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八路軍120師征戰實錄 | 上頁 下頁
五五


  南泥灣,位於延安東南黃龍山地區,距離延安城約45公里,是延安縣金盆區一個鄉。它與臨真鎮、九龍泉、馬坊等地接壤,縱橫60公里,土質肥沃,適於開墾。

  南泥灣是延安的南大門,在南泥灣東南方向的茶坊鎮,與國民黨頑固派軍隊佔領的洛川連接。頑軍在那裡駐紮著1個軍部和1個師的部隊。南泥灣是頑軍進犯延安的必經之路。359旅進駐這裡,一手拿槍桿,消滅敢於來犯的頑軍,一手拿鋤頭,在廣闊的荒山野嶺裡開荒種地……擔負著保衛延安、保衛黨中央和粉碎國民黨頑固派對陝甘寧邊區實行經濟封鎖的雙重任務。這在當時是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

  南泥灣一帶,在100多年以前曾是人煙稠密的地方,由於清政府製造回漢族互相殘殺的悲劇,加上軍閥橫行,土匪的搶劫,人民無法生活,相繼逃亡,這裡便變成了一片荒山野嶺。359旅來到這裡的時候,眼前只是一座座荒涼的山坡,坡上長滿了齊人高的蒿子,荊棘橫生;深山是遮天蔽日的樹林,野豬野雞成群,溝底是黑暗陰森的溪流,浸泡著腐爛的古木和野獸的屍體。

  在南泥灣開展大生產運動,開始遇到了許多困難。

  第一是思想上的障礙。

  當時部隊中對農業生產存在著幾種不正確的認識:一部分幹部不懂得發展生產須以農業為主的方針的正確性,他們單純從營利出發,認為農業生產費力大,周轉慢,獲利小,把「自己動手」只看成一個補救財政不足的臨時手段,因而主張多集中力量搞商業,少搞農業;還有一部分幹部則擔心搞生產會影響部隊的訓練和軍事生活管理,以至削弱了部隊的戰鬥力;在廣大士兵中,則對部隊實行屯田政策的意義認識不清,認為「當兵是打日本的,不是來種地的」,「在後方生產不如在前方打仗光榮」,因而對生產不夠熱心。為了解決這些思想問題,359旅領導決定在部隊中進行廣泛深入的政治動員和思想教育工作。首先使全體指戰員從切身體驗中認識到當時經濟困難的嚴重性,而這個嚴重困難則是由日本帝國主義的瘋狂侵略和國民黨頑固派的包圍封鎖造成的,認識到邊區人民已經盡了最大的力量支援戰爭,負擔已很重了,仍不能滿足需要,大量部隊的吃穿成問題,都取之於民是不可能的。

  搞大生產運動,就是為了粉碎國民黨頑固派的經濟封鎖,用自力更生的辦法克服困難,減輕人民負擔,改善部隊生活,生產就是為了堅持抗戰和保衛邊區。在幹部中則大力宣傳農業為第一位,工業和運輸業為第二位,商業為第三位的生產方針,使幹部明確認識到解決財政困難和保障部隊供給的根本途徑是增加物質財富,在商品流轉中取利則是補助的辦法,只有堅決實行屯田政策,開展以農業為主的大生產運動,才是解決物質困難的最可靠的途徑。而生產自給,減輕人民負擔,正是表現了人民軍隊的本色。只要管理教育工作做得好,開展生產運動,不但不會鬆懈部隊的戰鬥紀律和生活紀律,相反地能夠加強這種紀律,並使部隊的戰鬥意志能夠得到嚴格的鍛煉。至於生產和訓練時間分配,只要計劃得好,生產就不會妨礙部隊訓練。生產搞好了,個個身強力壯,情緒飽滿,自然可以提高訓練效果。

  在明確了生產的目的、方針和政策,解決了思想上的抵觸和顧慮之後,部隊中就很快掀起了一個熱烈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堅決執行屯田政策,開展生產運動的高潮。

