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8.23炮擊金門 | 上頁 下頁
一一五


  臺灣「中央社」發回了當日報道:

  水陸戰車在彈雨中穿梭往來運輸,從岸上開至停泊在數海裡外的補給
  船團旁邊,滿載補給品又開回岸上。在「水鴨子」往返中,圍頭共軍射擊
  的炮彈,像雨點一樣落在它們的前後左右,「水鴨子」激起的浪花和炮彈
  的濃煙交織成一片……而我們這些水陸兩用戰車卻仍勇往直前,一批一批
  地開出來,一輛也沒有被打中,全部完成它的運輸補給任務……可以這樣
  說,由於「水鴨子」在對金門的海上補給行動中擔任了重要角色,匪炮的
  封鎖,已被完全打破。

  中央社的話說得稍早了點,因為大陸岸炮在付出857發炮彈無戰果的學費之後,正徹夜總結經驗教訓,研討打LVT之法。從作戰室到觀察所、炮陣地都賭著一口氣呢:不逮到「小烏龜」誓不罷休!

  在圍頭海岸炮觀察所,習慣把敵中字號登陸艦稱為「烏龜」。那天,一偵察兵正把著炮隊鏡觀察「中鼎」,忽發現其側翼海面出現了一個又一個小黑點,在海面上漂遊。當時不知究竟為何物,他說:唉,「老烏龜」昨還下「小烏龜」哩?一傳十,十傳百,「小烏龜」便成了LVT在大陸的綽號。

  在1.5萬米至2萬米的距離上,擊中偌大一條「老烏龜」尚屬不易,要想擊中肉眼根本看不到的運動中的「小烏龜」,其難度確實不亞於「高射炮打蚊子」。

  基本的射擊方法就兩著: 一為跟著目標打。只要在我射程內,不論LVT登陸或返艦,均應採取跟蹤目標集中射擊邊打邊修正的方法;二為等著目標打,在LVT的航道上預先準備火力,當其進入我彈著位置時開始猛烈射擊。通過實戰,普遍感到將現有火力分工,兩種方式兼用最好。跟著打可以爭取較長的射擊時間,便於不斷修正彈著,增加命中率;等著打可以多設幾處等待區域,使落點地域的火力加強。

  在具體運用上應該是瞄點打面,從面中求點。如目標強行靠岸,則集中火力向目標停靠地點射擊,此時若能觀察到目標,可集中射擊,若觀察不到,則對停靠的有限地段實施線狀攔阻射擊。總之,不採取拉大網捉小魚辦法,而採取張口袋抓烏龜的辦法。

  戰術動作一經編排,射擊便從盲目變得有序,火力也更加集中。9月17日9時35分,海岸炮第149連率先擊中LVT一輛。雲頂岩觀察所看到,一輛LVT中彈數秒後下沉,海面漂浮的極微小的黑點可判定為落水人員。

  首開紀錄,對海岸炮官兵振奮鼓舞很大,說明LVT並非絕對不能擊中之目標,亦說明所擬戰術生效。不再變更,就按照眼下的模式打,18日、19日兩天,共打翻LVT8輛。

  最令人興奮的是18日傍晚的戰鬥。16時50分-20時52分,岸炮160連對出現於東碇島右側的LVT射擊,目標驚慌失措,人員棄車逃匿。下半夜,一輛無人操縱的LVT出現於東碇島右側,160連再次向東碇島發射,掩護我高速炮艇去搶奪順潮漂流之LVT。此役,160連以超火炮最大發射頻率連續打出炮彈319發,直打得一炮發火機、二炮裝填盤、三炮44號儀器相繼故障損壞方歇手停射,換取高速炮艇拖回了一輛完整的LVT。

  活逮到「小烏龜」啦!消息不服而走,陣地上歡樂如過除夕。160連鄭重推舉3名公認功勞最大的炮手,代表全連到高速炮艇錨泊地參觀曾令他們頭疼也令他們欣喜的「目標」究竟是個啥模樣。3個炮手爬上LVT合影留念,臉上的微笑流淌出終將「小烏龜」踩在腳下的得意。

  7

  操作一門100毫米口徑以上的火炮需編一個由8人組成的戰炮班,他們的分工是:

  炮長(班長):全班指揮員,負責訓練炮手和指揮全班的戰鬥行動;
  副炮長(副班長):擔當瞄準手,負責瞄準裝置和方向機操作;
  一炮手(開閉手):負責開閉炮閂,操作高低機和報告後座量;
  二炮手(發射手):協助裝填手將彈丸送入炮膛內,並負責發射;
  三炮手(裝填手):負責裝填彈丸和藥筒;
  四炮手(裝藥手):負責變換裝藥和傳遞藥筒;
  五炮手(引信手):負責裝定引信和傳遞彈九;
  六炮手(彈藥手):負責準備、檢查和擦拭彈丸、藥筒。

  用現代術語比喻,火炮如算「硬件」,戰炮班便可算「軟件」。「軟件」按照設定好的程序正常工作,「硬件」才能發揮作用產生效力。

  平常訓練、 演習,8名炮手缺一不可各司其職,「軟件」、「硬件」按部就班和諧運作,炮彈要不炸出個「良好」、「優秀」的成績出來,該炮班的臉面就不知道該往哪擱,恨不能集體大頭朝下拿大頂走路了。

  但真到了實戰中,炮兵班有時若不能按要求操作或沒打好也不可求全責備,因艱苦的環境和殊死的惡戰使得減員難以避免。實際上,很少有炮班能夠持久地保持按編滿員的,這就向「老炮」們提出一個嚴峻的問題:一旦一名或幾名戰友傷亡了,咋辦?

