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8.23炮擊金門 | 上頁 下頁
一八三


  大陸方面的軍事演習前後共兩次。第一次,1995年8月15日至8月25日,向臺灣海峽水域發射導彈: 第二次,1996年3月5日至3月25日,在台海舉行空前規模的海陸空實兵演練及發射導彈。據說,演習的高科技含量很大,導彈距「目標」誤差僅有幾米。從「炮擊金門」到「彈打台海」,解放軍已鳥槍換炮,今非昔比。

  臺灣著實亂了一陣:股市暴跌,投資不振,資金外流,移民狂潮,「台獨」縮頭,怨聲四起……充分展覽了海島心防的脆弱和經年偏安的不堪。

  我趕緊給王教授打去電話:別擔心,演習就是演習,篤定打不起來的。

  自然,我又補充:島內高層還是需要足夠重視,同1958年一樣,這次大陸方面也不是鬧著玩的。

  3

  哲人還說:

  時間不長眼睛,但是它有視力。

  披荊斬棘從亙古走來,堅韌不拔向「未來」走去。

  「未來」的故事應該圓滿,但是還將有暗礁和插曲。

  不偏離太陽系運行的軌跡,前方的路便不會失迷。

  以地火喻戰火,中國史頁上,何止萬千的戰事早都變成了一座座凝固無言的死火山,唯餘1958年的那場戰爭,仍是外殼冷卻板結、內裡運動不息的話火山,它將永遠地被岩封地底,還是將於某年某日再度猛烈噴射?無數計的預言大師們做過無計數的預言。

  最新一輪預言大賽始於1994年8月,一本叫作《一九九五閏八月》的大作剛出爐便在臺灣走俏,數月內瘋銷30萬冊,印裝車間加班加點依然供不應求,發行量將瓊瑤、三毛等臺灣名作家通通淘汰。《閏》書創紀錄的成功在於號准了臺灣人思考的脈搏,抓住了島內關切的賣點。它以歷史上凡閏八月年份必有大災禍的宿命觀念,大膽推斷中共將於下一個閏八月年份(1995)的某一天,發兵大舉攻台。在對雙方軍力、士氣、訓練、準備進行綜合分析比較之後,得出了「共軍犯台必勝」的恐怖結論。此言既出,語嚇四座,搞得台島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不光平民百姓「好像整日提心吊膽坐臥於壘卵薄冰之上」,就連許多國民黨軍官兵看完以後,也對自身戰力,「信心頓失」。究其《閏》書作者本意,不過想將一種「最壞的考量」推向極致,喚醒臺灣「漸趨麻木的憂患意識」,誰知,無形中「徒長敵人志氣,滅了自己威風」。

  針對《閏》書觀點,附和者有之,不贊成者亦有之。而反駁最力的當屬出版於1995年初的《海峽無戰事》。僅看該書的大小標題:「中共無法承受武力犯台成本」、「中共無法擺脫國際社會制約」、「共軍作戰能力不等於犯台能力」、「『鄧後』中共無力攻打臺灣」、「中共目前打不起高科技戰爭」、「中共先進武器數量極其有限」 、 「中共對台用兵勢必後院起火」……便知,這是一本站在臺灣角度、將「最好的考量」推向極致,勸慰人們繼續照吃照喝高枕無憂的書。作者翔實的論據嚴謹的論證使生活在臺灣的人們頓覺自己的「高大孔武」和「中共的繡花枕頭」,「重新尋回了原本就不該丟失的自信和勇氣」。但也有人如此評價:「將中共說成外強中乾,貶得樣樣不靈,與吹口哨走夜路無異。」

  1995年台海到底如何,實踐給出的謎底是:大陸軍演。

  於是,《閏八月》的支持者們說:測得好准,中共果然蠢意欲動,準備著武力犯台了。

  於是,《無戰事》的支持者們說:測得不准,中共不過演習而已,哪裡敢真地武力犯台。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辯論尚未有窮期。台海會否兵燹重燃,兩岸會否終有一戰,已經成為經久不衰難以降溫的熱門話題。

  這不奇怪,本來,1979年元旦徐向前元帥宣佈的僅是單方面採取的「停止炮擊」,而不是雙方面簽訂的「和平協定」。

  * * *

  1997年金秋時節,王教授第二次造訪北京,友朋遠來,不亦悅乎,我盡地主之誼,陪同教授赴八達嶺,爬上長城作一回好漢,憑欄遠眺,飽覽河山。中午,擇一蔭涼靜悄之所,席地而坐,取出自帶啤酒熟食野餐,觀美景以淺酌,沐秋風兮神侃,別有一番情趣。