  第二是物質方面的困難。

  首先是沒有住的地方。當時南泥灣地區幾十裡渺無人煙,僅有的村鎮也只有幾戶人家,幾眼破爛不堪的窯洞,經過修整,大都做了團、營生產指揮所。部隊人多沒處住,只是在村邊、河邊露營,有的用樹枝搭成簡陋的窩棚棲身。部隊進駐時,天氣冷,還下雪,尤其夜間露宿,虎嘯狼嚎,寒風刺骨,大家衣單被薄,難以禦寒,久久不能入睡。為了禦寒和防野獸襲擾,就撿些樹枝、柴草,點起堆堆篝火,漸漸地睡著了。後來,部隊搭臨時棚,挖土窯洞。指戰員們有的上山砍柴,有的挖土掏洞,每天勞動10多個小時,渾身汗水,土沾上去簡直成了泥人。窯洞剛挖好,儘管裡邊非常潮濕,有的還滲水,同志們鋪些幹土、草灰或柴草,就在這裡安營紮寨了。儘管環境如此艱苦,而部隊的情緒卻十分樂觀、高漲。戰士們高興地唱道:「窯洞草房好軍營,茅草床鋪軟騰騰;三尺雪地綾羅被,茂密梢林好屯軍。」

  其次是缺乏吃的東西。吃糧食要到50公里甚至數百公里外去運,當時交通十分困難,沒有汽車,騾馬大車也很少,必須由幹部戰士背糧,背糧沒有口袋,有的就把自己的褲子紮上褲腿當口袋,有的把舊軍毯卷成長筒,捆上兩頭裝糧食,背一趟來回要走三四天,特別是春冬背糧,雪天爬山,過河涉水,更加艱苦。沿途老鄉看著走在山溝、田野的背糧隊伍,感動地說:「八路軍真是我們自己的隊伍,要是國民黨軍和軍閥的隊伍,趕著老百姓去送糧,還送不過來哩!」

  沒有菜吃,就在山上、河邊挖野菜。如果打到了野豬、野雞,就可以打一次豐盛的「牙祭」。飯菜不多,吃不飽,但大家幹勁很足。

  三是穿的很困難。每個戰士一年只發1套軍衣,平時就是縫縫補補,開起荒來,在樹林草叢裡穿來穿去,衣服磨損得更快。戰士們為了節省衣服,夏天不顧烈日曝曬,冬天不顧寒風凜冽,光著膀子開荒、種地、打場,同志們的長褲磨破了改成短褲,短褲磨破改成了褲衩,褲衩再磨了,就編成布條打草鞋,或糊成布殼納成鞋底,總是一塊布頭也捨不得丟掉。

  四是開荒的工具少。買吧,沒有那麼多錢,就是有錢也買不到那麼多生產工具。於是359旅領導就走群眾路線,發動大家想辦法解決。這一來,辦法就多了。有的上山伐樹成材,到幾十裡外的村鎮換工具;有的到河防兩岸搜集敵人轟擊邊區的炮彈片;有的到周圍幾十裡處尋廢鐵換;有的派人潛入敵區扒鐵軌,鋸斷後打工具。717團1營有個戰鬥英雄名叫王福壽,他帶領10余名戰士偷渡黃河,到日軍佔領的火車站去搞鋼鐵,搞到一點鋼鐵後,沒有煉鐵師傅,王福壽又派劉順清跑遍了方圓百里路,從金盆灣小街上找到一個從河南逃荒來的會打鐵的王鐵匠,把他請到連隊。王鐵匠與連裡的幾個戰士一起動手,連續幾天苦戰,終於打出了鐝頭、鋤頭、斧頭。同志們激動地向老師傅道謝,王鐵匠感慨地說:「我走南闖北,眼見日寇和國民黨兵的燒、殺、搶,他們把老百姓害苦了。可是你們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為了減輕群眾負擔,要自己開荒生產,冒著生命危險去搞鐵,什麼苦都吃盡了,我一個做手藝的,出點力氣算什麼!你們一心一意為咱老百姓,我就是豁出命來也值得!」由於大家動手,旅團又統一購買了一些,工具基本上解決了,部隊及時投入了開荒生產。

  為了貫徹中央軍委關於生產自給的指示,更好地領導部隊開展大生產運動,359旅於1940年就成立了由旅團領導同志和旅供給部長參加的生產委員會,各營、連指定1名副營長、副連長負責領導各自的生產工作。1941年部隊到南泥灣地區以後,王震旅長兼政委(1942年起還兼任延安軍分區和衛戍區司令員),主持衛戍區和軍分區工作並統管全旅工農業、商業和運輸生產,副旅長蘇進和副政委王恩茂在金盆灣主持生產練兵的日常工作。當時部隊的分佈是:旅直屬隊及特務團(團長徐國賢、政委譚文邦)駐金盆灣,717團(團長陳外歐、政委李銓)駐臨真鎮,718團(團長陳宗堯、政委左齊)駐馬坊,719團(團長張仲瀚、政委曾滌)駐九泉、史家盆,補充團(團長蘇鼇、政委龍炳初)駐南泥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