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偵探推理 > 迷離之花 | 上頁 下頁
三七


  項青說:「他嫌城區太吵鬧,在近郊買了一套房子,離城不太遠,就快到了。」從車窗外吹進來的風,將項青柔順的頭髮掠起,她抬手輕輕地將頭髮理到耳後。不知是喜歡這種風吹的感覺,還是想到了什麼事情,普克從後視鏡裡看到項青嘴角微微向上翹著,唇邊那個小小的笑渦時隱時現,使得項青的表情顯得恬靜而柔美。普克馬上調轉開了目光。

  車又開了十來分鐘,拐進大路側旁一條略窄的路。

  這條路的兩邊,錯落有致地種了很多櫻花樹,在嫩綠的枝葉中,隱藏著一些小小的花苞,可能過不多久就會開放了。出租車向前行駛了一會兒,在一個大鐵門前停下,司機問項青要不要進去,項青說要。司機按按喇叭,裡面有人出來開了大門,和項青家所住的地方一樣,門衛讓司機下車登記。登記之後,司機將車開進去,順著一條路開了一會兒,路兩邊分別出現一些岔路,項青一路為司機指點方向,最後在一個院落前停住。

  項青普克下了車,項青搶在普克前面付了車錢,讓司機走了。

  普克跟著項青走到院子前,項青按了按院門邊的門鈴,很快有人來打開了門。這是一個五十來歲的男人,對項青說:「來啦。」看情形,像是管家一類。

  項青回頭對普克笑了一笑,示意普克一起進去,她在前面和那人邊走邊低聲說:「外公午睡起來了?」

  「知道今天你來,他特意早起了半個小時,已經在花園裡等著了。」那人說。

  院子裡有個面積不小的花園,一幢小小的二層樓,看上去房間並不多,設計得優雅別致,風格古樸自然。樓的主體是白色的,有著原木色窗框的透明落地大玻璃窗。二樓各個房間外是連通的大陽臺,錯落地擺放著各種盆栽植物。樓外的牆面上,爬滿了綠綠的長青藤,樓外環繞著一圈葡萄架。葡萄架對著院門的方向擺著幾張籐椅,一張原木色小方桌,有位老人坐在其中一張籐椅上,手裡端著一杯茶。整個園子裡種滿了各種各樣的綠色植物,有的已經開了花,與城裡相比,顯得春意盎然。在園子靠南的一端,還有一個大玻璃花房,從透明的玻璃窗外便可以看到裡面高大繁茂的亞熱帶植物。

  項青快步走上去,到了老人面前,輕輕叫了一聲「外公」,俯下身子,自然而親密地在老人額上吻了一下,又直起身來,向著普克的方向對外公說:「外公,這是我電話裡跟您說的朋友,他叫普克。」

  普克走上前,笑著問候道:「您好。」

  周至儒是個面容清瘦的老人,爬滿皺紋的臉上佈滿了深色的老人斑,頭髮眉毛都有些花白。一眼可以看出年齡已經很大了,而且他經滄桑。但一雙眼睛卻炯炯有神,目光清澈,不大看得出衰老的跡象。普克想起了項青對周至儒的描述,暗想,至少這雙眼睛的神采,是周至儒這個年齡的人難以具備的。

  周至儒微微一笑,對普克點點頭,轉臉對項青說:「青青,三個星期沒來看外公了吧,在忙些什麼?」老人的表情中顯而易見對項青充滿了疼愛。

  項青溫柔地說:「最近公司很忙。而且您也知道,爸爸他…」

  周至儒點點頭,回頭對普克含笑說:「請坐吧。」

  項青等普克坐下,將椅子拉到離老人很近的位置坐下,然後貼近老人的耳朵,悄悄說了幾句什麼。老人聽了,清亮的目光投到普克身上,打量了一下,又收回去,臉上露出了笑容,抬手輕輕拍拍項青放在椅背上的手。

  普克看了看院子,語氣自然地說:「您這裡環境很安靜,這幢樓設計得不錯,別致卻不誇張。老年人住,這種設計實用,而且舒適。」

  周至儒在普克說話時,顯得注意力很集中,聽完,看了看項青,臉上染上笑意,又望著普克,點點頭說:「你眼光不錯,一下子就抓住特點了。這個院子,這棟樓,都是青青專門為我設計的,你還不知道吧。」

