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八路軍120師征戰實錄 | 上頁 下頁
五六


  南泥灣一帶的荒山上,到處是很深的蒿子草和大堆的羊鬍子草以及很大的山桃樹,還有「咬人」的狼牙、蠍子草、黑葛蘭,它們都成了開荒的「攔路虎」。羊鬍子草一棵一大堆,軟綿綿的,一鐝頭上去見不到土又彈回來,钁好多下才能挖掉一顆,狼牙刺和黑葛蘭是一種多年生的灌木,根粗叉多,枝上黑刺長、尖、硬,還有毒,一不小心就掛破衣服刺傷皮肉,火辣辣地痛。然而生長這些樹草的地方,往往都是土質肥沃的好地,同志們捨不得放棄,寧肯多花些力氣,也要「攻堅」。由於有這樣的攔路虎,戰士剛上來又缺乏經驗,就是最強的勞動力幹上一天,也只能開出四五分地,與計劃中的開荒指標差距很大。

  後來通過實踐,辦法越來越多,刨樹根時,先把根扒出地面,大家把這叫做「偵察敵情」,然後砍斷支根,這叫「掃清外圍」,最後看准主根,使勁把它砍斷刨出來,叫做「發動總攻」。這樣幹,開荒效率明顯提高。同時,由於每天測量開荒效率,公佈成績,更加激發了大家勞動積極性,班與班、排與排、連與連之間展開了挑戰應戰,競賽熱潮一浪高過一浪。旅的《戰聲報》和各團的生產快報,定期報道生產情況,公佈各單位開荒成績和日開荒的最高紀錄,各部隊你追我趕,捷報頻傳,開荒紀錄不斷刷新。717團勞動英雄、班長李黑旦,1942年首創紀錄,1人開荒2.5畝,隨後這個紀錄又不斷被人刷新。

  718團組織了一次170多個勞動英雄參加的開荒大比賽,有6人創造了日開荒地3畝以上的新紀錄。其中李位、趙占奎分別達到3.67畝和4.7畝,被邊區評為特級勞動英雄。趙占奎是5連6班班長,1943年,他響應王震「每人開荒30畝」的口號,帶頭報名擔任該連10人開荒組組長,結果開荒地380畝,每人平均達到38畝。旅部及時表揚和獎勵了這些勞動英雄和開荒先進集體,並推廣了他們的經驗。於是「向勞動英雄看齊」的口號響遍了部隊,從而又掀起了新的競賽熱潮。

  當時,359旅從旅長到排長都戰鬥在開荒第一線,擔負和戰士一樣的生產任務。所不同的是,凡出現困難的地方,幹部總是沖在前面。旅長兼政委王震,經常擠出時間參加勞動,曾被選為邊區大生產運動中的勞動英雄,毛澤東親筆題詞:「有創造精神」,表揚他。一位到邊區採訪的外國記者不禁讚歎道:「他的雙手也像他的部下一樣由於勞動而生滿了老繭。」蘇進副旅長和王恩茂副政委和戰士們在山上同吃同住同開荒。718團的英雄團長陳宗堯,每年開荒,都是帶著團司令部的人員,住在荒地,和戰士開荒在一起。

  他組織了一個開荒小組,由參謀長、警衛員、司號員等8人組成,陳團長擔任組長,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背著鐝頭帶領小組和戰士們一起開荒,白天他還要到各連檢查佈置工作,晚上還得忙著開會,就這樣他的開荒小組每人平均開荒1.4畝,他自己也達到了日開荒地1畝。在戰鬥中失掉右臂的該團政委左齊,拿鐝頭開荒有困難,就給戰士們做飯,並挑桶上山給戰士們送飯送水。曾在戰鬥中負過15次傷的補充團團長蘇鼇也經常參加勞動。至於營連幹部,更是與戰士們一同勞動、生產和學習。如718團9連連長白銀髮,一次參加開荒比賽,他連續勞動15個小時,挖了5.46畝地,獲得全旅第1名。各級幹部以身作則參加勞動,使戰士們很受鼓舞,也受到毛澤東稱讚。1943年初西北局高幹會議上,毛澤東親筆題詞表彰了22名生產英雄,其中359旅團以上幹部就占4名。

