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中國元帥徐向前 | 上頁 下頁 |
四〇 |
|
徐向前最關心的,是機槍和炮。這次戰鬥,他心中的一個目標,就是奪幾門炮,搞幾挺重機槍。他看見戰士們扛著繳來的步槍,抬著奪來的重機槍,興高采烈出城去。只是不見有人扛炮。 「你們繳到迫擊炮沒有?」徐向前問一個紅軍戰士。 「什麼炮?」戰士沒聽懂。 「迫擊炮!」徐向前手比劃著。 「沒見呀!」有的幹部回答。 「見到過哩,」一個小戰士比劃著說,「那玩藝,這麼粗,這麼長,這麼重,大鐵筒筒哩!」 徐向前聽了,忙說:「對,那就是迫擊炮!」當即命令一個連長,把步槍放下,回頭去找迫擊炮。 五門迫擊炮,終於找回來了。徐向前看著喜,戰士瞧著奇怪:這鐵筒筒,怎麼會是炮呢!當時戰士們光知道要步槍、短槍,不懂得要炮、要機關槍。打勝了仗,一人身上背著三四支槍,長的短的都有。戰士們不要機關槍、把槍身、槍鞍、槍架全拆了。徐向前也是第一次見到水機關槍,不會擺弄,找些俘虜的班、排長來,讓他們裝配好,當老師。從此,有了自己的重機槍手和炮兵。 花園鎮戰鬥後,紅軍又大破了鐵路,讓鐵路翻身,火車不通。為此,震動了武漢,也震動了南京,更喚起了民眾。徐向前率紅一師撤離鐵路線,許多青年人紛紛要求當紅軍,幾天的功夫,紅一師擴大到三千多人。又進行了整編,將部隊編成兩個步兵團,一個機炮混成團。 從6月到8月,徐向前親率紅一師,西出平漢線,首戰楊家集車站,接著採取「誘敵深入」的戰法,在楊坪口伏擊;再攻花園車站。一個月內,三戰三捷消滅敵人三千多人。有一首歌謠,唱出了徐向前率領紅軍出擊平漢線三戰三捷的情景: 平漢遊擊五十天,三戰三捷三擴編; 紅軍聲威震武漢,革命烽火遍地燃。 徐向前在《歷史的回顧》中寫道:1929年和1930年,是以大別山為中心的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正式形成和勝利發展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顯著的成就,原因在於: 第一,利用軍閥混戰的有利形勢和敵人統治薄弱環節,發動群眾,打擊敵人,壯大紅軍,擴大革命根據地,實行土地革命,堅持了工農武裝割據的道路。 第二,建軍思想比較實際對頭,並初步形成了以弱勝強、以寡敵眾的一些戰略戰術原則。 第三,加強了黨對根據地和紅軍的集中統一領導,黨政軍民密切配合,關係比較正常。尤其是鄂豫皖特委的成立和關於統編紅軍的決定,意義重大,對根據地的發展和紅軍的建設,起了積極的作用。 〖15.「棺材地炮」轟開新集城。雙橋鎮活捉敵師長岳維峻。這位「老上司」對徐向前說:「慚愧,慚愧!」〗 「雞鳴狗叫驚三省」——這是人們形容新集城的位置。它坐落在河南、安徽和湖北交界的地方,屬河南省。1931年2月初,正是天寒地凍的季節,徐向前領兵來到新集城下。 這時,鄂豫皖蘇區的紅軍編為紅四軍。徐向前由紅一軍副軍長兼十師師長,改任為紅四軍參謀長。他隨同紅十師這支一手培育發展起來的老部隊,圍城苦戰。由於城牆堅固,守敵拚死頑抗,紅軍連攻三次未能奏效。主攻團傷亡人數不少。黑夜,敵人在城牆上點起燈籠火把,得意地大喊狂叫。城裡守敵雖然不過千餘人,卻極端頑固。鄂、豫、皖三省的邊陲地帶一些逃亡地主豪紳,結成聯盟,糾集反共的「紅槍會」、「黃槍會」、「蹦子會」和保安團,依仗城池堅固,死守待援。 攻城不下,主攻團的幹部戰士心急眼紅。