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中國元帥徐向前 | 上頁 下頁
一七


  黃埔軍校學生兵,跟隨孫中山來到韶關,幾乎日夜不離大元帥的行營。孫中山和夫人宋慶齡,特別信任和鍾愛黃埔學生兵。一天,孫中山聽說軍校學生當中不少人病倒了,偕夫人親自到軍營中察看。他們爬上山頭,鑽進士兵們住的帳篷,和一個個躺倒的士兵談話、握手、問候。還送給士兵們水果。這天徐向前雖然也病著,因為站崗的同志少了,他接連站了半天。

  孫中山和徐向前說了好幾句話,因為緊張、新奇、興奮,徐向前只記著:「好好注意身體。」宋慶齡那溫文大方親切的問候,更使徐向前和學生們難忘。

  新中國成立後,一次在北京中南海徐向前和宋慶齡等會面,徐向前無意中說到,在黃埔軍校時,他就見過孫夫人,說那時他在黃埔軍校第一期第一隊,曾經擔任過孫中山先生的衛隊。宋慶齡連忙拱手,說:「謝謝,謝謝,那時我們不認識呀!」徐向前笑著說:「我們都認識孫夫人。我那時是普通一兵哩。」宋慶齡再次拱拱手,臉上浮現著笑容。她這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面對著共和國的一位戰功赫赫的元帥,真是感慨萬分!

  歷史的發展,竟像大海波濤,一浪推著一浪,日新月異;在革命的征程中,多少戰友分別、相會又走到一起來了;又有多少當年的朋友、同志,最後竟成了勢不兩立的敵手!

  1924年秋,是孫中山在廣東最後一個秋天。這時他已經患上了癌症,只是他和他的隨身醫官都還不知道這潛伏的死敵。孫中山在韶關行營,日夜籌劃著,決心調兵出師北伐。可是,他統帥下的國民革命軍,不是這一路說武器彈藥等補充,就是那一路藉口軍糧籌辦困難。孫中山每天愁得打轉轉。他對蘇聯援助武器裝備,抱著極大的希望。蘇聯顧問鮑羅廷也盼著正在海上行駛的蘇聯援助中國的船隻到達中國。10月7日,蘇聯援助的一船軍械,終於抵達廣州,船上有山炮、野炮、輕機槍、重機槍和許多彈藥。孫中山高興萬分,立即從韶關發電報給蔣介石,命令把這船上的武器和軍火,停卸在黃埔島,先武裝黃埔軍校教導團和學生軍。作為普通一兵的徐向前,當時不知道上層的內幕,他每天在孫中山行營門前放哨,看到孫中山出進、散步時,情緒極好,興許是因為得到蘇聯武器的原因。

  北伐,北伐,是孫中山的希望。10月10日,一個電報打破了這位大元帥的夢幻。廣州城內群眾集會紀念武昌起義十三周年時,以陳廉伯為首的廣州商團,突然發動武裝叛亂。他們開槍向遊行的人群射擊,打死打傷幾十人。他們築起炮臺,封鎖市區,四處張貼「打倒孫政府」、「驅逐孫文」的標語。孫中山正一心想北伐成功,卻沒料到後院起火。廣州的形勢十分嚴峻。中國共產黨堅決主張鎮壓商團叛亂,提出「向一切反革命的商團和軍閥下總攻擊令,以決最後之死戰」。周恩來在廣州群眾示威大會上講話說:「我們不要以為反革命派的勢力很大,反革命派的氣焰日漲,我們只要下我們團結的決心,我們有工人可以武裝,有農民可以自衛,有士兵可做先驅。」廣州工人代表執行委員會發出通電,「誓為政府之後盾」。特別是黃浦軍校學生,決心以實際行動,與商團決一死戰。徐向前所在的第一隊,此時雖在韶關保衛著孫中山,戰士們已摩拳擦掌,準備投入戰鬥了。

  在中國共產黨人和工農群眾支持下,孫中山下達了平叛商團的命令。他親任鎮壓團「革命委員會」會長,急調參加北伐的警衛軍全部、湘軍、粵軍各一部晝夜從韶關回師廣州。與此同時,命令留守廣州警備軍、黃埔軍校學生軍以及廣州陸軍講武堂學校學生軍、滇軍幹部學校學生軍、工團軍、農民自衛軍、鐵甲車隊、兵工廠衛隊等,統歸蔣介石指揮。

