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時尚閱讀 > 小樓春秋 | 上頁 下頁 |
三 |
|
就在王家大院正為收養孩子一事一籌莫展的時候,王汀的老下級、西南軍區政委武正平家裡也發生了一件大事--一紙調令從北京飛到了軍區司令部機關所在地宏昆,武正平奉調進京,到北京某軍區一個重要新建制機構任要職。 武正平是北方人,1933年入黨。中央紅軍長征到達陝北後改編為八路軍,挺進華北敵後時王汀也帶一部到了冀中。時任冀中某縣縣委書記的武正平就在這時帶領黨的地方武裝併入王汀所轄部隊,從此成為王汀最信任最得力的下屬。抗戰勝利後,他跟隨王汀南征北戰,一直打到雲南。後王汀奉調進京,入朝作戰,武正平卻帶一部留在宏昆駐守西南邊陲。一晃與首長分別快要十年,未曾想在建國十周年前夕接到調令,要他舉家北遷。 武正平與老首長王汀的家庭情況相反--人丁興旺。 武正平的妻子柳鶯是華北某縣城一個小業主的獨生女兒,上學上到高小畢業,也沒有纏過足,在當時的鄉村裡,屬於新女性。八路軍挺進華北敵後建立抗日根據地,柳鶯受到抗日號角的感召,毅然離家,投身革命,於1942年與時任華北挺進軍區政治部副主任的武正平結婚。 柳鶯在婚後的十幾年中,連續為武正平生了四個兒子,其中老大武詩和老三武男出生時環境較好,柳鶯便親自哺乳,孩子一直在部隊裡跟著走,由柳鶯一手帶大;而老二武林和老四武志,出生時由於種種原因,柳鶯無法親自哺乳,便找了奶媽,放在老鄉家裡托養長大。 1959年在西南軍區大院裡的武家,暫時只有武詩、武林、武男三個兒子,小兒子武志還在河北老家的奶媽家裡,沒有接到宏昆來。 話說得了命令的武正平大步跨進家門院子,見妻子柳鶯正帶著炊事員和警衛員、司機,在滿院子裡插彩旗,貼宣傳畫,結彩綢,看來是想把這個大院子打扮得漂漂亮亮,準備熱熱鬧鬧迎接建國十周年的大慶。 武正平住的是一個寬敞的大四合院,四周圍繞一圈白石臥底、青石壘牆的大瓦房,那精緻雄渾、富於西南民族風情的建築,打眼一看,便知這裡曾是民族上層人士的住所。 此刻,院子裡寬敞的天井已被打掃得乾乾淨淨,天井四周回廊的橫柱上,紅色彩綢纏繞,堂屋正中門楣上,結著一個大大的紅繡球--應該說,柳鶯還是一個很稱職的夫人,武正平在民族地區工作,家裡經常接待民族上層人士,柳鶯總是能把住所整理得乾淨、溫暖,恰到好處地扮演一個賢內助的角色,給任當地軍地一把手的丈夫爭足了面子。 柳鶯見丈夫突然提前下班回家,神色凝重但眼睛裡卻閃著激動的火花。她知道肯定有要事,便跟在丈夫身後,先進了堂屋,又進了堂屋側面的臥室。 武正平坐在臥室的椅子上,柳鶯忙拿起暖瓶給他斟了一杯茶,放在桌上。 "老武,快要建國十周年大慶了,不是說機關裡忙得很嘛,你怎麼回來這麼早?"柳鶯關切地問。 "這裡建國十周年的大慶活動,我不再掛帥,卸任給政治部主任。軍委來了命令,調我到北京工作,並令我十月一日前務必趕到北京,到新單位報到述職,十月一日參加建國十周年大慶觀禮!"武正平有些激動地一口氣說完。 "新單位?什麼單位?是不是北京軍區或北京衛戍區?"柳鶯急忙問。 "都不是。咱們老政委王汀因病離職休養了,他離任前推薦我接手原本軍委委託要他去開展工作的一個部門,是一項有關新中國國防和我軍裝備的一項全新的工作……" "具體做什麼?"柳鶯著急地問了一句。 "咱們先不討論這個。這次咱們是舉家北遷,重返首都。你趕快通知幾個孩子,儘快收拾一下家裡的東西,明晚啟程!" 當天傍晚,武正平家的餐廳裡很熱鬧。跟隨父母在西南軍區家裡生活的幾個大孩子中,老大武詩和老二武林都是剛上中學的男孩子,他倆的個頭已開始猛躥,但身板還很單薄,一身半舊的二號軍裝穿在身上,顯得咣咣當當。老三武男還是小學生,還沒有到發育期,他穿一身深紫小格子褲褂,在以男人為主的家庭餐桌上,他像個纖細的小姑娘,受到了母親柳鶯的特別保護。 因為吃飯的人多,炊事兵為了照顧首長一家的吃飯問題,特意求地方的木工,在大圓餐桌當中加了一個可以旋轉的木菜盤架。柳鶯不時用手轉著這個架子,照應著丈夫和三個兒子吃飯。武家是有家規的,吃飯時間不許說話。武詩、武林飛快地夾菜吞飯,餐廳裡只有喝湯和咀嚼的聲音。 武正平很快就吃完了飯,他放下筷子,順手接過炊事兵遞上來的一杯茶,喝了一口,說:"武詩、武林,我現在宣佈一件事。爸爸已經接到軍委命令,馬上回北京赴新任,全家跟隨我回京。你媽媽的工作到了北京另有安排。命令下得很急,明晚就得搬家、動身。你們兩個飯後趕緊收拾自己的東西,明早到學校辭別老師同學。回來以後要抓緊時間幫媽媽整理東西,準備搬家!" 兩個大孩子聽了父親的話,驚喜得瞪大了眼睛--他們在建國後曾經在北京十一學校住讀,對京城的一切都撚熟得很,各人在京都有一幫好友。只是小學畢業以後,武正平考慮他們長大了,長期脫離父母、家庭的管束不好,硬是把他們轉回到西南軍區子弟中學。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