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後漢紀校注 | 上頁 下頁 |
漢獻帝紀(20) |
|
冬十月戊辰①,右將軍袁紹為太尉。紹恥班在操下,不肯受。操乃辭大將軍。 ①十月癸巳朔,無戊辰。與下文合觀,疑當為十一月事。 丙戌,以操為司空①,領車騎將軍。 ①《範書》獻帝紀作「冬十一月丙戌,曹操自為司空」。按十一月壬戌朔,有丙戌,亦有辛卯,《範書》是。 辛卯,曹操征楊奉于梁,奉奔袁術。 呂布襲徐州,劉備奔曹操。 初,陳郡人袁渙為劉備茂才①,避地江淮之間,為呂布所拘。布令渙作書罵辱備,渙曰:「不可!」再三強之,不許。布大怒,以兵脅之曰:「為之則生,不為則死。」渙顏色不變,笑而應曰:「渙聞唯德可以辱人,不聞以罵。使彼固君子也,且不恥將軍之言;彼誠小人也,將複將軍之意,則辱在此,不在於彼。且渙他日之事劉備,猶今日之事將軍也。如一旦去此,複罵辱將軍,可乎?」布慚而止。 ①《三國志》袁渙傳作「渙」,而許靖傳作「煥」。趙一清曰:「例以曜卿之字,『渙』當作『煥』。晉書袁環傳『煥之曾孫』,亦從火作『煥』。」王鳴盛曰:「義門何氏校雲:『「渙」當作「煥」。今太康縣有魏袁煥碑。』案:北平黃叔璥玉圃輯中州金石考,陳州府扶溝縣有魏袁渙碑。此縣又有漢國三老袁良碑。方輿紀要雲:『金石林載入太康縣。』何氏因此遂以為在太康,但作渙甚明,不知何以雲當作煥。惟是蜀志許靖傳雲,靖與陳郡袁煥親善,且其字曰曜卿,則又似從火為合。且其父名滂,不應渙亦從水,未知其審。」按《袁紀》諸本均作「渙」,渙又是袁宏之六世祖,不當致誤,且有袁渙碑為證,恐以作「渙」是。 渙字曜卿,司徒滂之子也。渙少與弟微俱以德行稱①。是時漢室衰微,天下將亂。渙與微閒居,從容謀安身避亂之地。渙慨然歎曰:「漢室陵遲,亂無日矣。苟天下不靖②,逃將安之?若天將喪道,民以義存,唯強而有禮,可以庇身乎?」微曰:「古人有言:『知幾其神乎?』③見幾而作,君子所以元吉也。天理盛衰,漢其已矣。夫有大功必有大事,此又君子之所深識,退藏於密者也④。且兵革之興,外患眾矣,微將遠蹈山海,以求免乎?」天下殽亂,各行其所志。微避地至交州,渙展轉劉備、袁術、呂布之間,晚乃遇曹公。 ①《三國志》袁渙傳注引《袁紀》「微」作「徽」。 ②裴注引《袁紀》作「苟天下擾攘」。 ③《易·繫辭》下載子曰:「知幾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其知幾乎?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幾」亦作「機」,黃本及裴注引《袁紀》均作「機」。 ④見《易·繫辭》上。 渙說操曰:「夫兵者,兇器也,不得已而用之①。鼓之以道德,征之以仁義,兼撫其民,而除其害。夫然,故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自大亂以來,十數年矣,民之欲安,甚於倒懸,然而暴亂未息者,何也?豈政失其道與②?伏聞明君善於救世,亂則濟之以義,偽則鎮之以樸,世異事變,治國不同,不可不察也。夫制度損益,此古今之不必同者也。若夫惠愛天下,而反之於正,雖以武平禍亂,而濟之以德,誠百王不易之道也。公明哲超世,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勤之矣;今所以失其民者,公既戒之矣,海內賴公,得免於危亡之禍,然而民未知義,唯公所訓之,則天下幸甚。」操重渙言,以為軍諮祭酒③。渙常謂人曰:「夫居兵亂之間,非吾所長。」每〔謙〕(讓)不敢處也④。 ①老子道經曰:「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又《呂氏春秋》曰:「凡兵,天下之兇器也。勇,天下之凶德也。興兇器,行兇德,不得已也。」 ②黃本無「豈」字。《三國志》袁渙傳「豈」作「意者」。 ③按《三國志》本傳作「拜為沛南部都尉」。拜軍諮祭酒,乃以病去官,複任諫議大夫後之事。又「諮」原作「師」,避晉諱而改。此職始置於建安三年。 ④據黃本及裴注引《袁紀》改。 張濟自關中走南陽,為飛矢所中死。從子繡領其眾,屯宛。天子既免于曹陽,賈詡去李傕,托于段煨。頃之,複歸張繡。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