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朱德傳 | 上頁 下頁
一五二


  在得到毛澤東、周恩來複電同意後,中共中央電示各中央局:「全國戰略方針是向北發展,向南防禦。只要我能控制東北及熱、察兩省,並有全國各解放區及全國人民配合鬥爭,即能保障中國人民的勝利。」同一天,朱德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指出:「蔣介石對我們的辦法是能打就打,不能打就暫時避免打,他們設法把各地聯繫起來,甚至與日本人合夥起來打我們。

  三個月打不起來,要打至少得六個月,我們要爭取主動,爭取時間」;「只要北方行,南方不鞏固甚至丟失一些地方也是需要的,蘇北、皖中、長江流域,準備做交換條件,我們要來個主動的行動,形成北面歸我們的形勢。」

  向北發展,關鍵就在爭奪東北。由於貫徹實施了「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方針,到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底,進入東北的人民軍隊已達十一萬人,從延安和各戰略區抽調的黨政幹部已有兩萬人到達東北。成立了東北人民自治軍總部,林彪任司令員,彭真往政委,統一指揮進入東北的部隊。地方民主聯合政府紛紛建立。到這年年底,東北人民軍隊總兵力發展到二十八萬多人。

  在毛澤東、周恩來赴重慶談判期間,朱德和劉少奇在延安做的另一項重大工作,就是在自衛原則下指揮必要的軍事鬥爭來配合重慶談判桌上的鬥爭。蔣介石雖然打出「和談」的招牌,但一點也沒有放鬆對解放區的軍事進攻。對這一點,中共中央有著清醒的認識,決定采勸針鋒相對、寸土必爭」的方針。毛澤東去重慶談判前,曾經在一次會議上對將領們說:「同志們擔心我去談判的安全。蔣介石這個人我們是瞭解的,你們在前方打得好,我就安全一些;打得不好,我就危險一些。」朱德堅決貫徹毛澤東的這一指導思想。八月三十日,他和劉少奇、任弼時打電報給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司令賀龍,說明毛澤東赴渝談判是必要的,在當前的國際國內形勢下,蔣介石不敢不保障毛澤東的安全,「目前在前線上最能配合與幫助談判的事情,就是在頑軍向我解放區進攻時,在自衛原則下打幾個勝利的殲滅戰。」當時,國民黨當局加緊調兵遣將向解放區進攻,從八月中旬開始一個多月內,調集了三十七個軍七十三個師的兵力,其中大部分用於向華北解放區進犯,企圖控制整個華北,分割、壓縮各解放區,並打開它進軍東北的通道。

  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在劉少奇、朱德的主持下,密切注視對方的動向,指示各解放區對從平漢、津浦,同蒲、正太和平綏等鐵路幹線推進的國民黨軍隊給予堅決的打擊和阻滯,在各鐵路沿線開展交通破擊戰,集中力量組織幾個戰役。

  在這些戰役中,最主要的是上黨戰役。上党,是晉東南長治一帶的古稱,是八路軍一二九師創建的一塊抗日根據地。日本投降後,閻錫山立刻派五個師一萬七千餘人襲占了這一地區,企圖控制整個晉東南。毛澤東赴重慶談判前,指示晉冀魯豫軍區要把侵佔上黨地區的國民黨軍隊除掉。八月二十五日劉伯承、鄧小平從延安返回晉東南後,立刻著手準備上黨戰役。中央軍委在八月二十八日複電劉鄧,同意他們「集中太行、太嶽優勢兵力,首先消滅閻偽進入長治部隊」的部署。三十一日再電指示:「閻部一萬六千兵占我長治周圍六城,乃心腹之患,必須堅決徹底全部消滅之。唯諸城堡堅壘密,須有充分準備,切不可草率,進攻時宜選擇一兩個城,各個擊破,不宜同時攻擊。

  如攻而不克,可圍城打援。究竟如何打法,請你們詳加考慮,我們意見僅供參考。」上黨戰役從九月十日開始,到十九日,相繼解放長治外圍各城,形成對長治的三面合圍,以圍城打援的方法,先在屯留西北地區殲滅從太原出動的援軍,再殲由長治向西突圍的閻部,在十月十二日獲得全勝,共殲閻錫山部十三個師三萬五千多人。上党大捷,加強了中國共產黨在國共談判中的地位,對重慶談判起了直接的配合作用。就在上黨戰役快要結束的時候,國共雙方在十月十日正式簽署《國民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紀要》簽字的第二天,毛澤東從重慶回到延安。