  普克臉上露出驚訝,這他倒真是木知道。但想想項青是做企劃的,在與她的談話中得知她在藝術方面造詣頗深,便又覺得這是很自然的事。普克說:「小青沒對我說過,不過我知道,她是很有才氣的。」

  普克說這句話時,腦子裡有一瞬間的遲疑,但沒有反映到語氣上,他那句「小青」說得自然而親密。因為普克從剛才項青對周至儒耳語之後,老人態度上非常細微的變化中已經知道,老人對自己的身份有了另一種認識。

  周至儒只笑著點點頭。這時,院子裡傳來一陣悅耳的鳥鳴。普克順著聲音看去,見一棵蘋果樹的技機上,架著一塊木板,木板上有兩間小小的木制鳥舍,兩隻黃嘴的畫眉停在烏舍前的木板上,親熱地搏戲鳴叫著。令普克感到幾分驚奇的是,兩隻鳥完全沒有任何束縛,像是可以自由來去。

  普克說:「這兩隻畫眉是家養的嗎?」

  周至儒笑著說:「養了好幾年了。」

  普克說:「沒有用鳥籠,也沒有用什麼拴起來?」

  項青笑著說:「外公不喜歡養在籠子裡的鳥,說不自由的鳥,叫起來聲音和自由的不一樣。」

  普克略有點好奇:「我沒有養過鳥,不過聽說畫眉這種鳥很難馴養,要讓它們自願留在這裡,是不是有點難度?」

  周至儒笑著說:「有些人喜歡用暴力或者武力去實現他們的控制,有些人卻懂得使用更和平但同樣有效的方式。同樣是控制,前者時刻要提防著被控制者的反抗,而後者一旦真正控制住局面,往往可以一勞永逸了。」

  普克聽了周至儒的話,臉上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他暗想,這位目光清澈的老人,除了養鳥採用他所說的後一種方式,在生活中,在他曾經從事的事業中,是否也本著同樣的原則呢?

  普克在這一刻已經決定,今天他不會再主動向周至儒詢問任何有關案情的問題,也包括那些並不直接與案情相關,但相對比較敏感的問題。因為,雖然從目前瞭解的情況看,項伯遠死的那天周至儒並不在場,但也不能排除周至儒與此事間接相關的可能性。而且即使周至儒真的與此事無關,但他是周怡的親生父親,如果瞭解到任何對女兒不利的消息,都有可能透露給女兒,而不驚動周怡正是普克此次調查最大的難點之一。

  所以,本來普克想從周至儒這裡打探到的一些問題,比如,周至儒送給周怡住房的事,周至儒是否讓周怡參與過經濟方面的行為等,今天是不能問了。普克想,雖然談話不多,也不深入,但周至儒的敏銳和城府已可見一斑。看來,周至儒的確不是一位可以輕易欺騙的老人。即使日後真的需要從他那裡得到對自己有用的信息,很可能要換一種方式。而今天,普克要做的就是,儘量與老人建立一種相對親近的關係,這也絕非一件容易的事。在做出這個決定之前,普克心裡一直有些隱約的焦慮,希望能夠儘快找到一個突破點,進人對自己有利的狀況。而現在,普克反而放鬆了一點心情,只是以一種常態來與周至儒進行交談。

  如項青所說,周至儒不是個十分多話的老人,但他的眼睛卻總是冷靜地觀察著身邊人的舉動。普克相信,在周至儒那雙深陷的眼睛下,可能存在某種隱藏的力量,會對進入腦海的事物進行理智的分析。所以,在與周至儒聊天時,普克除了自己目前的工作不主動提及,其它內容基本全是普克生活中真實的一面。

  周至儒沒有問及普克的工作,而這是一般人初次接觸時比較容易進行的話題。周至儒與普克談的,多是他養鳥種花的一些經驗,也稍微談了幾句過去的經歷,包括文革時的遭遇。談到這些內容時,周至儒的語氣很平淡,似乎那些往事,並沒有在他心中築起深深的怨恨,或者那種怨恨經過多年的過濾沉澱,已經淡如白水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