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八路軍129師征戰實錄 | 上頁 下頁 |
五一 |
|
劉伯承的這篇文章,對於指導根據地的交通鬥爭,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白晉戰役結束後,129師進行了整編。全師除原有的385旅、386旅外,增加了新編第1旅,第4旅、第7旅至第11旅等7個旅,師特務團改為第34團。至此,全師共有9個旅另1個團。此外,成立了太行、太岳軍區,加強了根據地的武裝力量建設和政權建設。 §對症下藥 日軍1940年度肅正工作的根本方針中這樣寫道:自去年第二期以來,共軍勢力逐漸抬頭,及至第三期,已開始對重慶軍及雜牌軍進行蠶食,其勢力迅速發展壯大,不容輕視。如不及早採取對策,華北將成為中共天下。為此,方面軍的討伐重點,必須全面指向共軍。另外,由於交通運輸斷絕,嚴重影響華北建設。因而整頓交通運輸,尤其是開通內河航路,對肅正建設的促進,治安地區的擴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治安工作,要求將政治上、經濟上處於重要地位的「模範區」,與鐵路、水路等沿線的「延長治安區」連結貫通,逐步擴大治安區域。 從此,華北交通鬥爭進入了一個新的高潮。在此之前,交通鬥爭也從來沒有停止過。華北的正面抗戰結束後,劉、鄧率領129師就已開始了對交通線的破襲鬥爭。 1938年5月13日夜,為了配合國民黨正面戰場的徐州會戰,策應徐向前在冀南展開抗日鬥爭,劉伯承調動石家莊至邯鄲鐵路兩旁的部隊和民眾,對平漢路進行第一次總破擊。在沒有炸藥的情況下,完全靠手工操作,毀壞鐵路2800米,燒掉全部枕木,搬走全部鐵軌,砍電線杆400餘根,燒毀車站兩處,使平漢路中斷了3天。 破襲戰後,劉伯承寫出了《平漢路總破擊的經驗教訓》一文。他寫道:「我們對於敵人主要運輸線平漢和正太兩鐵路的零星破壞和總破壞,拆路、斷橋、塞洞、翻車、襲車、消滅部隊,劫毀輜重,總不下一百回。但是這些經驗教訓,總是沒有整理,確實是埋沒了好些成績,無從發揮,可惜!可惜!」字裡行間無不表露出劉伯承對交通鬥爭的深沉思索和熱切的期望。 此後,從1938年6月16日至1939年1月1日,129師對平漢、正太、道清鐵路又進行了12次總破擊。 1939年8月17日至9月22日,陳賡指揮386旅在道清路作戰時,對道清路共進行了6次破擊。 這裡統計的只是較大規模的破擊作戰,各種小規模的破擊戰則是不計其數。 1940年後,日軍要依靠鐵路,公路逐步蠶食抗日根據地,展開在交通線上的鬥爭就顯得日益激烈、複雜。於是,交通鬥爭在一段時期內構成了華北敵後抗戰的主旋律。 ※22.箭在弦上 §一個不容忽視的對手 日軍華北派遣軍司令多田駿是個中國通。 「九一八」事變後的1932年,多田駿出任偽滿最高軍事顧問。1935年多田駿又出任華北駐屯軍司令。之後不久改任第11師團中將師團長。1937年任參謀本部次長。 日軍為了適應將來對蘇、對華作戰的需要,統一在華的政策和戰略指導,統一指揮在華的軍隊,支持即將成立的汪偽政權,於1939年9月成立了在華的陸軍最高指揮機關——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部。由於華北派遣軍的主要任務已經不是作戰,而是以維持治安為主,讓熟悉中國民情、曾經擔任過華北駐屯軍司令的多田駿出任司令官則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多田駿雖然是個中國通,但這次來華北上任,還是有壓力的。他的前任杉山元在華北幹得是非常賣力的。 當1935年多田駿任華北駐屯軍司令時,杉山元是參謀次長;而多田駿就任參謀次長時,杉山元從參謀次長、陸相的位子上又回到了華北方面軍司令的位子上;當杉山元調回參謀本部時,多田駿又回到了華北方面軍司令的位子上。 針對八路軍的勢力在華北逐漸強大,對華北威脅越來越大的情況,杉山元在1939年實施了三期「肅正」計劃。日軍實行的「肅正」不僅包括軍事上的行動,而且包含對政治、經濟,甚至還有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進攻。「肅正」計劃的實施,使日本大本營對杉山元有了新的認識。 多田駿和杉山元在政治見解上向來不一樣。在解決中國問題的方式上,前者主張不宜過多的使用武力,而後者則正好相反。但不應忘記,兩人雖觀點相反,但只是在征服中國的方式上的區別,在征服中國的問題上,兩人不僅想法一致,多田駿還在不斷思考著怎樣才能比前任幹得更好。 多田駿確實比前任幹得更出色。 多田駿認為,肅正的重點應在於剿滅共軍。為此要善於利用國共的相互傾軋,在日軍勢力暫時不能控制的地區,應默許那些不主動求戰的雜牌軍的存在,必要時,甚至可以引導他們佔據真空地帶以防止八路軍侵入。多田駿不僅是中國通,而且還是以華制華的專家。 多田駿不僅管人,還要管路,而且要以路制人。 多田駿上任後,大力整頓交通,建立聯繫緊密的交通網,使村村有公路,路路有炮樓,以公路、鐵路為紐帶,欲將整個華北結成一張堅韌的網。 多田駿修路的方法也與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他採用了四種修築道路的方法。 一種是環狀汽車公路。以城牆為中心,圍繞城外修築一條環形路,將大量的村莊都納入環狀公路內,甚至將八路軍的根據地也包括了進去。汽車一天到晚不停地巡邏,使八路軍不能接近,從而使八路軍的根據地逐漸萎縮。一種是平行汽車公路。在兩地問,據點與據點間,一城與一城間,修築幾條平行的公路。出動時,可以隨意地選擇一條,這種方法主要是對付讓日本人吃盡了苦頭的八路軍的伏擊戰術。再有一種是放射線公路,即從中心向外修築多條公路。最後一種是路旁挖溝法,將路基修高,在路的兩側挖掘深溝,它既像炮樓,又像城牆。 多田駿的苦惱是華北的重要性沒有完全被中國派遣軍認識。多田駿已經意識到華北的鬥爭是在看不見的戰線上進行的。敵我態勢的轉化,彼此力量的消長,都是無形的。華北的廣大地區正在逐漸被共產黨赤化,只有處於赤化中心的他才能感受到這種壓力,而中國派遣軍卻根本看不到這種變化。 就在多田駿要求加強華北的軍事力量,以徹底改變華北形勢的時候,中國派遣軍不僅沒有滿足他的要求,反而要求華北方面軍派出部分兵力支援華中作戰,同時派出部分兵力進行車制作戰。宜昌會戰開始後,多田駿只有借助交通網的威力來對付八路軍了。 多田駿正在織網,他要將八路軍和根據地都用他的網給罩起來,慢慢勒死。 他是一個難對付的對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