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中國元帥賀龍 | 上頁 下頁 |
五 |
|
這一年,賀龍趕騾馬跑碼頭,走南去北,受過多少官吏的敲詐勒索,看過多少豪紳剝削窮人,多少官府欺壓百姓,小小的心靈裡時常感到有一股不平之氣,於是,常常唱這樣一支曲子:「這朝廷,原是個,名存實亡。替洋人,做一個,守主官長。壓制我,眾漢人,拱手投降。……」這是湖南新化人陳天華寫的。人們告訴他,此人是留學日本的一個洋學生,一直從事反對清朝統治的革命活動。1904年初,與黃興、宋教仁參與策劃了湖南武裝起義,事泄後,被迫逃亡日本。光緒三十一年,在日本憤而自殺,留下了一篇流傳很廣的萬餘言絕命書,鼓勵國人誓死救國,「去絕非行,共講愛國」。陳天華寫的這首曲子的確寫出了清政府腐敗無能、屈辱洋人的實情。現在清政府終於完蛋了,世界也許真象湘鄂邊流傳的那句話一樣,能變一變了。他的心裡產生了一種衝動和興奮。對孫中山他們的革命黨十分佩服。 可是,不久,他卻有些迷鍋了。在湘鄂川黔邊一帶著到的,除了剪掉辮子之外,其他似乎一切都沒有變。官府照樣敲詐勒索,豪紳依然欺壓窮人。民國成立,並沒有給山區的窮苦百姓帶來什麼好處,這是怎麼回事呢?他弄不明白。 這一天,他和幾個常在一起的湘西騾子客趕著騾馬經過芭茅溪。 芭茅溪,離桑植縣城150華里,是四門崖山下長達20多華里的一條峽谷。山高谷深,林木蔥定。因為北邊一條狹長的山岡坡谷上長滿一人多高的芭茅草而得名。這裡雖是彈丸之地,僅有三戶人家,卻是湘西通往鄂、川、雲、資幾省邊境的一個要道,南來北往的人絡繹不絕。道光年間,湖南當局為控制川鹽傾銷入湘,在這裡設立了查緝卡房。因有利可圖,這種卡房越滾越大,後來,便在芭茅溪向家屋場設了個鹽稅局,駐有十來個稅兵和幾個稅官。經過這裡的貨物,不管是鹽巴還是其他東西,一律都要抽重稅,而且從沒有標準,他們高興抽多少就抽多少。騾子客們稱之為「萬稅關」,對這個稅局恨之入骨。 這次經過這裡,天下已換成「民國」了。賀龍心想,也許抽稅不會那麼厲害了。誰知,鹽稅局那個綽號「豺狗」的姓章的司秤,背著手,慢吞吞地圍著他們的騾馬轉了一圈之後,用棍子敲敲馱子說: 「好吧,你們都是常來常往的,少抽點,逢三抽一吧!」 賀龍一聽,「騰」地一下,火就升上來了。「逢三抽一」?我們辛辛苦苦販運的這點貨要被他們抽去三分之一,還能剩多少?媽的,還讓人活嗎?他越想越火,產生了拚一下的念頭。他一步跨到騾子跟前,從馱子上抽出了一把鍘草的鍘刀。一個同伴眼快,一把抱住了賀龍,小聲警告他,說: 「常伢,搞不得呀!」 一年來一直跟他在一起的張騾客趕忙走過來,解勸道: 「常何,搞不得呀!你看,雜種們手裡拿的是槍,不是燒火棍。好漢不吃眼前虧。報仇的日子在後頭呢!」 夥伴們好說歹說,總算把臉色鐵青的這個小夥子給攔住了。 張騾客一把奪過鍘刀,放回馱子上。對賀龍說: 「天下不平的事多著呢!光靠你拼命有什麼用?你常伢不就有一條命嗎?」 這話深深刺進了他的心靈。是呀,張大哥的話很對。一個人拚命有啥用?拚掉自己一條命,他們不是照常抽稅?那該怎麼辦;賀龍找不到答案,悶悶不樂地趕著騾子回到了湘西。 他有些變了,愛開玩笑的小夥子變得沉默寡言了。