文殿學士、知延安府。

  十一月戊午,呂惠卿入對甚久,引進副使宋球謂曾布曰:「惠卿語既久,上極有倦色,既而再出一劄子,不知上有何語,遂不進呈,出笏而退。」布奏事畢,因言:「惠卿今日見蔡卞,卞雲惠卿言:須先朝應副乃可為。」布與忠彥皆曰:「邊帥奏請如可行,無不應副之。若不可行,何可應副?」上曰:「惠卿極兇橫。不獨惠卿如此,升卿之徒皆然。」布曰:「臣與之不足,不敢言。然其兄弟實有凶德。陛下睿明洞見,實天下之福。」惠卿留幾月,乃辭去。

  三年十一月癸巳。先是,呂惠卿奏,乞依呂大忠例暫赴闕奏事。章惇謂布曰:「邊事方爾,可謂不識緊慢也。」李清臣亦謂布曰:「此必有挹魁柄之意,或恐有引以為代者,吾屬殆矣!」布曰:「此無慮,魁柄豈易挹耶?」及進呈,上曰:「惠卿何可來?」眾皆言無可來之理,遂批旨雲:「邊事之際,帥臣難以前來。如有所陳,系畫聞奏。」及再對,布又言:「惠卿初失金明寨(見《西邊》),頗皇恐待罪。既而知朝廷有寬假之意,便爾妄誕,張大守禦之勞,又乞朝見。此人無廉恥,惟務貪進。方此多事,其欲來何意?豈又欲留住?」上亦哂之。

  元符元年五月甲子,觀文殿學士、右銀青光祿大夫、知延安府呂惠卿換保甯軍節度使,再任知延安府。

  二年八月丙申,保甯軍節度使、鄜延路經略安撫使兼知延安府呂惠卿特授檢校司空、武勝軍節度使,加食邑、實封,以進築暖泉寨、金湯城畢工也。

  三年正月己卯,徽宗即位。丁亥,宰臣奏前執政及從官姓名,呂惠卿居首。上遽指之曰:「且令在邊!」戊子,檢校司空、武勝軍節度使呂惠卿為鎮南軍節度使、檢校司徒。

  建中靖國元年三月癸亥,檢校司徒、鎮南軍節度使、知杭州呂惠卿為觀文殿學士、右銀青光祿大夫、提舉洞霄宮。呂惠卿引年乞致仕,而有是命。

  崇甯元年閏六月己未,呂惠卿為觀文殿學士、知杭州。

  八月己巳,知揚州。

  九月辛亥,呂惠卿知太原府。

  十月己巳,觀文殿學士、新知太原府呂惠卿為武昌軍節度使、知大名府。

  三年六月壬戌,武昌軍節度使、知大名府呂惠卿以弟諒卿名列奸黨,奏乞罷髦鉞,除宮觀。詔答不允。

  十一月癸巳,知大名府呂惠卿上表,乞弟諒卿出籍。詔尚書省錄諒卿所上書付惠卿。

  四年正月丙申,呂惠卿遣管勾機宜文字徐申、勾當公事錢秉齎本路守禦圖冊,並劄子詣闕進呈。上令諭惠卿曰:「此事乃安不忘危,無事時做了極好,合措置事,但逐旋奏來。」

  閏二月,知大名府呂惠卿罷節度使,為右銀青光祿大夫、提舉洞霄宮。惠卿再上表乞弟諒卿出籍,表詞有「明昭先烈,以推美於泰陵;闊略微文,用保全于蔡邸。」言者論其引喻失當,特責之。

  三月庚戌,右銀青光祿大夫、提舉崇福宮呂惠卿特令致仕。

  九月丙辰,右銀青光祿大夫致仕呂惠卿複觀文殿學士。

  五年正月甲寅,呂惠卿落致仕、知青州。

  八月甲戌,呂惠卿知杭州。

  大觀元年五月己醜,呂惠卿責授祁州團練副使、宣州安置,以其子淵獲罪,上表自劾,乃黨庇其子,不自責也。

  閏十月戊戌,呂惠卿移廬州。

  二年十一月丙寅,呂惠卿複宣奉大夫、提舉明道宮,任便居住。

  三年十二月辛卯,複資政殿學士。

  四年正月,呂惠卿降授正奉大夫。侍御史毛注劾惠卿上表謝複官,用《詩·風雨》及《青蠅》、《節南山》等章句,以古君子自處,而以亂世方盛時,罪不可赦,故有是命。

  四年十二月,觀文殿學士呂惠卿知大名府。

  政和元年三月癸亥,觀文殿學士、新知大名府呂惠卿為醴泉觀使。

  七月二十七日致仕,去年十二月末知大名府。呂本中《雜說》:大觀間,呂惠卿複召,陳瓘瑩中以書勸惠卿平好惡,無念舊惡,無以元祐細故為意。惠卿答雲:「丁亥之禍,猶無一念追憶之意,況元祐乎!」丁亥歲,張懷素事作,蔡京欲因獄事傅致惠卿之子,下獄,榜笞數千下,欲令招服與懷素謀反,其子卒不服,得免。

  七月戊子,觀文殿學士、光祿大夫呂惠卿守本官致仕。

  十月庚寅,觀文殿學士、光祿大夫致仕呂惠卿卒,贈開府儀同三司。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