  開荒告一段落,為了不誤農時,部隊及時進行了春播和夏耘。沉睡了百年的土地翻了身,大片的荒地變成了良田。看著滿山遍野長出了一片片鬱鬱蔥蔥的穀子、豆子、玉米和土豆,十分喜人。1942年359旅又開始在河溝兩旁平整土地,引水灌溉,種上了稻子。辛勤的勞動換來了連年的豐收,耕地面積和產量逐年增加,自給自足程度逐年提高。1941年,開荒種地1.12萬畝,收細糧1200余石,糧食自給79.5%,經費自給78.5%。1942年,開荒種地2.68萬畝,收細糧3050余石,糧食自給率達到96.3%,經費自給率達到90.2%。

  1943年,開荒種地原計劃3.9萬畝,由於勞動效率不斷提高,開荒後半個月內即被突破,在改訂計劃6萬畝之後,又被突破,最後達到了種地10萬畝,全年收細糧1.2萬石,加上南瓜、土豆折糧(3斤折糧食1斤),共為1.5萬石,糧食自給有餘,並且上交公糧約萬石。群眾稱讚說:「爾格(即你們)真是共產黨和毛主席領導的好隊伍啊!能打仗,能生產。過去反動軍隊是吃糧的,爾格軍隊還生產公糧,軍隊不打擾老百姓,還減輕了人民負擔,真是天下大變樣,人民坐天下了。」這一年,全旅養豬4200多口,牛820頭,羊7800多隻,達到了王震旅長提出的「兩人1豬,1人1羊,10人1牛」的要求,1944年,播種面積26萬畝,農業生產獲得了更大的豐收,主副食經費全部自給有餘,糧食平均每人生產細糧600多石。在開荒種地的同時,全旅指戰員還打了1000多個窯洞,建起了600多間平房,置了1萬多件家具和農具。實現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目標。

  部隊新到墾區,食油、照明用的油和醫療用的酒也很困難。1941年秋後,在金盆灣東頭開辦一個綜合油酒廠,修建了簡易的廠房,雇請了兩個老師傅,抽調了30多個戰士當徒工。用部隊收穫的豆子、麻子榨油,用玉米、高粱釀酒,並將豆餅、酒糟作為部隊養豬的飼料,綜合廠生產的油酒,不但保證了部隊的供應,多餘的還向附近村鎮出售,並通過關係把酒外銷國民黨統治區的宜川、韓城,換回藥品、棉花等等。

  紙張是學習、辦公的必需用品,當時有錢也難買到。因為缺紙,部隊用樺樹皮代替。為了解決部隊用紙問題,1942年部隊在油酒廠增建了造紙設施,從延安請來技術工人自己造紙。開始是從部隊、機關中收集破麻袋、爛繩頭、碎布片作原料,曾生產出300多刀黑粗紙和厚草紙,不久原料就供應不上了。經過調查,試用當地野地繁殖快、纖維長的馬蘭草當原料,生產出了質量較好、可印書報的馬蘭紙,部隊用紙問題得到了解決。

  此外,還創辦了紡織廠、鞋廠、肥皂廠,有自己的鹽井、煤井、磨坊、騾馬店。旅供給部辦的大光紡織廠能夠織出閃光布、斜紋布、華達呢……,遠銷葭縣、清澗、吳堡等地。

  部隊在困難的時候,節衣縮食;在生產自給有餘的時候,仍然勤儉節約,把好日子當困難日子過。旅首長曾向全旅發出號召:「生產要多,消費要省」。1942年以後,絕大多數部隊已經達到了糧菜全部自給,可還是將瓜菜、紅薯、土豆等摻和在糧食裡做「八寶飯」吃,而且每天仍然堅持吃兩頓幹的一頓稀的。從1941年起,部隊基本上沒有向上級領過被子,戰士們被裡的棉絮,早就滾成了一團團的疙瘩了,可是發下新被子時,戰士們誰也不肯要,說:「哪天不打敗日本鬼子,哪天就不換被子。」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