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軍碑一九四二 | 上頁 下頁
三六


  次日(28日)拂曉,出敵不意渡過南高江[筆者注:即孟拱河上游,也可稱孟拱河]一舉奪取了敵陣拉班,立即封鎖阻絕道路。使仍然盤踞在沙杜渣以北堅布山內的日軍,又一次成為了甕中之鼈。田中新一緊急抽調兵力在大炮支援下,向拉班拼命反撲,美軍5307團第1營頓感難以支撐。113團立即派第3營前往增援。由第1營固守拉班反擊日軍。另派第2營沿南高江輕裝北上,直趨沙杜渣,將公路截為三段,嚴重威脅著敵軍背後,恰好此時新22師65團攻克沙杜渣與113團在此勝利會師。

  正當113團和美軍5307團第1營在拉班與敵激戰之時,美軍5307團主力附112團1營經山興陽於3月24日迂回來到英開壙[筆者注:位於沙杜渣南方20公里處],將公路切斷,此舉令日軍大驚,田中新一便集中兵力和火力,由副官處長森田利八中佐指揮數百名官兵,在野炮中隊和山炮中隊支援下,向5307團主力及112團1營瘋狂反撲,敵強我弱,我軍漸漸不支,田中新一便再次從甕中逃出。

  15 / 中美聯手奇襲密支那

  密支那是緬甸北部軍事重鎮,克欽邦的首府,又是緬甸北部交通樞紐和商貿中心。有鐵路直達仰光,公路更是四通八達:北面經瓦紮、孫布拉蚌直通葡萄;南面經八莫、南坎至芒友同原滇緬公路相接,還可以由八莫、經西鳥過瑞麗江、密松、抹穀直達曼德勒;東面經昔勝、甘拜迪越過尖高山可達中國騰沖[筆者注:這是中國歷史上的南絲綢之路],這一條公路還可以經昔勝至拖角、片馬達瀘水;西面經孟拱、英多溫佐、在孜公分別同通往印度英帕爾的緬印公路和通往曼德勒、仰光的緬甸國道相接。縱貫緬甸南北的鐵路以密支那為終點。

  緬甸第一條內陸大河——伊洛瓦底江,其源頭就在密支那北面50公里處名叫圭道的村落。同邁立開江和梅恩開江匯流,然後緊挨著密支那市區東側和南側向南奔流,在達霍納同孟拱河及太平江合流,經八莫西流,在伊尼瓦同瑞麗江合流之後,再從曼德勒西側折向西南,在享有「萬塔之城」美譽的蒲甘北端同親敦江會合,再從「石油之城」仁安羌和馬圭、阿蘭謬、卑謬的西側流過到勃生南方,分別由拉布達和博葛禮流入安達曼海,全長2150公里,此河流域面積占緬甸全國總面積67萬平方公里的60%。伊洛瓦江是緬甸內陸可通航輪船的大河,南北交通的大動脈,輪船可抵密支那。它是緬甸各民族的發祥地,成為緬甸各族人民的母親河。

  密支那市內和西、北郊區地形較為平坦,微有起伏,遍地是低矮的幼樹林和叢草,其西、北郊各有一片種植園,在西機場至市區火車站之間為射擊場,其東側為兵營,兵營北方為北機場,西大普爾和拉達普爾兩個村莊分別位於北機場之東西兩面,其西北還有一個名叫遮巴德的小鎮。在密支那西郊伊洛瓦底江渡口跑馬堤北側,英軍還建有一座可供巨型飛機起降的密支那西機場,日軍佔領密支那後,對這個機場派兵守護,繼續開放使用。

  密支那由於所處的地理位置和依山傍水的地形地貌條件,使它在軍事上更具有極重要的戰略價值。它在群山環抱之中,西邊是山高嶺峻、密林遍佈、人跡罕至的庫芒山脈,它把密支那同胡康、孟拱兩個大河谷隔絕開來,從而構成了密支那的西方屏障。在密支那的北、東、南三方面,也是高山林立、叢林密佈,環衛著密支那這塊縱橫各約20公里的平地,使其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早在1941年3月31日,中國外交部長宋子文就向美國建議:請其幫助中國修建一條從雲南騰沖經密支那到達印度列多的中印公路,以備不時之需,曾派出幾批勘測隊進行過選線勘測。1942年1月30日,美國總統羅斯福因應當時對日作戰形勢的發展,為求有力地支援中國抗擊日本侵略者,曾在內閣會議上提出:「要開闢一條空中運輸線,另開闢一條陸上補給線,以便把援華的物資源源不斷地運送到急需的中國人手中」的指示時,也選定以密支那作為這條空中和陸上運輸補給線緬北中轉站。

