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俠義小說 > 三俠五義 | 上頁 下頁
第七十一回 楊芳懷忠彼此見禮 繼祖盡孝母子相逢(1)


  且說金公審明進寶,將他立時收監,與彩鳳抵命;把秦昌當堂釋放;惟有殺奸之人,再行訪查緝獲另結,暫且懸案。論碧蟾早就該死;進祿因有淫邪之行,致有殺身之禍。他二人既死,也就不必深究了。

  且說秦昌回家,感謝杜雍不盡,二人遂成莫逆。又想起靜修之言,杜雍也要探望,因此二人同來到盤古寺。靜修與北俠見了,彼此驚駭。還是秦昌直爽,毫無隱諱,將此事敘明。靜修、北俠方才釋疑,始悟進寶之言盡是虛假。四人這一番親愛快樂,自不必言。盤桓了幾日,秦昌與杜雍仍然回莊。

  北俠也就別了靜修,上杭州上了。沿路上聞人傳說道:「好了!杭州太守可換了,我們的冤枉可該訴了。」仔細打聽,北俠卻曉得此人。

  你道此人是誰?聽我慢慢敘來。只因春闈考試,欽命包大人主考,到了三場已畢,見中卷內並無包公侄兒,天子便問:「包卿,世榮為何不中?」

  包公奏道:「臣因欽命點為主考,臣侄理應回避,因此並未入場。」天子道:「朕原為揀選人才,明經取士,為國求賢。若要如此,豈不叫包世榮抱屈麼?」

  即行傳旨,著世榮一體殿試。此旨一下,包世榮好生快樂。到了殿試之期,欽點包世榮的傳臚,用為翰林院庶吉士。包公叔侄碰頭謝恩。赴瓊林宴之後,包公遞了一本給包世榮告假,還鄉畢姻,三個月後仍然回京供職。聖上准奏,賞齎了多少東西。包世榮別了叔父,帶了九如,榮耀還鄉。至於與玉芝畢姻一節,也不必細述。

  只因杭州太守出缺,聖上欽派了新中榜眼、用為編修的倪繼祖。倪繼祖奉了聖旨,不敢遲延,先拜老師,包公勉勵了多少言語,倪繼祖一一謹記,然後告假還鄉祭祖。奉旨:「著祭祖畢,即赴新任。」

  你道倪繼祖可是倪太公之子麼?就是僕人可是倪忠麼?其中尚有許多的原委,直仿佛白羅衫的故事,此處不能不敘出。

  且說揚州甘泉縣有一飽學儒流,名喚倪仁,自幼定了同鄉李太公之女為妻。什麼聘禮呢?有祖傳遺留的一枝並梗玉蓮花,晶瑩光潤無比,拆開卻是兩枝,合起來便成一朵。倪仁視為珍寶,與妻子各佩一枝。只因要上泰州探親,便雇了船隻。這船戶一名陶宗,一名賀豹,外有一個雇工幫閒的名叫楊芳。不料這陶宗、賀豹乃是水面上作生涯的,但凡客人行李輜重露在他眼裡,再沒有放過去的。如今見倪仁雇了他的船,雖無沉重行李,卻見李氏生的美貌,淫心陡起。賀豹暗暗的與陶宗商量,意欲劫掠了這宗買賣。他別的一概不要,全給陶宗,他單要李氏作個妻房。二人計議停當,又悄悄的知會了楊芳。楊芳原是雇工人,不敢多言。

  一日,來到揚子江,到幽僻之處,將倪仁拋向水中淹死。賀豹便逼勒李氏。李氏哭訴道:「因懷孕臨邇,待分娩後再行成親。」多虧楊芳在旁解勸,道:「她丈夫已死,難道還怕她飛上天去不成?」賀豹只得罷了。楊芳暗暗想道:「他等作惡,將來事犯,難免扳拉於我。再者看這歸人哭的可憐,我何不如此如此呢?」想罷,他便沽酒買肉,慶賀他二人一個得妻,一個發財。二人見他殷勤,一齊說道:「何苦要叫你費心呢。你以後真要好時,我等按三七與你股分,你道好麼?」楊芳暗暗道:「似你等這樣行為,慢說三七股分,就是全給老楊,我也是不稀罕的。」他卻故意答道:「如若二位肯提攜於我,敢則是好。」便殷勤勸酒。不多時,把二人灌的酩酊大醉,橫臥在船頭之上。楊芳便悄悄地告訴了李氏,叫她上岸,一直往東,過了樹林,有個白衣庵,他姑母在這廟出家,那裡可以安身。

  此時天已五鼓,李氏上岸不顧高低,拼命往前奔馳。忽然一陣肚痛,暗說:「不好!我是臨月身體,若要分娩,可怎麼好?」正思索時,一陣疼如一陣,只得勉強奔到樹林,存身樹下。不多時,就分娩了。喜得是個男兒。

  連忙脫下內衫,將孩兒包好,胸前就別了那半枝蓮花。不敢留戀,難免悲戚,急將小兒放在樹木之下。自己恐賊人追來,忙忙往東奔逃,上廟中去了。

  且說楊芳放了李氏,心下暢快,一歪身也就睡了。剛然睡下,覺得耳畔有人喚道:「你還不走,等待何時?」楊芳從夢中醒來,看了看四下無人,但見殘月西斜,疏星幾點,自己想道:「方才明明有人呼喚,為何竟自無人呢?」再看陶、賀二人酣睡如雷,又轉念道:「不好!他二人若是醒來,不見了婦人,難道就罷了不成?不是埋怨於我,就是四下搜尋。那時將婦人訪查出來,反為不美。有了,莫若我與他個溜之乎也。及至他二人醒來,必說我拐了婦人遠走高飛,也免得他等搜查。」主意已定,東西一概不動,隻身上岸,一直竟往白衣庵而來。

  到了庵前,天已微明,向前扣門,出來了個老尼,隔門問道:「是哪個?」

  楊芳道:「姑母請開門,是侄兒楊芳。」老尼開了山門。楊芳來到客堂,尚未就座,便悄悄問道:「姑母,可有一個婦人投在庵中麼?」老尼道:「你如何知道?」楊芳便將灌醉二賊,私放李氏的話,說了一遍。老尼合掌念一聲「阿彌陀佛」,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惜乎你為人不能為徹。錯舛你也沒什麼錯舛,只是他一點血脈失於路上,恐將來斷絕了他祖上的香煙。」楊芳追問情由。老尼便道:「那婦人已投在廟中,言于樹林內分娩一子,若被人撿去,尚有生路;倘若遭害,便絕了香煙,深為痛惜。是我勸慰再三,應許與她找尋,她方止了悲啼,在後面小院內將息。楊芳道:「既如此,我就找尋去。」老尼道:「你要找尋,有個表記。他胸前有枝白玉蓮花,那就是此子。」楊芳謹記在心,離了白衣庵,到了樹林,看了一番,並無蹤跡;暗暗訪查了三日,方才得了實信。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