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松本清張 > 影之車 | 上頁 下頁 | |
二一 | |
|
|
這個玩笑,多美子聽了,還是不能釋懷,岡村也沒有笑。 「真怪。」岡村用手托腮,突然說。 桌上的杯子,都已經空空了。 多美子每當店門打開了,就往門口張望。 ——今岡三郎的失蹤,已經不只一天了,連續三天、四天、五天也都沒有消息,經過了一星期、十天他還是沒有回到東京。 這件事形成了一陣騷動,沒有任何消息傳回來,大家都推斷今岡三郎已經遇難了。 今岡三郎本來就是攀登很危險的上流,很可能掉落在山谷中,或許不小心被急流沖走,碰到河中的大石。 他所就讀的大學,組織了一支救援隊。可是,不知道今岡三郎當時所走的路線。而再根據岡村、杉原的說法,推定是姬川的上流,可是這範圍也很大。 雖然,不確定地點,搜索隊還是拜託當地的村民,盡可能協助尋找。這些山谷都是V字型,搜救的工作,更困難,而且這些山谷都很深,於是搜救失敗。 第二年春假,再次組搜救隊,還是毫無所獲。最後,暑假再組搜救隊。這時,正好是今岡三郎失蹤一年。 這樣的努力,還是沒有發現屍體,於是確定今岡三郎是真正遇難了。三度組織成的搜救隊,也終告解散。 6 入秋了—— 芝坦多美子相信今岡三郎已經死了。今岡失蹤不明已經超過一年以上,於是要求警方搜索,但是在各地災變死亡的屍體中都沒有發現今岡。 在這段期間,多美子沒有再見到岡村忠夫、杉原忠良。她都是躲在家中。今岡三郎已經死了,再見到他的朋友岡村、杉原也無意義,只是觸景傷情罷了。 記得岡村也說過,今岡走在沒有人跡的深谷,不小心就會曝屍荒野,她的腦海中浮現著今岡三郎的屍骨被溪流流過,被落葉覆蓋著;早上霧起,下午白雲飄過,屍骨不在水中,也會被雪冰凍著。 芝坦多美子,很早以前,就會作短歌。現在今岡死後,她也更熱心去作短歌了。當然,歌中都表達對已經死亡的未婚夫的感傷。 某一日—— 芝坦多美子在看郵寄來的「花影」雜誌。 這份子雜誌中,刊登著全國各地的會員,所作的短歌;編輯對這些作品,都會做一番評論。 其中,她注意到一首—— 「登越山後遙遠地來覓穀溪,看到盛開的『藤薊』花。」 作者就是藤澤市南仲通二〇五番地的桑原道子。 編輯的評論是這樣。 「作者登越後山,偶然中看見『藤薊』花很驚訝。這花原生產在富士山一帶,分佈於日本中部,屬菊科植物,花比普通的花兒稍大;約六——九公分,深紫色,鮮麗非常,植物圖鑒中有解說。應該在富士山周圍,怎麼會在新潟縣的偏僻地出現呢?不合乎自然生態。大概是作者為抒其情感而虛構的;在深山峻穀中,心情憂鬱,而它開出大朵鮮麗的花,兩相對照,是作者對景色美麗而有所詠歎。」 芝垣多美子,並不很在意地看過去。 ——又經過一個月。 次月,「花影」雜誌中,刊載了藤澤市桑原道子對上個月,編輯對他的短歌所作的評論,給予反駁。 「先生,我做的歌中,新潟縣奧地開的花,的確是我親眼所見,並非虛構。今年夏天,我從白馬山至糸魚川下,經過小瀧川的溪谷,溪谷成V字型,水很冰冷,有野生的山葵;經過了非常危險的小徑,偶見令人瞠目,有著濃紫色的藤薊花,而且還是好幾枝,我為景物所動,所以做了這首短歌。有關藤薊花,我看了先生的評論,也查過植物圖鑒和其它的參考書,這花是開在以富士山為中心的山黎縣、長野縣南部,靜岡縣一帶;很不可思議的是,這花竟開在白馬山麓小瀧川溪穀。但是,真的是據我所見而作的,並非虛構。」 多美子看到這篇文章,非常驚訝。 小瀧川是姬川流中,最大的支流之一,就是今岡三郎所探險的溪穀附近一帶。 芝垣多美子一想到這裡,就目瞪口呆,好像一座雕像,不會行動;這時,她正在整理自己腦中影像。 她瞬間想起一個場面,在新宿車站,想要買雜誌時,杉原忠良向一個背背包的少年,拿了一包東西,當時,她以為那是零食。 但是,杉原忠良對植物特別有興趣,也許這個少年也同樣喜愛植物,因為這種關係,他們兩個人就變成了好朋友。 這個少年背著背包,並不是要出發的樣子,好像是才回來的樣子,也許這個對植物有興趣的少年,是因為想要尋找植物,而到別的地方去。 今岡三郎失去音訊,也就是第二次探險,杉原告訴今岡、岡村說是要在松本車站分手,然後往東頸城郡奴奈川而行。這正如同岡村所說的。那麼杉原所說的和岡村一致。 但是這樣推斷對嗎? 多美子又想,在新宿車站杉原向少年拿的不正是植物的種籽嗎?新宿站是中央線的起點。中途在大月車站,有支線往富士山麓方面,那個少年可能是剛從那裡回到新宿,偶然遇到杉原。 少年在富士山麓,採集了植物的種籽回來,遇到有同好的杉原,少年把種籽送給了杉原。這樣的推斷,應該是合理的。 今岡三郎是獨自進入小瀧川溪穀,一方面,如果杉原從松本下車,再搭下一班車,直追今岡三郎後面,但這又為什麼? 破案很簡單,杉原對東頸城郡奴奈川已經絕望,反而認為今岡三郎的目標,姬川上流更有希望。 那麼杉原為何不向今岡說明,而要求同行呢? 或許可以這樣解釋,要查探的東西是翡翠,這是有著很高價值的東西,萬一發現翡翠原石,是很值錢的,再依此尋找原石的原產地,這份財產就無可計較了。況且,擁有此山的是鄉下人,根本不知道它有這麼高的價值。 | |
|
|
學達書庫(xuoda.com) |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