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中國元帥劉伯承 | 上頁 下頁
一四


  起義軍一面進行追擊,殲滅逃竄之敵,一面搶佔城中制高點,封鎖交通要道。12月4日晨,起義軍全部控制了順慶縣城。在起義過程中,順慶共產黨組織以縣黨部名義,大力進行配合,支持秦、杜兩部的正義行動。並立即建立了順慶地方臨時權力機構,地點設在府衙門內,由縣長秦自然、黨代表林瑞生、軍代表姜可明、工人代表屈良洲、王義和、農民自衛軍代表劉錫祥等人組成。

  12月6日,秦、杜兩旅出告示安民,順慶的局勢漸趨平靜。8日,秦、杜宣佈就任國民革命軍四川第二、三路司令職,並發表《佈告》、《宣言》各一則,表示「從此全體官兵加入革命,以党國為身家,以主義為性命,以帝國主義及其走狗軍閥為敵人,以謀群眾利益為職志,以党國之光榮為光榮,以人民之幸福為幸福,個人生死利害所不計也」。「決心促革命早告成功,廢除不平等條約,提高(中國)國際地位,促開國民會議使政權歸於人民」。並宣誓:「聯合工農商學,使武力為人民所有」,「服從國民政府、中央黨部、四川省黨部,並誓以全力擁護之」。順慶起義成功之後,秦漢三、杜伯乾急忙派人分別前往重慶、瀘州,一面恭請劉伯承去掌握隊伍,一面催請瀘州起義軍到順慶會師。

  【10.劉伯承順慶慘敗,險遭叛徒暗算。
  幾十年後回憶起來,老元帥仍不勝唏籲:
  「在四川打了幾百仗,從來沒有敗得那麼慘!」】

  鬧革命,搞暴動,真是提著腦袋玩命。川北的順慶,差一點成了劉伯承的葬身地。

  1926年12月9日,劉伯承率合川起義軍到達順慶,三路義軍彙集到了一起。劉伯承隨即召開緊急會議,詳細瞭解起義經過,審視事變之後整個局面的變化及其影響。並對鞏固和發展起義勝利,處理各部隊關係,整肅內部紀律,佈置防範措施,安置民眾生活等作了安排。鑒於各部素不相同,和當時面臨的複雜環境,劉伯承特別強調統一指揮。

  為了發展革命軍的精神優勢,劉伯承決定在12月10日召開誓師大會。這一天,三路起義軍(6個團另兩個營)共7000多人,和當地民眾數千人,在果山公園集會。會場兩側貼著反對帝國主義的大字標語:「英吉利、美利堅趕快縮頭」;「法蘭西、小日本各自滾蛋」。

  在革命軍民的擁戴下,劉伯承正式就任國民革命軍四川各路總指揮職,並發表了振奮人心的演說。他號召各路起義隊伍團結一致,堅決擁護和積極參加國民革命,堅決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為民眾謀利益。大會還宣佈黃慕顏、秦漢三、杜伯乾分別就任國民革命軍四川第一、二、三路司令職。隨即,黃慕顏等聯名向全國發出通電。電文稱:「慕顏等許身党國,義無反顧。惟所有各部同處順慶,指揮調動諸多不便……特聯銜推舉中央黨部四川特派員劉伯承同志為國民革命軍四川各路總指揮,黃慕顏同志為副總指揮,兩同志均久曆戎行,秉忠党國,眾望所歸,當能俯就。」

  瀘州、順慶起義軍的行動,很快得到四川民眾的同情和支援。在進步軍人中反響尤為強烈。他們深為川中革命舉動所振奮,紛紛致電表示對起義軍的支持。有一則電文稱:「革命浪潮,沛然莫禦,反動勢力,日漸崩潰,諸同志乘時崛起,鮮明旗幟,風聲所播,党國增輝,念順慶為北道中樞,應在此地確立革命基礎,惟冀諸同志,切實團結,應付環境,固守順防,勿稍讓步,使川中革命空氣,由此而日益擴張,黨之幸,國之福也。特電致賀,並祝努力。」