  驀然,發現不遠處草叢中,兩群螞蟻正在為爭奪一隻美麗蝴蝶的屍體而戰。一對童心未泯成年人的目光被吸引了去。王教授觀摩專注,認真地搖頭:同類相煎,可悲可歎。我點頭:是否有些像我們人類。王教授還是搖頭:準確講是人類像它。我們談興更濃,由自然界的血腥殺伐說開去,戰爭的起源,戰爭的積極與負面作用,戰爭能否最終消失,一直說到台海會否大戰,於不知不覺中回到了不是我們這個層次能夠解決的命題:中國統一之前途。

  王教授愛國情重,鐵杆反「獨」,其對於「台獨」的深惡痛絕嚴辭批判,比之大陸人士還要立場堅定旗幟鮮明。然老頭也固執倔強,愛認死理,極難融通,對「一國兩制」成見深深,決不接受中共提出的和平統一方案。

  我非常願意同王教授這樣的臺灣人士交流對談,因為我們畢竟是站在共同的基礎之上去面對我們的分歧。

  王教授說:「台獨」數典忘祖,不是東西,兩岸應及早聯手,遏制刈除,不可使其猖獗氾濫。又說:然而,你們那個「統一」和我們這個「統一」卻尿不到一壺去,統不到一起來,難哉難哉,咋辦咋辦?

  我答:兩岸間矛盾若是「統獨之爭」,只有打;若是「統統之爭」,可以談。談,總比打好。

  我倆長城一夕談,坦誠、友善、有益,摘錄於此,以供參考。

  王:1958年,毛先生「炮打金門」,我不贊成,如果解放軍越海而來,
  我大概可以做到慷慨赴死,為保衛臺灣流盡最後一滴血。然而,1995年大
  陸「軍演」,我雖不能說擁護,但卻表示理解。登輝先生多年來縱容「台
  獨」,挑戰大陸,麻煩很大程度上確是臺灣自己招惹來的,怨不得別人。
  沈:大陸方面兩次重大軍事行動,宣示的其實是同一個決心:臺灣不
  可獨立,外人不可染指台海,我們將不惜一切確保中國領土完整和最終統
  一。

  王:我贊成統一,因為我是中國人,血管裡流動著的是中華民族的血
  液和情感。但不等於我贊成大陸方面開列的統一條件,因為我同時還是台
  灣人,不可能撇開臺灣人的想法和利益。我很自信,我的這個看法,反映
  了目前臺灣的絕大多數。

  沈:您所中意的統一模式?

  王:自由、民主、均富。

  沈:那您一定是臺灣《國統綱領》的衷心擁戴者了。請問:何謂「自
  由」,是否您每次來大陸都有人干涉約束了您的行動?何謂「民主」,是
  否大陸的「人大」、「政協」開會亦應發生類似臺北「國會」的打鬥群毆
  事件? 何謂「均富」 ,是否大陸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4000或6000或
  8000美金才有資格來談統一?標準太過抽象便如水中月般可望而不可及,
  其結果,我現在就可以說:我們已經做到了;而你永遠都可以說:你們還
  未達到哩。憑直覺,「三前提」是臺灣方面攻可為矛守可為盾、欲將統一
  無限期擱置、拖延的托詞。

  王:我承認,大陸方面的「一國兩制」確實可摸可觸具體立體。但有
  一個事實講出來,沈先生千萬不要過於悲傷,臺灣民眾百分之九十五不接
  受「一國兩制」,實際數字只會比這多不會比這少。對大陸方面而言,是
  否有些血淋淋的殘酷?

  沈:「一國三制」、「一國四制」怎麼樣?噢,您也覺得過於滑稽不
  可思議了。「一國一制」呢?是的,這又回到蔣先生「反攻大陸」和毛先
  生「解放臺灣」的思路上去了,最後,用誰家的那「一制」去統一國土呢,
  唯有重新祭起戰爭的法寶,想必您也不會同意。那麼,舍此「一國兩制」
  難道還有什麼靈丹妙藥來療救中華之分裂嗎?實在是難找了。雙方誰也不
  吃掉誰不統治誰不改變誰,在一個國家的屋簷下面各行各制和睦相處,如
  果如此寬鬆的條件還是不行,我才真地感到悲傷,為中國人絞盡腦汁,聰
  明智慧已走到盡頭而仍然沒有善果。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