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時尚閱讀 > 情到中年無覓處 | 上頁 下頁
五〇


  趙世誠輕輕把日記本藏進包裡,靈魂裡一縷強烈的呼喚要迸發出來:小楠,你在哪裡?

  他剛系好安全帶,便感覺到飛機俯衝時的抖動,接著,一陣陣尖銳狹長的橡膠輪擦地的聲音令人產生奇特的幻覺。

  飛機滑行了很遠,到停機坪前才停下來。

  人們魚貫而出,一個個都正經成人模人樣。趙世誠站到舷門邊,艙內外的溫差使他不禁打了個寒戰。他望瞭望機場附近尚未消殘的茫茫雪景,多種說不出的情緒一起湧出,鼻子澀澀地有些發酸。

  這時,有一輛擺渡車駛來,趙世誠跟著人們上了車,擺渡車隨即向候機室開去。

  縣政府安排的大客車已等在停車場,幾個官員模樣的男人女人和他們客氣地招呼著,小心翼翼地把他們領進車內。

  車內暖和多了,乾淨、溫馨,通紅的標語洋溢著主人家的期盼,看得出政府辦事處為了吸引這些遠道的財神爺們投資煞費了一番心思。

  但願,一批批遠道而來的外地投資者們,放下不必要的擔心,不要懷疑當地政府的誠意。還有,在外闖蕩多年事業有成的遊子們,但願你們早早回來,帶回資金,帶回項目,帶回先進的理念,與留守的家鄉父老們一起,把這一片凍土早日變為熱土!

  02

  趙世誠隨眾人到了那個生養自己的小縣城,一行人被安排在該縣目前最高檔次的大酒店。趙世誠顧不得看望親朋老友,便在該縣駐溫城辦事處的小登的陪同下,一起來到縣政府禮堂,和縣四套班子的主要負責人見面。小登給每個人散發了一張排程表及厚厚的一疊介紹當地的資料。趙世誠仔細看了日程表的安排,先是和縣委縣政府領導碰碰面,認識一下,

  晚上舉行盛大酒會,次日上午召開合作開發專案推介會,介紹項目,瞭解當地各類環境,共商合作開發事宜。下午自由活動,第三日進行實地考察,與專案廠家或部門直接見面……諸如此類,不能煩敘。

  那位仿佛成竹在胸的縣委書記及精幹的縣長在小登的介紹下,笑呵呵地與大家一一握手,當他們走到趙世誠面前時,小登介紹趙世誠本是土生土長的本縣人、這次有心回家鄉投資開工廠時,倆人先後緊緊握住他的手不松,高興地說:「你們回來就好,不忘報家就好!」

  弄得趙世誠很不好意思,只好一個勁地回應:「我為家鄉做得不夠!」

  晚宴結束後,趙世誠微醉地回到賓館,洗了澡躺在床上,心想家鄉的酒香仍然未變,從縣委四套班子的熱情來看,他們是實心實意地想把本縣經濟抓上去,但言辭之間,對原先前來考察多、落到實處少的情況始終不能改觀流露出了遺憾。

  他隨手翻看當地的簡介,發現文字間仍不能回避本縣作為農業耕作大縣的落後,所謂工業,虛弱得不值一提。趙世誠知道,一個地方沒有工業,第三產業也不會好的。該縣地處偏僻,小縣城坐落在兩個湖泊之間,自古乃兵家棄地,歷來就屬於純消費的小城鎮。

  全縣總人口近150萬人,每萬人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有110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有57人,2001年底外出務工經商人員近22萬人。這些資料反映什麼啊?趙世誠想,跑出去的不是有文憑有才能的學生,就是精壯的勞力;留在家裡的,留守農村的,大多是老幼病弱的人群,趴在各集鎮的,不是公務員,就是經商做些小買賣的小市民們。沒有人,沒有人才,一個地方最終靠什麼來發展?

  「你發財,我發展。」落後地區招商引資的口號使趙世誠感到沉重。他仔細研究了本地不得已而為之的招商政策,雖然犧牲了許多當地利益想招鳳生蛋,但目前為止,成功的案例寥寥可數,本就拮据的財政,錢被擠佔去了不少。

  當他看到本縣招商政策後,一陣無言。

  為了發展,為了招商,縣裡把能想得到的優惠條件幾乎都寫上了。趙世誠看了看明天推介會上的招商項目列表,包括礦區鐵路專用線項目、聚乙烯、油脂加工項目等等,他都不感興趣。他的興趣是,能否在家鄉給自己的產品建立一個生產基地,把在溫城的生產車間搬一部分過來,如果第一步成功的話,再把世誠公司有步驟地轉移過來。這裡的人工、土地等便宜,但他又擔心當地社會的環境是否有利於企業的正常生存。

  他在床上躺了一會兒,找出筆記本,想撥通親朋老友們的電話。

  這時,賓館內線電話響了,趙世誠接起來,是小登。小登先和趙世誠噓寒問暖地客氣了一通,最後說縣長想來看望他,又怕打擾他休息。趙世誠眼珠動了動,腦筋一陣急轉彎,於是,用謙卑的口氣說:「請進,請進,這麼晚來看我,謝謝,不用這麼客氣嘛,我也是本鄉本土長大的。」

  不一會兒,縣長在小登的陪同下進來了,趙世誠上前雙手握住縣長的手。

  「這麼晚了,縣長也不休息?還來看望我這個遊子,真讓人感動。」趙世誠把縣長讓到沙發裡坐下,他從包裡掏出煙,抽出一支,恭敬地遞到縣長面前。

  縣長仰身坐在沙發裡,笑著擺擺手:「不用煙,我不用煙的。」

  趙世誠又遞給小登,小登接了過來,掏出自己的打火機,替趙世誠和自己點著。

  精幹的縣長看著趙世誠的臉,過了一會兒,笑呵呵地說:「你原來是從建材廠停薪留職出去的?」

  趙世誠知道他們已把他的背景研究過了,也就老實地說:「90年代初出去的,先替別人打工,後來積點錢,就自己搞了。」

  「是當時家鄉的環境把你們逼出去的囉?」縣長風趣地說。

  趙世誠忙接道:「也不全是,當初也有自己的原因。」

  「是啊,在那種體制下,家鄉又沒有底子,使你們找不到用武之地,本縣辛辛苦苦培養的人才大多都流失了。窮不可怕,就怕一個地方的水永遠都盛不起像你們這樣的船啊!」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