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偵探推理 > 瘟神義友 | 上頁 下頁
一一


  「天瀨垃圾處理場計劃已施行10個月了,從測量、地質調查、工程計劃、施工計劃、管理計劃、同意書及其合同,光資料、文件堆起來就有50多釐米,所有這些都是以小田總業名義申請的,事到如今再變更申請人,哪有那麼容易的。」

  「……」

  「再說,簽訂買土地的臨時合同需要3000萬,測量與鑽探用3500萬,付給町委會及附近居民2500萬,付給水利工會3000萬,這些錢的利息每年就得負擔1000萬。這還不算,把土地買到手,改變水路、修堤壩、現場施工、租借重型機械等等,還需要4億日元左右。說實在的,在資金方面我已到了極限。到了這種地步,若放棄原來的計劃,一切再從頭做起,重新申請,銀行是絕對不會再合作的。那樣,就連我們會社倒閉也是難免的。要是給其他出資人股的人帶來麻煩,我只能以剖腹自殺來解決後事了。」

  小田在接受銀行第一次貸款時,投了3億日元的生命保險。「混蛋!偏偏在這個時候……」

  「火熄滅後,消防隊和警察將檢查現場,起火原因會查清楚吧。」

  「不可能。要是市內的輪胎經銷商店,也許會查清。野外露天堆積的輪胎起火,到目前為止火團還從來沒有查清過。」

  小田補充道:兩年前,吹田市廢舊汽車銷毀場地起火燒毀了800只輪胎。去年秋天,三重縣名張輪胎回收站起火燒毀了2萬隻輪胎。結論都是因漏電引起的。儘管有很大的縱火嫌疑,但最後也不了了之。

  「剛才警察說,有人提抗議了?」

  「就是這座山下的那些居民。居民自治會的會長來這裡,說我們的輪胎裡長年積水生了很多蚊子。我大發脾氣,訓斥他說,憑什麼說蚊子是在我們這生的,你拿蚊子的出生證給我看看……其實,這裡蚊子成群成堆,3萬隻輪胎誰顧得過來撒藥。不過,在錦田一帶我們會社比他們自治會資格老。」

  「是不是他們因此而懷恨在心呢?」

  「那幫鄉下佬,恐怕沒膽量放火。」

  小田冷笑一聲,突然又很嚴肅地說:「好像是上月30號,我遭到恐嚇。」

  「恐嚇?」

  「深夜1點鐘,突然接到電話,是一個男人的聲音,沒說是誰,只是說:你從天瀨工程退出來!問他理由他沒說,只是說你不退出來就要你的命。那種低沉的聲音和特殊的語調,一聽就知道是黑社會的人。我說,那種無聊的恐嚇要好使的話,還要警察幹什麼,然後就把電話掛了。不過我再也睡不著了。」

  「恐嚇電話就那一次?」

  「嗯,就一次。」

  「為什麼沒對警察說呢?」

  「說了又有什麼用?要說出天瀨工程的事,又得刨根問底兒地問個沒完。」

  「水利工會倒戈,恐嚇電話,輪胎起火,你不覺得這幾件事情相互有關連嗎?」

  「嗯。」

  「關於天瀨垃圾處理場的情況,你再詳細地給我介紹一下。」

  「問它做什麼?」

  「我已經調查了橋本,他是個比我們想像的還庸俗的傢伙。我認為有人在背後操縱橋本。」

  「好吧,」小田點了點頭,探了探身說,「那是去年10月份……」

  去年的10月中旬,有個叫倉石政彥的不動產中間商來找小田,勸小田在富南市天瀨峽谷建造一座建築垃圾處理場地。小田詢問具體情況,倉石說該峽谷有9000坪,容量估計在50萬立方米以上,已征得七名土地持有者的一致同意將其出售。每坪單價為3.3萬日元,雖然比目前行情稍高一些,但是已征得同意這一條件吸引了小田,他決定去現場視察一番。在第二周的周日,小田領著經理土屋由倉石引路來到了天瀨。

