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時尚閱讀 > 梵天之眼 | 上頁 下頁
四〇


  沈默疑惑。得丸作藏和鳥居龍臧都是確有其人。光緒年間,二人多次來貴州考察,並將紅崖天書摹本帶回國內,在日本學術界引起轟動。但是,爺爺怎麼會知道這兩個人?

  沈鳴謙仿佛看透了孫子的心思:「當年,你太爺爺失蹤時,我剛剛八歲。當然什麼都不懂,只知道跟著你太奶奶逃命。後來,我長大了,我發誓要報仇,可我不知道仇人是誰。十四歲那年,那是民國三十三年,按西曆是1944年,那年春天的一個晚上,我瞞著你太奶奶,一個人從鄉下跑到貴陽,找到了王伯群先生。就在護國路王公館的門口,我見到了王先生。一聽我是李畋的兒子,王先生就把我領進公館,告訴我一些情況。那時,因為日本人已經開始進攻西南地區,大夏大學又準備遷往赤水。王先生很忙,就給了我一些錢,又差人把我送出貴陽。得丸作藏和鳥居龍臧這兩個名字,也是王先生告訴我的。」

  「為什麼是貴州?憑什麼說梵天之眼在貴州?」沈默問。

  「我哪知道?要知道也是你太爺爺知道!可到臨了……你太爺爺連自己丟哪兒都不知道了!」提起往事,老人總是難免有幾分傷感。

  「王伯群先生還告訴您什麼?只要是關於太爺爺的,我都想知道。」沈默滿懷期待地看著爺爺。

  沈鳴謙搖了搖頭:「我就知道這些。」

  「爺爺,您再想想。」

  「沒得想了。」老人回答的很乾脆。

  沈默心裡不免有幾分失望,半天不語。

  沈鳴謙老人突然起身,說:「對了,你太爺爺曾經留下一樣東西。」說完,老人走到床前,彎腰從床下拖出一隻樟木箱子。打開鎖,從裡面取出一個包裹。老人把矮桌上的紫砂壺和棋子什麼的收拾到一邊,將包裹放在桌上,一層一層地打開……最後,一本線裝古書呈現在祖孫二人面前。

  注一:紅崖天書。在貴州省安順地區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境內的斷橋鄉龍爪村東南的曬甲山西側岩壁上,有一塊長約100米、高3米的土紅色的石壁,上面分佈有二十餘個非鐫非刻、非陰非陽、似隸非隸、似篆非篆、形若古文的符號,字跡紅豔似火,虯結怪誕,被世人稱為紅崖天書。自明朝弘治初年被發現以來,迄今500年來尚無一人能夠真正地破譯。有研究者認為,「紅崖天書」的神秘性完全不亞于古埃及的金字塔、秘魯納斯卡地畫、巴比倫空中花園等世界奇跡。

  第十四章 古籍

  2006年9月21日上午。

  沈家小樓的樓頂上,一把巨大的紅色傘蓋下,沈默和夏曉薇坐在矮凳上看著貴陽的雨景。沈默手裡捧著那本曾祖父留下的古書—《嘯亭雜錄》。自從沈鳴謙老人打開那個包裹之後,這本書就再也沒有離開過沈默的手。

  「《嘯亭雜錄》是一本什麼書?」夏曉薇問道。

  「要說清這本書,必須先說清一個人。也就是這本書的作者,昭梿。昭梿號汲修主人,清朝宗室,禮親王代善的後人,生活時期歷經乾隆、嘉慶、道光三朝。他愛好文史,精通滿族民俗和清朝典章制度。《嘯亭雜錄》是他的讀書劄記,而他本人也不過寫文自娛,本不想傳世。病故後其文稿大多散失,後由端方組織搜集整理,加上啟功先生收藏的一部分,由中華書局出版,名為《嘯亭雜錄》,包括雜錄、續錄兩部分。《嘯亭雜錄》涉及民俗、人物、宗教、傳說、重大歷史事件、個人生活瑣事、讀後感等。昭梿治學嚴謹,凡涉及歷史事件多為親歷,如系道聼塗説則注明來源,因此較為可信。此書現為研究清朝歷史的必備書目。」

  「啟功先生?愛新覺羅·啟功?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

  「對。」

  「啟功先生2005年因病去世。按年齡上推他應該出生在……」

  「1912年7月26日生於北京。」

  「問題就出在這裡,照你的說法,《嘯亭雜錄》裡有啟功先生的收藏部分。那最早的成書時間也應該在啟功先生成年之後。這個線裝本看起來時間更早。這怎麼解釋?」

  「你說的只是其中一條,還有一條奇怪的地方—這也不是中華書局的版本。你看這兒……」沈默指著書的某處,「文盛齋刊刻。」

  「這就更奇怪了。」

  「是啊,我也覺得有些奇怪。不過,這倒讓我想起一則典故。昭梿貴為清八大鐵帽子王之後,雖然文思敏捷,才華橫溢。但性格暴戾,妄自尊大,常常恃強淩弱。嘉慶二十年,昭梿因故被削去王爵,交宗人府禁閉三年。經歷此劫之後,昭梿沉迷戲曲,成為京城第一票友。據說,當時有一位交好的戲子曾經出錢將昭梿的文章刊刻了一百冊,當時的書名就叫《嘯亭雜錄》。」

  「這本書會不會就是那一百冊之一?」

  沈默遲疑了一會兒說:「但是,據說那一百冊書後來都散軼了。從來沒有人見到過完整的版本。」

  「這太不可思議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