  * * *

  9月11日下午,金廈對抗戰繼續。

  某部炮1連陣地周圍,先後落彈100多發。看來,連日挨打的金門34號陣地這回準備充分,真的是咬牙發狠了。

  突然一發炮彈在3班炮床的上空爆炸,副班長楊基春,三炮手裴壽文和五炮手曲永恆掛彩倒地。

  班長李友仁果斷下令:六炮手仇照方和我搶救傷員!一炮手崔保海去找衛生員!二炮手李素琴、四炮手史善榮堅持戰鬥!

  李、 史二位在陣地上穿梭奔忙,一人瞄準、拉火繩,一人扛炮彈,裝藥筒。3炮減員6人但發射未停。

  三炮手裴壽文腹部中彈,緊密的炮聲催促他搖搖晃晃站起來,說:他媽的,老子要幹掉他一千個,忍住劇痛投入戰鬥。發射速度稍稍加快。

  又有兩發敵彈在陣地近旁爆炸,正在搶救和繼續戰鬥的四人三傷一亡齊刷刷倒下。二度遭劫,火炮昂著它不屈的頭卻再發不出聲音來。

  一炮手崔保海帶著衛生員趕來了,看到七位戰友在陣地上橫陳枕藉,他欲哭無淚,對衛生員說:你包紮,我開炮。炮不能停!

  3炮奇跡般又開始吼叫,但間隔明顯拉長。崔保海一個人幹了八個人的活,已經竭盡全力,累得滿頭是汗。

  發現3炮的發射速度過於緩慢,工兵參謀吳榮根跑來幫忙搬炮彈,電話兵李文國跑來站在了一炮手的位置。崔保海指揮、瞄準………3炮一直堅持到戰鬥結束。

  戰鬥結束,3班記了集體三等功,崔保海記了個人二等功。二等功臣崔保海體會深刻地說:要不是平時班長叫大夥多練了兩手,那天肚裡裝個鬥大的膽俺也只能傻瞪眼乾著急呀。

  * * *

  崔保海的一句肺腑話給人們以很大的啟示。炮群指揮部在宣揚3班的事蹟時,適時地在「英勇無畏」基礎上強調了技術上的「一專多能」』

  整個前線掀起了以爭當「全能炮手」為標誌的群眾性練兵運動。

  此時,「大躍進」的時代潮正刺激人們在發揚那法力似乎無邊的「主觀能動性」,前線也有人曾牽強附會地把前線的練兵「小運動」匯並到時代力爭上游的「大運動」中去。然而,事實是,「大運動」走火入魔般誤入了歧途,因為它脫離了基本國情背離了客觀規律,「小運動」 即便今天看來卻仍然具有並未過時的生命力,因為「戰中練」的一項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練與戰非常緊密地結為一體,所有訓練成果,都必須經過實戰的嚴格檢驗和取捨,以最快的速度轉化為戰鬥力。

  戰爭,是一本士兵自我訓練自我提高的最佳教科書。它摻不得一星半點的假,容不得華而不實的花架子。

  約定俗成,一個戰鬥分隊「全能炮手」運動開展得究竟如何,訓練中自然形成了三項標準:

  其一,任何一名炮手均可熟練掌握幾位或全部炮手的操炮要領,可謂刀、槍、劍、戟、斧、鉞、鉤、叉,十八般兵器件件會耍弄,趙雲舞得動關雲長的青龍偃月刀,黃忠使得慣張翼德的八丈蛇矛槍。

  其二,所有勤雜機關人員都可上炮操作。衛生員、炊事員、報話員、譯電員、通信員、保密員、理髮員、飼養員,八大員和司機、文書、炮工,以及營、連正副軍政主官,以及團部機關的參謀、幹事、助理員們,上了炮站在任何一個炮位,立即就是頂呱呱硬棒棒的炮手。

  其三,全部火炮無一例外都可做到減員操炮,各部隊創造的減員操作法五花八門,慨略歸納,計有:

  流水作業法,由一名炮手在炮床進行操作,瞄準、裝填、擊發都由他一人擔任,發射一發後退回掩蔽室。另一名炮手進入炮床操作,炮床裡始終只保持一名炮手。此法的優點:減少傷亡,減少疲勞,全面練兵。缺點:精度差,速度慢,易忙亂,彈藥消耗易差錯,但通過發揚軍事民主,普遍認為除發射速度慢以外,其它不足是可以克服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