第四次組織「敢死隊」,喝血酒,備雲梯,準備再次登城。團長王樹聲,是黃麻起義的老戰士,個頭高大,勇猛過人。他要親自帶領突擊連爬城。 並宣誓似地說:「攻不破新集我不姓王!」 徐向前聽說忙趕去,風趣地向王團長說,「同志呀,敵人不會因為你改姓,就大開城門歡迎呀!」 「攻進城去,要殺它個雞犬不留!」有的連長憤憤地說。 「那,你這個連長要撤職啊!」徐向前嚴肅地說。「打仗,要勇敢加開動腦筋,你們拚命、發狠、罵大街,屁用沒有。」 他批評了幹部中產生的急躁情緒。命令部隊停止進攻,就地休整。然後,和一些幹部戰士研究對策。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徐向前很相信這話。辦法很快有了:挖坑道,下炸藥,轟開城牆。他們一面向上級報告,一面開始選擇地點挖坑道。新任的軍長曠繼勳、政委余篤三,都是新從上海黨中央派來的,對這個地區和部隊的情況不熟,仗怎麼打,工作怎麼做,他們都尊重徐向前和當地幹部的意見。 坑道的起點,選定在城北距離城牆五六十公尺的一個山溝溝旁邊,溝前是個小坡,正好隱蔽自己,擋著敵人視線。紅軍戰士多是種地的農家子弟,新兵打仗外行,挖土卻是能手。一個班、一個班輪流上陣。寒冬天,滴水結冰,戰士們卻個個滿頭流汗,有的人赤著膀子挖土。土塌下來,找來門板用粗木柱頂上。幾天幾夜,一條長五十多公尺的秘密地道,通到了城牆底下。地道一人多高,寬能拉進去馬車。馬車沒進去,卻抬進去兩口大棺材。戰士們進進出出,把一包包火藥裝入棺材,又裝入迫擊炮彈和從老鄉家搜集來的碎銅爛鐵。棺材裝滿了,蓋好蓋,用七寸的鐵釘從外邊死死釘住,外面再加上五道鐵箍,最後把一大把引爆的導火線,從棺材頭前鑽好的小洞插進。 誰也說不出,這叫什麼裝置、什麼武器。徐向前和一些指揮員最後進坑道檢查,不知誰說了一句:「好啊,這門炮就叫『棺材大炮』吧!」 徐向前讀書多,有時倒愛咬文嚼字,他說:「應叫『地炮』。」 「好,『地炮』!」 「棺材地炮!」 軍事指揮員們此時像兒時遊戲,說說笑笑。徐向前一次向筆者說:紅軍初期,近似印地安人用弓箭、長矛,還用榆木樹造炮,石灰罐子當煙幕彈。有的紅軍還搞什麼「火牛陣」、「火雞陣」,把牛尾巴、雞身上沾些煤油,燃起來向敵人那邊飛、跑。在《歷史的回顧》中,徐向前記述了「棺材地炮」轟新集城的情形: 「……新集三面環山,東臨潢河,城牆高兩丈餘,全部用長方岩石砌成,易守難攻。」「我們將新集包圍後,以十師三十團擔任主攻任務。部隊圍攻一個星期,強攻難下,有些傷亡。」「我們令部隊利用城北門外的小店掩護,秘密挖了四五十米長的坑道接近城牆,然後把幾百斤炸藥塞到棺材裡,推進坑道引爆。一聲巨響,敵人的寨牆被炸塌一截,成了斜坡,部隊沿坡而上,沖進城內與敵巷戰,經三個多小時的逐屋爭奪,全殲守敵千餘人。」「從此,解除了我根據地的一大心腹之患,打通了鄂豫邊和商南根據地的路線,新集也成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政治中心、首府。」 新集,這聞名湖北、河南、安徽三省的小城,自從成了鄂豫皖邊區的首府後,紅軍和蘇維埃政府,在這裡舉行過許多會議和政治活動。這裡辦起了規模空前的兵工廠、造幣廠、被服廠、醫院、小學和幹部學校;設立了「列寧號」飛機場。不過,徐向前住這裡的時間很短。打下新集之後,過罷春節,他馬不停蹄,又和紅四軍其他領導人率軍西出平漢線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