  被當地人習慣稱做三澤穀的峽谷,位於金剛葛城山脈的下部,從三〇九國道與水越州交叉的中津橋開始,沿著水越川支流芹川向南向裡面延伸3公里左右。倉石把車停在木場,在前面開路走進樹林。撥開藤蔓,踏著落葉,沿樓梯狀的林陰小道向上攀登到盡頭時,三澤穀全貌就盡收眼底了。

  「怎麼樣,理想吧?」

  10月的山巒楓葉正紅,陡峭的懸崖筆直地向下切入,下面是芹川河的源頭。河面寬5米,河床東側稍高一點的地方是果林,種著百餘株柑桔。穀底很寬,呈碗狀,在小田站著地方的下游300米左右處,山腳從左右兩側向河床逼近,形成一個天然的防護壁。利用這個防護壁在中央建起堤壩,費用只需通常建一個垃圾場的三分之二,就可以把峽谷變成一個長長的大垃圾箱。三澤谷果然如倉石所說,是個理想的垃圾處理場。

  「峽谷平均深度為25米,別說50萬,55萬立方米恐怕也能裝得下。把剛才那家貯木場改成卡車調度站,再把林中小道拓寬,馬上就可以營業。」

  「土地持有者共七個人吧。」小田脫掉粗花呢的夾克說,「七個人都同意賣掉,是真的?」

  「當然是真的。」

  「寫成書面材料了嗎?」

  「社長,現在還不到那個階段。要等雙方都同意簽約並給了價之後才行。」

  「貯木場和這片樹林歸誰所有?」

  「一個叫大西善昭的六十多歲的隱士。」倉石指著河床上的樹林說,「三澤穀上游一帶,共3600坪也歸大西所有。」

  「哦,3600坪……」小田隨聲附和。

  填峽谷肯定先從入口開始。首先要保證卡車出入的道路,然後再與下游的人交涉。即使下游有人不想賣,但上游堆起了建築垃圾的小山,下游的地變成了被擋住陽光的窪地,幾乎沒有利用價值,結果會主動拜託開發者買他們的土地。

  「土地持有者為什麼會同意在這裡建垃圾處理場呢?」

  以前在中間商的鼓動下,曾看過河南町啦、橋本市的峽谷,和以往相比這次未免過於順利。

  「那當然是我百般懇求的結果。」倉石十分得意地說,「這一帶的地主並不全靠農業吃飯,一些老頭老太太在河床那貧瘠土地上種些蔬菜也賣不了多少錢。所以我誠心誠意地說服他們說,不如於脆把土地賣了,把錢存人銀行定期,老後生活才有保障……唉,說實在的,自從泡沫經濟崩潰後,不動產的買賣都快消失了,這也是現實。不過我很早就注意到廢料處理這一行了。從日本的產業構造看,垃圾只會增多不會減少,而且埋垃圾的場地哪兒都滿滿的。所以嘛,我說社長,今後您就是處理工業垃圾的大商人嘍。」

  小田暗忖:不用你口若懸河的演講,這種事我比你清楚。

  「水利工會的會員共有多少人?」土屋問。

  「12個人。會長叫橋本健夫,也是土地持有者之一。」

  「今天能和大西、橋本見面嗎?」

  「嗯,今天嘛……」倉石撓了撓頭。

  「怎麼,不想見面?為什麼?」

  「社長和土屋先生如果相中這個峽谷,希望談一談的話,改日我一定聯繫。」

  「可是,每坪3.3萬日元太貴了些。」

  「親眼看過這個峽谷後,您就不覺貴了。」倉石以一種強加於人的口氣說。

  「還有,這件事你對多少個垃圾處理商說過呢?不會只有我們一家吧!」

  「那當然啦,我是幹這行的嘛。」

  「在富南市還有一個很大的處理場,是桐尾的神榮傑土砂會社的。你是不是也去過神榮會社?」

  「是去過……不過,神榮會社兩年前才建完桐尾處理場,連10萬立方米的廢料還沒裝進去呢,要插手天瀨工程目前好像還沒那麼多的資金吧。」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