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時尚閱讀 > 記者 >


  關係歸關係,跑動歸跑動,平衡歸平衡,其實每年的報紙征訂任務都是先緊後松,等到年底便都能輕鬆地完成,即使個別縣工作有些鬆勁,征訂略微難以推動的話,報社也有他們的非常舉措。比如有一年,全市遭遇了數十年以來最大的旱災,而海山的這些縣支撐財政收入的主要是來自於農業稅收,面對特大乾旱農業稅自然是一個大泡影了。在大家都像長頸鹿般伸起脖子等待中央、省民政方面救濟的時候,也正是報紙發行工作的開始。為受災群眾平安越冬而焦急萬分的縣領導們工作很是繁忙,記者連他們的面也見不上,自然導致報紙征訂工作出現全面停滯。情急中,仇平穩向市委宣傳部長說,如果不請市委書記出面,今年的黨報黨刊征訂任務一定會落空。宣傳部長也為完不成省報征訂任務而受到省委宣傳部的兩次批評,便硬著頭皮找市委書記反映情況,書記一聽馬上批評了這種輕視黨報黨刊的錯誤傾向,他親筆給各縣主要領導寫信,指出這個傾向的嚴重性,要求大家必須站在講政治的高度來對待訂閱黨報黨刊。次日,市委辦公室以信函的形式下發了書記的公開信,果然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三天時間便創紀錄地完成了征訂任務。這些縣區既花了錢就主動找到報社,紛紛要求重點報導他們「天大旱,人大幹」、「老天無情黨有情」、「團結一心戰旱魔」的工作,《海山日報》當然是義不容辭地積極配合,除了動態性的消息報導,還設立了「冬走農村」專欄,組織報社的精兵強將深入到基層廣泛宣傳各縣區救災的新經驗。仇平穩親自撰寫文章,連續刊發了多篇號召群眾樹立戰勝旱魔的必勝信心的社論和評論員文章。看到這種火熱的新局面,市委書記按捺不住高興的心情也親自撰寫了兩篇鼓舞全市人民群眾團結起來、樹立信心、積極進行生產自救的文章,更是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到年底一算帳,報紙發行量創造了歷史新高,首次突破了八萬份大關。

  次年,這位寫信訂報的市委書記升職到省裡去後,各地訂報工作又出現了疲軟的狀況。找新書記寫信的做法顯然已不可再用,仇平穩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另外找到了一個新的發行竅門。早在初夏時分,他便專門抽出兩個記者有事沒事地泡在市財政局,和該局有關的新聞比如財稅完成情況、季度財政狀況分析或者是財政工作會議自然發在頭版頭條,甚至該局慶「三八」、過「五四」、職工進行書法繪畫和拔河比賽也都屢屢出現在《海山日報》上。有一次,兩位元記者多時沒有尋到財政局的新聞,為了完成任務便把該局給職工全體注射乙肝疫苗的事情也寫成新聞進行報導,稿子雖然僅兩百多字但依然出現在次日報紙的頭版上。屢屢看到這樣的報導,市里其它部門的頭頭們心裡說不出是啥滋味,每當大家遇到一起時,頭頭腦腦們就和財政局長戲謔:啥時《海山日報》正式改名為《海山財政報》了?問得財政局長很是尷尬,其實他也不希望整天都報導局裡的瑣碎事情,但和報社的事又怎麼能解釋清楚。而仇平穩聽到這樣反映也是無話可說,只用一笑了之而蔽之,後來他索性在經濟版上專門開闢了一個不定期的「今日財經動態」欄目,這樣再刊登起財政系統的稿件自然也就名正言順了。

  報社之所以跟在財政局後面當孫子,連傻瓜都看得出是錢鬧的,報社職工的工資雖說按編制不用跑財政局也會給安排預算的,但更換設備、改善辦公條件以及採訪差旅費等一大筆經費年年像一個吃奶的孩子那樣嗷嗷待哺地等待著,啥時能吃飽則看「財神爺」高興不高興了。事實上,其它單位對報社的做法是理解的,只要有機會,又有哪個單位不願意獻殷勤而討得財神爺喜歡呢?他們只是苦於沒有什麼能討財神爺歡心的辦法。報社跟著財政局進入到年底,人們方才明白報社和仇平穩的另外一番用意。他們不僅拿到了追加的五十萬元預算,而且在十月份報紙開始征訂以後,報社先是按照常規動作行事,直到熬到十二月下旬發行依然上不去後,仇平穩拿著主管副書記的條子找財政局長打電話,局長手裡看著征訂進度給有關縣區的書記和縣區長打電話,說市里定下新政策,凡完不成黨報黨刊發行任務的縣區在來年的財政預算裡相應地加倍扣除其它預算,唬得下麵連忙湊錢補訂。對於市級吃財政的部門單位,財政局按照宣傳部列出的任務單子索性扣除了訂報款,將其直接打進郵局的帳戶上。此舉一出,以後便馬上形成了鐵的制度,每年《海山日報》的發行工作是熱水沃雪、一馬平川,雖然依舊是大張旗鼓地發專版征訂廣告,張揚地抽調人員下去跑發行,其實只是例行公事走走過場,即使睡在家裡,訂了多少報紙,仇平穩是啞巴吃餃子心中早有了數。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