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朱德傳 | 上頁 下頁 |
一六四 |
|
朱德還指出:對不同的敵人要有不同的打法。打小敵、弱敵,可以用此較簡單而直接的辦法,可以來一個猛衝;打大敵、強敵,必須定出系統的鬥爭方針,必須懂得擺佈它,懂的用迂回曲折的戰術。打仗要看清對象。對什麼敵人打什麼仗,看什麼天候打什麼仗,在什麼地形條件下打什麼仗,等等,都是重要的戰術原則。朱德這些內容深刻、語言生動的講話,給了華東野戰軍指戰員們很大的教育。當時擔任華東野戰軍副司令員的粟裕後來回憶說:「五月十四日,朱德同志向團以上幹部講話,分析了戰爭形勢,對部隊的任務和建設作了重要指示,並動員大家努力學習戰術,用『釣大魚』的辦法,尋機殲滅敵整編第五軍等部。隨後又向營以下幹部和戰士代表講了話。朱總司令在華野廣大指戰員心中有崇高的威望,他老人家親臨視察和給予指示,對提高廣大指戰員的思想,鼓舞鬥志,增強戰鬥力,起了極大的作用。」在朱德視察華野期間和離開華野以後,華野總部將他的講話匯印成冊,發給廣大指戰員學習,華野總部和所屬各兵團高級將領根據朱德的講話,結合實際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大大提高了部隊的政治素質與軍事素質,為行將到來的戰略決戰作了政治上、思想上的重要準備。 朱德離開不久,華東野戰軍在粟裕率領下,審時度勢創造戰機,從六月中旬至七月初,在中原野戰軍一部的配合下,發起豫東戰役(包括開封戰役和睢妃戰役),一度攻克河南省會開封,再尋殲援軍,共殲滅國民黨軍隊九萬三千余人,創造了在一次戰役中殲敵數量的新紀錄。這次戰役的勝利,改變了中原和華東戰場的戰略態勢,也是全國軍事形勢發生巨大變化的開始。 一九四八年秋天,解放戰爭進入第三個年頭。中國的軍事形勢發生了急劇的變化,人民解放軍不僅在質量上早已佔有優勢,數量上這時也比國民黨軍隊佔有優勢了。戰略決戰的時機已經成熟,奪取全國勝利已經近在眼前。 在這個關鍵時候,朱德經常到解放軍總部作戰局聽取彙報,發表重要意見。例如:八月二十三日,他在戰況彙報會上對戰略決戰的地點、時間、條件和有關政策提出看法說:「中原戰場是決戰的戰場,自古以來誰在中原取得勝利,最後勝利屬誰的問題就能解決」。「現在敵人在中原組織許多大兵團,企圖同我們決戰,我們則不同他們決戰。因為時機還未到,過早決戰對我們不利。所以目前還只是同他們在中原進行一些機動作戰。我們要盡一切力量發展生產,準備物質條件(主要是炮彈、炸藥),到條件成熟時再同他們在中原決戰。」「二十年來我們在軍事上所苦惱的,即對敵人堅固設防的城市無法攻破,但近半年來學習的結果,已經能夠攻破敵人較大的堅固設防的城市了。」「只要我們在軍工生產上努力,今後不會有什麼攻不破的城市。」「對東北的敵人,我們不能讓他們進關,蔣介石說要守住長春、瀋陽,這很好,因為他們把這樣多的軍隊放到這樣遠的地方,每天靠飛機運輸接濟,這就增加他們許多麻煩和消耗。如果讓他們進關,不論增至華北或華中,都會增加我們不少的麻煩。」「我們的勝利,在今天來說,是更有把握了。但如果我們的許多政策——土地改革、工商業、鎮壓反革命、生產、爭取俘虜等,有一條執行的不正確,都可以使我們失敗。在軍事上爭取俘虜的成功(現在我們的軍隊有百分之六七十是解放戰士),這是一個大勝利。」九月中旬,朱德出席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即九月會議),這次會議提出在大約五年左右內從根本上打倒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目標,要求各戰略區打更大規模的殲滅戰,作戰方式由遊擊戰爭過渡到正規戰爭,戰爭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資源可以大量地從國民黨方面取得,同時必須努力發展解放區的工農業生產。朱德在會上發言,指出:年來我們的部隊大有進步,戰鬥力大大提高了,但不能滿足於現狀。要經常整訓,要不斷提高部隊的技術裝備,加強人員和物資的補充,搞好軍工生產,統一兵站運輸,統一醫療衛生工作,使部隊能連續作戰。他還富有遠見性地提出:「將來攻城打援的大會戰最可能在徐州進行。」九月下旬,華東野戰軍取得濟南戰役的勝利,揭開了戰略決戰的序幕。 同時,遼沈戰役第一階段正在激烈地進行,東北野戰軍已接連攻克綏中、興城、義縣,威逼錦州,截斷北寧線,堵住了在東北的國民黨軍隊向華北撤退的退路。十月一日,朱德在解放軍總部作戰局戰況彙報會上講話,指出:「過去我們是怕東北的敵人進關,因為進關後,不管增加到哪裡對我們都是不利的。現在敵人已不可能進關,我們可以在東北將他們消滅。」華北最後的問題是解決傅作義。徐州方面,我們的力量可以消滅敵人三個兵團中的任何一個兵團。他說:「今年是決定勝負的一年。中原是決戰的戰常」在中原地區決戰,對我有利的條件是:第一,群眾是我們的;第二,我們的力量比較大;第三,我們的運輸線較前順利;第四,我們有自己的兵工廠,能生產大量的彈藥。