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大失誤 | 上頁 下頁
一〇


  柏林會談是德蘇之間短暫「蜜月」的終點。通過這次會談,雙方都摸清了對方的底細。莫洛托夫知道,蘇德衝突已經不可避免。當時參與談判的總參謀部作戰部長華西列夫斯基說,凡是經歷過那種氣氛的人都知道,蘇德戰爭已經不可避免。可是,斯大林對德蘇關係有過肯定的判斷,誰敢與他唱反調?莫洛托夫回來向斯大林報告說,他對希特勒不會在近期進攻蘇聯的判斷是正確的。在這種情況下,斯大林堅持己見也就不足為怪了。

  蘇聯政治體制的不良影響尤其表現在蘇聯情報機構上面。在總的集權體制下,蘇聯的情報機構也形成了一種高度集權的體制。1941年2月3日,為了加強國外情報工作,蘇聯成立了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原內務部國外情報部成為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國外份報局,米哈伊洛維奇·費金任局長。但是,在蘇德戰爭爆發以前,國外情報局的影響遠遠比不上總參情報部,費金的地位更非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部長貝利亞可比。總參情報部長卜卜戈裡科夫將軍是斯大林的主要情報顧問,他直接對斯大林負責。戈裡科夫是一名出色的戰將,卻從無情報工作經歷,在情報領域他完全是一個門外漢。這與他的歷屆前任相比,不能不說是一個缺憾。

  更可惡的是,戈裡科夫還缺乏實事求是的精神,他心中滿腦子想的是自己在斯大林心目中位置,情報工作成了他討好斯大林的工具。他一門心思要討好斯大林,平時他主要用心揣摩斯大林的心理,瞭解斯大林對國際問題的看法,而不是扎扎實實地組織情報的搜集和分析。應該說,總參情報部確實有十分良好的情報來源,而且也不乏實事求是的情報分析人員。但是,所有的情報資料最後都要經戈裡科夫匯總,由他提供給斯大林。經戈裡科夫之手提供給斯大林的情報可分成兩大類:來源可靠類和來源可疑類,但判斷情報是否可靠不是他自己對情報的客觀評判,也不是根據情報的來源,而是根據情報是否同斯大林的意見相一致。

  任何情報,不管其來源如何,只要它同斯大林的看法一致,他就將其列入「可靠」一類;對那些與斯大林看法相左的情報,他就將其列入來源可疑類,斯大林在這些文件上批上「存檔」即予退回。這些情報也就不再傳閱,即使作為戈裡科夫的頂頭上司的總參謀長和國防人民委員也無從瞭解。所以那些與斯大林意見相左的情報到底送來多少,價值如何,國防人民委員部和總參謀部一無所知。像佐爾格的報告,雖然傳到了斯大林之手,卻被認為是「來源可疑」,根本沒有傳閱就被存檔了。

  在戈裡科夫的領導下,蘇軍情報部的情報評價工作很明顯缺乏客觀性。戈裡科夫不僅抹殺了情報搜集人員的卓越功績,而且受了德國戰略欺騙的影響,繼而向斯大林施加了錯誤的影響,從而導致突然襲擊不可避免。蘇共二十大後,戈裡科夫追隨當時的反斯大林浪潮,將蘇德戰爭前蘇聯的情報失誤完全歸因於斯大林個人。他認為,總參情報部已經完全將情報資料送給了斯大林,斯大林本人應對這些情報的分析判斷失誤負責。但是他的觀點遭到蘇聯歷史學家的批駁,很明顯是站不住腳的。

  戈裡科夫確實向斯大林提供過很多有關「巴巴羅薩」行動的情報,但這些情報都是經他處理過的。如1941年3月20日,戈裡科夫上報了一份有關「巴巴羅薩」的情報,預言戰爭將在1941年5月15日至6月15日之間爆發。這份情報具有極大的可靠性,可是這份情報明顯不符合斯大林的口味,於是戈裡科夫在報告上批道:「l.根據上述言論和今春可能的作戰方案,我認為發動對蘇戰爭最可能的時間,是在戰勝英國以後,或在德國締結光榮的對英和約以後。2.關於今春對蘇戰爭不可避免的傳說和文件,必須看作是英國甚至可能是德國情報機構散佈的假情報。」

  一份極有價值的情報,經過戈裡科夫的「判斷」後,成了一份假情報。類似的例子舉不勝舉。

  對蘇聯情報人員,斯大林也不信任。在30年代蘇聯緊張的政治背景下,斯大林形成了一種懷疑一切的習慣。能夠獲取他信任的只是極少數人,絕大多數人都被當作異己排斥。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斯大林不惜向昔日的戰友舉起屠刀,從事國外情報工作的情報人員首當其衝。在大清洗時一大批傑出的蘇聯情報人員慘死在內務部的屠刀之下,連總參情報部部長別爾津也未能倖免。而在蘇德戰爭前報告德國侵略意圖的絕大部分是總參情報部系統的情報人員,如佐爾格情報網,「露西」和「紅色樂隊」都是別爾津當年用建的,而且,這些情報網的組建也是違背斯大林意願的。當年,楊大林為了討好希特勒,曾下令總參情報部不得在德國境內活動。

  在別爾津死後,總參情報部傑出的情報人員提供的情報不被重視,也就不足為怪了。更何況他們提供的情報有違斯大林的心意,在斯大林看來不值得相信。戰爭爆發前,「紅色樂隊」最後報告了德軍進攻的消息。這個情報對斯大林有所觸動,他問國外情報部部長資金,這些情報是從哪裡搞來的,是否可靠,他們又是如何搞到這種絕密情報的。當他被告知,情報來源在德國,他沉默不語。然後他對費金說:「除了皮克(德國共產黨領袖政h,其他德國人都不可靠,是嗎?」費金答:「是的,斯大林同志。」他明白斯大林的言下之意,這些情報來自納粹黨員和德國軍官,很不可靠,很可能是德國人故意傳遞的假情報。斯大林對自己的主觀判斷盲目自信,對希特勒的允諾則深信不疑,甚至於到了自欺欺人的地步。6月13日,塔斯社針對「巴巴羅薩」行動的流言竟然出來闢謠,攻擊英國和美國等西方國家在蘇德兩國之間挑撥離間。

  「我想這是希特勒向我們挑釁,難道他真的敢
  發動戰爭嗎?」戰爭終於不以斯大林的意志為轉
  移,按時爆發了。可斯大林還指望通過和平途徑
  解決問題。

  6月21日下午,德國柏林。蘇聯大使弗拉基米爾·傑卡諾索夫一直在打電話給德國外交部,要求約見德國外長裡賓特洛甫,澄清一些問題,並對德國飛機侵犯蘇聯邊界一事向德方提出抗議。為這種事情,他已經向德國提出過多次抗議,儘管不會有任何效果,但一個處於被傷害地位的國家,在這種情況下不有所表示是說不過去的。但是,他得到的答覆是:「裡賓特洛甫不在城內,何時回來,不得而知。」傑卡諾索夫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但無法可想。

  6月對日就這樣過去了,到22日1點,莫斯科又發來急電,通報了莫洛托夫與舒倫堡談話的內容,要求他立即會見德國外長。大使館的翻譯別列日科夫再次要通了德國外交部的電話,但答覆依舊。一個小時後,他終於接到來自德國外交部的電話:裡賓特洛甫將在4點鐘接見蘇聯大使。傑卡諾索夫和別列日科夫立即驅車前往威廉大街,只見德國外交部前人頭攢動,看到蘇聯大使過來,新聞記者立即圍了上來,幫他們拍照。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