  瀘州、順慶、合川的起義,像強烈的地震,震撼著整個四川。正在觀望、猶豫的軍閥們恐慌起來,大有兔死狐悲之感,但又為大勢所迫,不得不裝模作樣改換門庭。他們紛紛派遣代表奔武漢、跑廣東、竄南昌,以倒戈易幟為「風雅」。到1927年初,四川軍閥幾乎全部都搖身一變,成了「國民革命軍」,鸚鵡學舌式地唱起「反帝反軍閥」的高調。霎時間,軍閥們輸城易幟的消息充斥著當地的報紙。

  順慶起義雖然暫時取得勝利,川軍中也出現「易幟」的風潮;但實際上革命軍卻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對此,劉伯承看得十分清楚。他以總指揮的名義,對順慶進行了認真周密的部署。首先,起義軍以黃慕顏所屬原司令部為基礎,擴編為順慶方面總指揮部,地點設在原第5師師部。隨後,劉伯承又採取了一系列堅決的應急措施,使順慶的混亂局面很快得到穩定。

  按照重慶地委軍委的原定計劃,是以順慶為根據地,待瀘州義軍前來會合,然後向遂定(達縣)進擊,消滅頑固軍閥劉存厚。當時,劉存厚仍然掛著北洋政府所任命的「邊防督辦」的牌子,四處招納土匪民團為軍,號稱三四千人槍。實際上,是借鄰近一些軍閥部隊(如鄧錫侯部的林翼如旅,田頌堯部的謝庶常旅)為自己擺門面、壯聲威,跟國民革命軍唱對臺戲。照實力而言,憑藉起義軍的力量和精神優勢,是很有把握掃除這一障礙的。如果乘勝占駐遂定,然後出萬源、城口,將川鄂連成一片。那麼,就可以背靠大巴山,俯視川中、大鄂西,進可以戰,退可以守,局面將是相當可觀的。

  然而,革命時期的變化是很急速的。四川的反動軍閥在遭到當頭棒喝之後,很快悟出了這一事變的意義,便氣勢洶洶地向起義軍撲來。而瀘州方面義軍,十多天遲遲沒有向北運動的模樣。面對這一形勢,劉伯承便提出:迅速撤出順慶,向川鄂邊區前進,發揮起義軍的精神優勢,吃掉弱小軍閥壯大革命力量,向武漢政府靠攏。無疑,這一決策是正確的。因為四川軍閥在兵員總體實力上佔有絕對優勢。如果起義軍不能很快集中強大的兵力,乘勝進擊,就會被敵人擊潰和消滅。

  正當一、二、三路起義軍商議移動之際,忽然黃慕顏部學生隊政治教官廖宗澤從重慶帶來楊闇公的緊急密信,內稱:已嚴令瀘州義軍火速向順慶集中。指示一、二、三路原地堅守,等候瀘州義軍會合。於是,劉伯承又和黃、秦、杜進行會商,在兵力部署上重新作緊急調整:改撤出順慶為堅守該城。急令各路義軍作好戰鬥準備,並抓緊時間對部隊施行政治教育,著力予以整頓。

  嚴重的情況開始了!局勢顯然朝著不利於起義軍的方向發展。首先是沙州方面一直未向順慶靠攏,耽誤了寶貴的時間;川中反動勢力正在糾合起來,向起義軍進行政治上的攻擊和施加軍事壓力。

  早在12月6日,黃慕顏部在大河壩改道前往順慶時,軍閥鄧錫侯立即派駐合川第三師王學姜、劉泣之兩個團尾隨其後,進駐嘉陵江右岸李渡一帶,對順慶取監視狀態。緊接著,鄧錫侯又加派駐遂定的李家鈺部4個團,從西面逼近順慶,限令各部對起義軍「克日裁定,以裼蔓延」。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