常常一個人呆呆地坐在石頭上,一言不發;對錢也不那麼看重了,誰有困難,他便幫助誰;脾氣也暴燥了,誰受了財主豪坤或者官府惡吏的欺壓,他便站出來打抱不平,瞪著兩隻冒火的大眼,令人害怕。夥伴們詫異地問: 「常伢,你怎麼啦?有什麼心事嗎?」 他搖搖頭,不說什麼。他不想把心裡想的事講出來。近來,有一個問題使他百思不得其解,令人焦心。在當騾子客的這一年裡,他與貪官污吏、土豪劣紳發生過多次衝突,儘管道理都在自己一邊,但卻總以自己失敗,忍氣吞聲而告終,這是為什麼?他找不到解答。他想找出一條讓窮人不那麼受苦的翻身之路來,可是路在何方?這個時候,賀龍還沒能意識到,革命之火已經在他這個十五、六歲的少年身上慢慢地燃燒起來了。 1913年的春天,賀龍趕著騾馬來到了湖北西部的恩施。途中遇到了父親。賀士道便跟兒子同行了。 走進一家茶館,看見一個拿著長旱煙杆的中年人坐在那裡抽煙。店中空無一人。賀龍走過去,招呼說:「先生是店老闆嗎?」 那人木然地抽著煙,毫無反應,好象根本沒聽見。賀龍感到奇怪。 這時,一個提著一把大銅壺的年輕人走進店來,看見賀龍父子,馬上過來招呼。 「老闆,這茶館是你開的?」賀龍同他寒暄。 「我不是老闆,他是。」提茶壺的人指指坐在那邊抽煙的人。 賀龍十分詫異地問道:「那麼,剛才我問他,他怎麼也不答話呢?」 提茶壺的人長歎一聲,隨手給他們父子徹了兩杯蓋碗茶。說:「老弟,你不知道,前些日子,有幾個官差,不知為了什麼事把他的鄰居打得好慘。他看不慣,上去勸解,結果,也被官差毒打了一頓,耳朵被打聾了,聽不見了。」 「這還有王法嗎?還讓人活嗎?狗入的官差在哪兒?你告訴我。老子就是不怕這些王八蛋。」賀龍一拍桌子嚷起來。 「對,我們給這位老闆出出氣。」賀士道在一旁說。他也是喜歡管閒事的人。 「算了,這事已經過去了。你兄弟看來是個仗義的人。如果不嫌棄的話,交個朋友如何?」提茶壺的人說;他喜歡上了賀龍。 此人是當地哥老會的首領,叫唐伯義。賀龍同他交上了朋友。 哥老會,是清代民間的秘密結社「天地會」的支派。會眾互稱「袍哥」,首領稱「龍頭大爺」。哥老會最初以「反清複明」為宗旨。參加者多為手工業工人、破產農民、退伍軍人和無業遊民。太平天國失敗後,不少會眾相繼接受了革命党人的領導,多次參加反清起義。辛亥革命前,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在湘、鄂兩省建立了共進會,四處聯絡哥老會,擴大反清力量。湖北地方不少哥老會首領贊成革命党的主張,成了革命党的同路人。唐伯義就是這樣一個哥老會首領。 唐伯義知書識理,很賞識賀龍這個正直俠義、有血性的青年,樂於和其相交。一有空,他們便坐在這個茶館裡高談闊論,吃飯喝酒。唐伯義向他介紹了哥老會的宗旨,說他們是主張打倒貪官污吏和清政府的,是殺富濟貧,為窮人的,所以,窮人加入哥老會的很多。賀龍這兩年四處漂泊,深感世道之不公,人間之不平,強烈希望窮人能翻個身,世道能來個變化,因此,對唐伯義講的這一套哥老會宗旨產生了興趣,他覺得,有這樣一個組織領頭,作後盾,與官府鬥起來,就會有力量,也許,窮人有路可走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