  在這前後,由於國民黨軍隊不斷向解放區發動進攻,朱德和中央軍委又指揮華北解放軍進行了平漢(邯鄲)戰役、平綏戰役、承德保衛戰、津浦路徐濟段的自衛作戰,相繼取得一系列勝利。在平漢戰役期間,國民黨第十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兼新八軍軍長高樹勳率所部一萬余人於十月三十日在馬頭鎮戰地起義。十一月二日,朱德和毛澤東致電高樹勳,說 :「聞吾兄率部起義,反對內戰,主張和平,凡屬血氣之士,莫不同聲擁護。特電馳賀。」蔣介石集團向中國人民搶奪抗戰勝利果實,得到了美國政府的支持。蔣介石依靠美國的援助,將他的遠在西南、西北大後方的軍隊空運、海運到華北、華東、華中、東北地區,搶佔戰略要點和鐵路交通線。美國海軍陸戰隊從九月底起,先後在天津、煙臺、青島、秦皇島等地登陸,協同國民黨軍隊侵佔冀東等解放區的許多重要城鎮。

  面對美軍的這種行徑,朱德採取嚴正立場,同他們進行有理有節的鬥爭。

  九月二十六日,朱德以總司令名義命令第十八集團軍參謀長葉劍英通過延安美軍觀察組伊萬·葉敦上校向美軍總部聲明:山東省煙臺市、威海衛市和河北省秦皇島市都已在第十八集團軍的控制之下,附近並無日軍,「如果美軍事前未經與十八集團軍總部作任何協商和決定,突然在上述地點登陸,將引起中外人士懷疑美軍干涉中國內政」;「因此,朱總司令希望美軍不要在上述地點登陸。」但美軍無視這一警告。十月初,美國軍艦出現在煙臺海面上,先是聲稱不準備在煙臺登陸,只要求允許它的士兵在崆峒島休息,接著,又「要求十八集團軍部隊及煙臺市政府負責有秩序地將煙臺市移交美方接管。」

  朱德接到這一事態的報告後,十分詫異,十月六日,命令葉劍英致函美軍觀察組,向美軍鄭重聲明:「一、煙臺市早於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四日為本軍部隊收復,煙臺市之日偽軍隊,早經完全解除武裝,市區秩序早複常態,今美軍突然要求在該處登陸,我方認為毫無必要。至要求本軍部隊與當地政府撤離該市,尤屬無法理解,因此,請美軍總部報貴方有關司令部轉煙臺海面美海軍陸戰隊勿在煙臺登陸。二、美軍如未經與本軍商妥,竟然實行在該地強行登陸,因而發生任何嚴重事件,應由美軍方面負其全責。」十一月四日,朱德就美軍在十月十八日搜查冀中軍區駐天津辦事處以及美機於十月二十一日在河北省固安縣、安次縣上空尋釁等事,致函中國戰區美軍司令魏德邁提出抗議,要求美軍今後不再發生破壞中國主權、干涉中國內政及參加國民黨軍隊進攻中國解放區的行為。

  二十八日,朱德接見美國《紐約時報》、《芝加哥每日新聞》、美聯社、法國通訊社記者,發表聲明,闡述中國共產黨對美軍在華行為的態度。聲明說:中國人民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承認美國在中國近代化、民主化事業上的重要性,並努力促進中美兩大民族的互不可少的合作。八路軍、新四軍無論在抗戰中與抗戰後,都是在這個原則的指導下與美國軍民相處的。但是,中國的反民主分子竭力煽動美國在中國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來為他們「火中取栗」。不幸美國政府官員與海陸軍官中,已有一部分人聽信他們的見解,他們想從不公平的干涉中尋找中國的友誼與美國的威信,從參加中國的大規模的因此必然是長期的內戰中,尋找中國的統一安定與美國在華的經濟利益和生命財產的安全。

  事實上這樣作法不僅傷害了中美的傳統的友誼,而且損害了美國人民與世界和平的利益。國民黨當局不經過與中共正式協定而經過美軍援助,硬把他們的軍隊開進由八路軍和人民創建的冀熱遼解放區,這就是今天北寧路上發生內戰的原因。倘使這一情形繼續下去,我們的抵抗亦將被迫繼續下去。解決這些紛爭的根本原則是徹底實現國民黨與中共的協議,並由此成立全國統一的民主的聯合政府,在此之前,地方性的民主聯合政府應該得到合法地位。解放區軍民經過四個月的自衛戰爭,粉碎了國民黨軍隊在上党、平漢、津浦、綏遠各線的進攻,共殲敵十一萬人。同時,國民黨統治區內人民掀起了反內戰的民主運動。蔣介石在初戰失利,大打又未準備好,國內外和平民主力量對他施加壓力的情況下,在十二月表示同意按照雙十協定的規定,召開政治協商會議。一九四六年一月五日,國共雙方達成停止國內軍事衝突的協定,使戰爭在全國範圍內(除東北外)停止了一個時期,同月十日起,舉國矚目的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召開,會議達成了和平建國綱領等五項協議。

  這兩件事,給渴望和平民主的人們帶來了一線希望。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