  10月15日淩晨,各軍同時開動,向商團叛軍發起反擊。

  商團的頭目陳廉伯系英國滙豐銀行廣州分行經理,大買辦,他原以商民自衛的名義,組成了4000人的反革命武裝,曾向香港南利洋行購買了長短槍9840支,子彈337萬多發;由懸掛挪威國旗的丹麥商船「哈佛號」偷運到廣州,8月10日已被廣州革命政府查獲,連船帶武器,都扣留在黃埔軍校。此時,黃浦軍校以商團的武器,全部武裝起來。各路平叛部隊,僅經過四個多小時的戰鬥,把廣州商團的叛亂平息下去。

  參加平叛的學生軍,大都是初上戰場。徐向前生平頭一次荷槍實彈作戰。他生性有股子猛勁,加上「初生牛犢不怕虎」,等回味過來流血犧牲的情景,敵人潰不成軍,戰鬥很快結束了。在《歷史的回顧》中徐向前寫道:「廣州商團軍是英帝國主義支持下的一支買辦武裝,與東江軍閥陳炯明相勾結,趁孫中山和黃埔大部力量東出韶關之際,公開發動反革命叛亂,妄圖推翻革命政府,脅迫孫中山下臺。一時廣州形勢十分緊張,黃埔軍校師生又回廣州,參加平叛。在平定商團叛亂的戰鬥中,黃埔生首次上戰場,大家很勇敢,受到了鍛煉,樹立了軍威。」

  黃埔軍校在革命風雨中誕生,在戰鬥中成長。平定商團以後,徐向前所在的第一隊學生軍,又全部返回黃埔島上。這時已進入秋冬,學生軍該換冬裝了,不但冬裝沒著落,甚至一日三餐都成了問題。張治中在《五百師生的艱苦創校》一文中記述著:「……當初我們在那小島上面第一期學生五百人,都是各省各地的熱血青年。然而是可憐得很……就是一天三餐的伙食,還是有了早上不知道晚上,有了今天不知明天……我們常常聽到廖先生(即廖仲凱)同我們講起籌款時種種困難的時候,他幾乎落下淚來。他曉得本校明天的伙食費就沒有了,今天就得四出奔跑設法,一直到了下午八九點鐘,還沒有得著一個錢的時候,他只好跑到軍閥的公館裡面去。這一些軍閥總是正靠在煙榻上抽大煙」,「等到軍閥高興了,他才提出某一個地方有一筆款子可以讓他去收一收,只說有一個緊急的用途,始終不敢提到是為黃埔學生的伙食,然後,這班軍閥才答應廖先生,然後我們這五百個熱血的革命青年,才不至於斷炊……」

  軍閥的手中有軍隊,不愁沒錢。他們每天燈紅酒綠,孫中山和他的門徒們,卻在忍饑受凍中鬧革命。黃埔島上,每天是歌聲、口號聲不斷。徐向前經歷過一段隨孫中山做衛隊,又經受過平叛戰鬥,頭腦中增加了許多問題,要思考,要解答,他更如饑似渴地讀書。他結識了同隊的蔣先雲同學,經常和他一起交談,向他求教。

  蔣先雲是黃埔軍校第一隊中出類拔萃的學生。文才、口才都是一流,提筆成章,登臺演說滔滔不絕。他是湖南新田人,在衡陽省立第三師範讀書時,「五四」運動中就是學生中的先鋒分子。做過湖南學生聯合會總幹事,1921年10月毛澤東到衡陽考察時,親自介紹他加入了共產黨。徐向前在《歷史的回顧》中對蔣先雲有一段記述:「我們經常看見他晚上還在燈下讀書、看小冊子。他鬥爭堅決,作戰勇敢,頭腦敏捷,堪稱青年軍人的榜樣;連蔣介石也很賞識他的才幹,曾要他當過秘書、警衛營長。他和我經常交談,是我的良師益友。他在一篇東征歸來的文章中,寫下這樣的話:『革命軍自有革命軍的本色』『革命軍人的頭銜不是贈品』,『我們希望革命政府旗幟下的軍人不要作假革命軍』。北伐戰鬥時他當團長,負了傷,坐著擔架指揮衝鋒,犧牲時年僅二十八歲。」「在黃埔軍校,我們緊緊團結在以蔣先雲為首的『青年軍人聯合會』的旗幟下,不斷地與國民黨的右派和『孫文主義學會』中的反共分子作鬥爭。」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