他強調:「運輸,對今天幾十萬人的作戰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今後要把運輸很好地組織起來,還要組織好醫院、擔架隊等。十月十四日至十五日,東北野戰軍主力經過三十一個小時的激戰攻克錦州,取得遼沈戰役決定性的勝利。捷報傳到西柏坡村。第二天,朱德在戰況彙報會上講話,指出:「打下錦州,我們更好地取得了攻堅戰及攻取大城市的經驗。目前主要作戰在東北,形勢對我們有利,可以打幾個好仗,在今冬解決東北問題。東北解決了,我軍可以入關,最後解決傅作義。」「他的長蛇陣如果被我們一擊,就可以切成幾節。」山東現在已經抽出很大力量,粟裕和許世友、譚震林可以會合打大仗。「徐州敵人三個兵團靠在一塊比較難打,如果能搞掉它一兩個兵團就容易解決問題。」「蔣介石近來也跟我們學,放棄城市,進行機動作戰,也不要後方,也搞大隊行進。但他沒有群眾,所以沒有飯吃,而且這樣做已經遲了。」今後要注意攻堅戰術。人員補充問題是我們繼續取勝的重要條件。另外要收集物質資材,加緊兵工生產,準備決戰。十一月初,歷時五十二天的遼沈戰役勝利結束。接著,華東野戰軍與中原野戰軍在中原大地發起淮海戰役。在淮海戰役勝利發展之際,揮師入關的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第二、第二兵團又聯合發動了平津戰役。十一月二十六日,當淮海戰役第一階段勝利結束,平津戰役即將開始的時候,朱德在戰況彙報會上興奮地指出:我們正以全力與敵人進行決戰。二十年來的革命戰爭,向來是敵人找我們決戰。今天形勢變了,是我們集中主力找敵人決戰。 東北決戰已把敵人消滅了。現在,正在徐州地區進行決戰,平津決戰也即將開始。他說:我軍在徐州地區集中的兵力,數量上比敵人多一點,質量上比敵人高得多,武器上比敵人也不差。敵人現在徐州集中了三個兵團不易打。 我主力已南下打黃維兵團。黃維兵團共十一個師,兵力大,他估計我們不敢打他,實際上兵越多越容易亂。隊伍一亂就很快可以把他解決。我以四五個縱隊監視徐州敵人,決心連續作戰,不怕傷亡,隨時補充俘虜,這是取得勝利的關鍵,只有我們無產階級隊伍才能如此。傅作義比較聰明,但他的家務只有這麼大。他固守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其結果仍逃不出被殲的命運。朱德斷言:「我們的勝利已經肯定了,但勝利中還有困難。要在新解放區把群眾組織起來,恢復生產,以便支持大軍繼續前進,直到解放全中國。」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從一九四八年九月十二日起,到一九四九年一月三十一日結束,歷時一百四十二天,共殲敵一百五十四萬人,使國民黨的軍事主力基本上被摧毀。這個戰略決戰的偉大勝利,震撼了世界,預示著蔣介石二十多年來在中國的統治即將告終。 在三大戰役進行期間,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一日,朱德和彭德懷聯名發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關於懲處戰爭罪犯的命令》,宣佈:凡國民黨軍官及其黨部、政府各級官吏,令其部屬實行屠殺人民、搶掠人民財物,施放毒氣,破壞武器彈藥,毀壞市政水電設備、工廠、建築,毀壞文化古跡罪行者,均以戰犯論罪,應依法懲處;凡採取有效辦法而使人民生命財產、城市建築及物資獲得安全和免受破壞者,則應予以獎勵。人民解放軍對國民黨反動派黨政軍人員的政策是:「首惡者必辦,脅從者不問,立功者受獎。」這個懲處戰爭罪犯的命令,對國民黨統治集團起了巨大的震懾作用,不僅加速了解放戰爭的勝利進程,也減少了戰爭帶來的破壞。 戰略決戰勝利後,各野戰軍按照中央軍委的決定,先後進行整編,西北、中原、華東、東北野戰軍依次改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戰軍,同時成立西北、華北、東北、華東、中原五大軍區,原華北的三個野戰兵團直屬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指揮。它意味著各個野戰大軍將跨出原來的地域,向全國進軍。在這樣的背景下,朱德於一九四八年底至一九四九年初主持召開全軍軍工軍械會議、全國後勤工作會議。他在會上講話說:蔣介石企圖以長江為防線,但他是不能達到目的的。我們就要過長江了。大軍出動就要求後勤工作做好準備。他提出要進一步加強後勤工作,要依靠和發動群眾,有計劃、有系統地組織大規模的後勤體系;要逐步做到統一集中,消除過去客觀條件所造成的地域觀念;要建立統一的裝配樣式和各項規章制度;要有計劃地進行軍工、軍需生產,用物資來保障戰爭的勝利,並為將來的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