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周恩來的最後十年 | 上頁 下頁
一七


  高原公路上白天萬里無雲,烈日當空,空氣中濕度很低。儘管有些地段的路面用人工撒了點水,但杯水車薪解決不了問題。車隊過處依舊是塵土飛揚,不得不使汽車之間拉開較長的距離。使後面的車輛少吃塵土,亦減少撞車的危險。到了夜間,高原氣候寒冷,路面會結冰。後來在「文革」中那個大紅大紫的王力,就在那次旅途中翻了車,險些丟了命,幸好汽車卡在兩棵大樹間,算他命大,沒有墜入萬丈深淵中。

  此次我看到了長征時紅軍不畏艱險,同敵人無數次浴血奮戰、作出重大犧牲渡過天險而取得最後勝利的那幾條著名江河:毛澤東長征詩詞中有「金沙水拍雲崖暖」之句的「金沙江」;毛澤東等人率部兩次突破的「烏江天險」;1935年紅軍在四川中西部強渡的「大渡河」等。人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雲、貴、川三省確是多山地區,雖不像大西北的黃土高原那樣,處處荒山禿嶺,一看便知是一副貧窮落後的面貌,但大西南也不是林木繁茂的花果山。四川略為富裕一些,歷史上屬￿「糧倉」;而貴陽的幹部告訴我,當地老百姓十分形象他說解放前的貴州地區是:「路無三裡平,天無三日晴,腰無三分銀。」在我去那裡的時候差不多還是那種狀況,沒有什麼改觀。據說,改革開放後的現在,那裡仍屬需要脫貧致富的「老少邊」地區。

  儘管我有幸領略了一些大自然的山河之美,但更使我欽佩的是經歷過後世永遠傳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老一代革命家,這次隨同首長視察三線,也領略了他們當初通過雲、貴、川貧窮落後地區以及爬雪山過草地是什麼樣的滋味。

  鄧小平是中國共產黨的元老,政治上經歷過大起大落的考驗。1973年他恢復工作後只用了近兩年時間「治理整頓」,便使我國已瀕臨破產的國民經濟有了好轉。

  周恩來胸懷坦蕩,目光遠大。他力舉鄧小平接替他的工作,深知「小平肚裡百萬兵」,鄧公具有雄才大略,堪當重任。

  1976年1月15日下午3時,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北大廳周恩來的追悼會上懷著極其沉痛的心情為他的老戰友周恩來宣讀悼詞。這也是鄧小平再度遭受劫難而靠邊站的開始。在此以後很長一段時間裡不見他露面、不聞他的音信。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夕,儘管當時上面對鄧小平複出工作仍有非議,少數人且有阻難。但黨內外、幹部、群眾、全國上下希望鄧小平出來工作的呼聲很高,因為鄧小平在「文革」中作為中國第二號「走資派」被打倒,他的名字早就家喻戶曉。「文革」後期,鄧小平初次出山,他敏銳的政治眼光,力挽狂瀾的勇氣,大刀闊斧的工作作風,令人十分欽佩。老百姓呢稱他「鄧大人」決不是偶然的。群眾同情他、信賴他,希望鄧小平能再次出來工作、主持大局,中國才會有希望。

  1976年清明節前後,天安門廣場的「四五」事件就是人民悼念周總理、同「四人幫」抗爭的明確態度。在那「史無前例」的年代,我不過是個人微言輕的人,深怕自己挨整全家遭殃,更重要的是自己沒有膽量公開對鄧小平這樣的人物評頭論足;但是,我在同相信不會出賣自己的家人和摯友面前悄俏地議論鄧小平的偉人氣質,常舉出鄧小平在重慶為水陸兩用坦克車駕駛員解脫的故事,和他1973年複出工作後的功績告訴大家。

  60年代,我國政府出於戰備考慮,將軍工產業分佈在內地大山溝裡或山洞裡,那些地方多半是交通與通訊困難、生活不便的地方,如當時正在建設中的工業重鎮渡口市就有鋼鐵、煤炭與機械工業。參觀途中,我們見到從沿海地區,特別是從上海抽調去的許多工程技術人員與熟練工人。那時党的威信高,人們的覺悟也很高,我有意同幾個上海人交談:「你們到這個山溝裡來工作生活上有什麼不習慣嗎?」他(她)們樸實誠懇地笑答道:「有點不習慣,但這點困難是可以克服的,相信今後會慢慢好起來的。」解放後,沿海經濟較發達地區響應党的號召支援邊疆和幫助內地建設,不少工廠、企業、高等院校與科研機構內遷,大批知識分子和工人隨之而去,他們在那裡真正安家落戶,為祖國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1965年12月上旬,我隨鄧小平視察三線建設工程到達昆明,擬稍事休息數日後返回北京。一天半夜光景,值班人員接到緊急電話通知,要鄧小平第二天趕到上海出席緊急會議。

  第二天一早,我們便忙著收拾行裝準備打道回府。鄧小平、李富春等同乘一架飛機飛往上海。到了上海同住錦江飯店南樓,隨員們將各自的首長安排好之後己到了午飯時間。在餐廳裡,我們見到先期到達的政治局委員身邊工作人員,大家坐定後正在談笑間,有人向我們宣佈了隨首長來此參加會議的全體工作人員應遵守的幾條紀律:不准外出,不准同外面的人打電話,相互間不准議論,首長的文件自己保管……

  按照上級指示,我們都老老實實呆在錦江飯店自己房間裡待命。每天只有在就餐時間大家在餐廳碰面時才嘻嘻哈哈說笑一陣。

  會議持續了個把星期,氣氛相當緊張,首長們個個臉上不帶笑容,一向少言寡語嚴肅的鄧小平說話更少了。工作人員互相見面時,平常會說幾句玩笑話的那種輕鬆一下的勁兒亦消失不見。待至會議結束的那天晚上,錦江飯店小禮堂舉行了一個文藝晚會。禮堂佈置典雅、燈火輝煌,我有幸在近距離內第一次見到周恩來、陳毅、葉劍英等領導人的風采。

  到錦江飯店出席晚會的賓客們,服裝與修飾大方得體。文藝界的女演員風姿綽約,她們還表演了精彩的節目。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兩位唱評彈的女演員,她們修長的身材,穿著素雅的旗袍,懷中抱著琵琶,彈唱以毛澤東詩詞《蝶戀花·答李淑一》和《七律兩首·送瘟神》譜曲的彈詞。那詞好,曲美,唱腔美,情感豐富、悠揚悅耳的歌聲不停地回蕩空中,真是一次最好的精神享受。

  演出中間安排了舞會,大家爭著同領導人跳舞。一曲終了之後,周恩來已被許多人包圍著,大家爭相同他握手,他們就像許久未見面的老朋友那樣毫無拘束地坐在他身旁歡快地交談。每當舞曲響起,都爭著同周恩來跳舞,常常一支舞曲中間會有幾個舞伴輪換著跟周恩來伴舞。

  「我提議,請劍英給大家唱一曲評彈,好不好啊?!」忽然間,周恩來站起身來拍了幾下巴掌叫大家靜一靜,並大聲地這樣說。大廳裡立刻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

  我心裡好生納悶,葉帥是帶兵打仗出身,況且他是廣東(梅縣)客家人,怎麼會唱江浙地區特有的評彈呢?

  「好吧,總理叫我唱我只好服從命令,我唱一首彈詞開篇。」葉劍英聽了周恩來的提議,加之場內的熱烈掌聲,就痛痛快快站了起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