  緬甸棄守後,史迪威策定的《收復緬甸作戰計劃》,經蔣介石、羅斯福認可後,複經美英聯合參謀長會議確定為1943年收復緬甸的主要作戰行動,將其命名為《安納吉姆計劃》,該計劃則把反攻緬北奪取密支那、孟拱列為第一期作戰應實現的戰略目標。而且中國駐印軍在反攻緬北的作戰計劃中,曾有:以步兵2個團、山炮1個營組成突擊支隊,空運到葡萄後,由陸路經孫布拉蚌奇襲密支那,先佔領機場,緊接著向密支那空運增援部隊和補給物資,以確保對密支那的佔領,摧毀敵軍的反撲,從而開闢中印空運和陸運中繼站的規劃。此外,史迪威在決定發動反攻緬甸戰役之前,曾分別向孫立人、廖耀湘、溫蓋特以及我這個「娃娃少校」徵詢過意見,我們4個人的說法雖然不盡相同,但我們意見的主旨卻基本一致。其主要內容是:

  (1)、奇襲密支那、孟拱、英多、卡薩等敵後要地的作戰行動,應與中國駐印軍發動反攻緬北作戰的行動同時進行,俾能對胡康河谷日軍18師團實行「關門打狗」戰法,圍而殲之。溫蓋特則主動表示:將把「欽迪特」6個旅中的5個旅投入緬北戰役,採取空降或陸地鑽隙諸方法奇襲佔領密支那、孟拱、英多等敵後要地,全力支援中國駐印軍發動的緬北進攻作戰,完全切斷據守在胡康河谷內日軍18師團的外援和補給路線,徹底孤立該敵,用「關門打狗」的方法將其包圍殲滅之。

  (2)、現在英帕爾與若開地區的英軍和滇西的遠征軍,應于中國駐印軍向緬北發動進攻的同時,分別對其當面的日軍展開全面的進攻[筆者注:1944年1月2日,溫蓋特在新平洋同史迪威會談時主動表示:于中國駐印軍開始反攻緬北時,「欽迪特」同時分別空降或陸地鑽隙襲占密支那、孟拱、英多等敵後要地。他的這項主張曾得到英14集團軍司令斯利姆贊同,卻遭到蒙巴頓的拒絕。蒙巴頓規定「欽迪特」應于中國駐印軍攻佔了孟關,而日軍第15軍進攻英帕爾的行動開始後,方可空降緬北卡薩地區,但不參加對孟拱、密支那的襲擊。溫蓋特對蒙巴頓的這種決斷並不滿意,心甚抵觸,卻無法抗拒,只能遵從。結果等到新22師攻克孟關、蒙巴頓方命令溫蓋特率其「欽迪特」於3月5日夜空降到卡薩附近的亞寶地、樵雲集著陸,建立基地,切斷了孟拱至英多的鐵道、公路交通,並阻塞白羊山峽。遂導致史迪威決定改派中美聯合突擊隊襲取密支那]。

  (3)、由中國駐印軍組建的奇襲密支那的中美聯合突擊隊應以整建制部隊擔任,不可分割混編,其指揮官可選美軍優秀將領擔任。其出擊時機應與緬北攻勢同時展開。

  史迪威曾明確表示:要按照溫蓋特和廖耀湘等人的意見,組織對密支那的襲占。但是,一開始我們4人關於奇襲密支那的建議就遭到了柏特諾和韋瑟爾斯等少數美軍將校的反對。他們一心想讓美軍5307團在奇襲密支那的戰鬥中擔當主角,好大顯身手。故主張將5007團的3個營分解為3個支隊,各配1個中國步兵團,由美軍的營長指揮中國的團長。

  日軍第18師團從1942年8月由撣邦移駐密支那、孟拱地區,擔負緬北防務後,即派出114步兵聯隊以主力置於孟拱、孟關、新平洋之線,其一部則由孟拱經加盟推進至隆肯、大洛地區,對印度方面佈置搜索警戒,據守要地構築工事設防。1943年雨季來臨後,改派第56步兵聯隊第2大隊接替114聯隊的任務,由114聯隊守備密支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