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血肉長城 | 上頁 下頁
一六二


  日軍缺乏彈藥,只能白刃格鬥,傷亡慘重。

  日軍第一〇九聯隊長瀧寺保眼看形勢嚴峻,拖到黃昏再後撤會更加被動,便當機立斷,下令撤退。李天霞軍第六十三師和第十九師分別從青山界、椒嶺方向追蹤而來,抓住機會猛打,一路上消滅日軍好幾百人。瀧寺保的馱馬部隊進至望鄉山時,又被中國軍隊截住,分割成幾段,日本軍馬紛紛從崖上滾落,嘶聲震撼山谷。

  當飯島率領大隊人馬抵達馬脛骨時,不由得倒抽一口涼氣:這裡的地形實在是太危險了。

  「今天要死在這裡了!」飯島心裡突然一陣陣發涼。自從侵華以來,飯島經歷過無數陣仗,從沒像今天這樣絕望。

  中國軍隊開始突擊,迫擊炮彈雨點般砸來,飯島看著前面幾個士兵被炮彈掀落崖下,淒厲的哀嚎撕心裂肺。一發炮彈沿著岩坡的斜面,成拋物狀落到飯島前面不遠處爆炸,彈片從小腹部穿進,剖開腹部,嵌進了飯島的內臟。

  一天下午,飯島躺在擔架上,指揮部隊沖上一個山頭,幾番沖到了守軍陣地前,最後還是被美式衝鋒槍給壓了回來。

  飯島下令停止進攻,把隊伍收攏到一個長滿山刺梨的坡地上,讓人把他綁在擔架上豎著傾斜起來。他舉起望遠鏡瞭望,突然,眼前出現一支黑洞洞的槍管。他迅疾放下望遠鏡,企圖側身躲避,然而身體被固定在擔架上,不能動彈。他下意識地叫了一聲,便感覺胸口受到重重一擊。至於他聽沒聽到對面的槍聲,已無人可知了。

  抬擔架的日本兵分明聽出了捷克式機槍的聲音,可他也來不及挽救大隊長的生命了。

  被圍在雪峰山區的日軍,這些日子吃夠了飛機掃射的苦頭,決定設法利用夜間突圍。但是他們沒來得及行動,陳納德就發動了毀滅性的空中轟擊。

  5月23日正午,雪峰山全線戰鬥接近尾聲,被分割開來的日軍,紛紛樹起白旗,投降繳械。

  從第二天開始,中國軍隊忙於收繳武器,遣送俘虜,清理戰場。

  湘西會戰,歷時兩月,終以日軍潰退邵陽而告終。這次戰役共擊斃日軍一萬二千四百九十八人,擊傷二萬三千三百零七人。

  中國軍隊七千七百三十七人犧牲,一萬二千四百八十三人負傷。

  湘西會戰結束後不到三個月,岡村寧次就走到了他軍人生涯的盡頭,他的代表,將以戰敗者身份進入芷江。

  湘西雪峰山會戰,是國民黨正面戰場對日軍的最後一仗,儘管留下了許多遺憾,但仍不失其輝煌與容光,作為中華民族百年來反侵略歷史的一個組成部分而載入史冊。

  * * *

  歷史進入1945年,和芷江會戰同步,世界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盟軍在歐洲戰場取得了最後勝利,中國的抗日戰爭也勝利在望。

  在抗戰即將勝利的前夜,中國共產黨為了團結全黨和全國人民,徹底打敗日本侵略者,建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的新中國,於4月23日至6月20日,在延安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毛澤東主持大會,在開幕詞中指出,中國面臨著兩個前途和兩種命運的鬥爭,黨的任務是要用全力去爭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運,反對另外一種黑暗的前途和黑暗的命運。

  會上,毛澤東向大會提交了《論聯合政府》的書面報告。他指出,唯有廢除國民黨一党專政,成立統一戰線的民主聯合政府,才是目前時局的真正出路。

  劉少奇在會上提出,今後中國共產黨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統一的毛澤東思想作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針,系統而明確地確立了毛澤東思想在全黨的指導地位。

  中國共產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是一次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大會。它向中國人民展現了革命的前景和中國人民應走的道路,最終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為中共和中國人民的行動指針。《論聯合政府》的主張,贏得全國各階層民眾的普遍擁護,被譽為「中國人民勝利的指南」。它以「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載入史冊。

  中國的歷史將由此翻開新的一頁。

  中國共產黨正在開「七大」的時候,國民黨於5月5日至21日在重慶舉行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最大的兩個政黨召開全會,是即將公開較量的兩種政治力量的大檢閱。

  國民黨總裁蔣介石提出了大會的三項任務:一是加強戰鬥力量,爭取抗戰勝利;二是確定實施憲政,完成革命建國大業;三是增進人民生活,貫徹革命終極目標。

  在這次大會上,國民黨斷然拒絕中共提出的「聯合政府」的建國方案,認為這是「企圖顛覆政府,危害國家」。自然,大會討論的重點問題,就是如何對待中共。潘公展在特別報告裡說:「與中共的鬥爭無法妥協,今日之急務在於團結本党建立對中共鬥爭之體系,即創造鬥爭的優勢與環境。」蔣介石在大會期間叫嚷:「今天的中心工作在於消滅共產黨,日本是我們國外的敵人,中共是我們國內的敵人。」

  國民黨有鑒於抗戰還未最終取勝,國內要求民主、反對內戰的呼聲日益高漲,同時也為國民黨自身建設考慮,大會也通過了一些「民主」的決議和宣言,提出了增加戰時生產,制定戰時經濟建設規劃,「保障人民言論、信仰、出版等自由」。

  國民黨六大的召開,註定了它將挑起一場反人民的戰爭。

  這一年的世界形勢,一開始就令人鼓舞。1月中旬,蘇聯紅軍從維斯拉河一線向奧得河一線發動強大攻勢。從2月下旬起,美軍和英軍以渡過萊茵河為目標開始新的攻勢。德軍的滅亡指日可待。

  2月4日至11日,蘇美英三國首腦斯大林、羅斯福、丘吉爾及其外長在蘇聯的克裡木半島舉行雅爾塔會議,「三巨頭」簽署了《雅爾塔協定》,決定對德作戰直至其無條件投降,蘇聯同意在德國投降後參加對日作戰。蘇聯的條件是:維持外蒙古現狀,庫頁島南部及附近島嶼交還蘇聯,大連商港國際化,蘇聯租用旅順口作海軍基地,等等。會議討論了有關中國主權和利益的問題,卻沒有中國政府的代表參加,為這次會議抹了灰色的一筆。

  2月19日早晨,美軍在硫磺島登陸。第一天登陸的三萬名美軍就有兩千五百名在戰鬥中陣亡和負傷。美軍苦戰一個多月,以陣亡七千人、負傷一萬九千人的代價,奪取了這個島嶼。

  3月9日,美軍柯蒂斯?李梅將軍鑒於過去的二十二次對日本本土的空襲中,只擊中不到一半的目標,而美機卻傷亡很大,決定放棄精確轟炸,改為大火襲擊。這天下午5點34分,第一批四引擎B-29轟炸機向東京飛去,機上只帶有燃燒彈。午夜12點,一批接一批的美軍轟炸機,傾瀉下數以噸計的燃燒彈,把人口密集的東京下町地區變成一堆巨大的篝火。半個小時後,大火蔓延已得不到控制。這次大火,估計燒死了十萬人,東京城有十六平方公里被毀。轟炸延續了三個多小時,美軍又在名古屋、大阪和神戶等地投下了燃燒彈,復仇的火焰在日本大地燃燒。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