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朱德傳 | 上頁 下頁 |
九六 |
|
國民黨東路軍主力的慘敗,使蔣介石大為震驚,下令槍斃隻身逃回的第八旅旅長許永相,並將第三師師長李玉堂由中將降為上校。 溫坊戰鬥勝利後,朱德寫了《在堡壘主義下的遭遇戰鬥》一文,結合這次戰鬥的實際情況,闡述了幾個重要的軍事原則。第一,這次戰鬥具有經過「長期並精細準備的特點」,充分地瞭解敵人,掌握敵情,指揮上有「計劃性」,是「勝利的主要的和第一的因素」,第二,這是運動戰的勝利,紅軍高度機動靈活,「能迅速的隱蔽的轉移」,迷惑並引誘敵人,使他們「不知我軍位置」,「不知我虛實」,「敢於躍進」,我軍則能「正確地估計敵人的進攻方向」,「預先佔領了待機位置」,以逸待勞,給運動中的敵軍以突然襲擊。第三,在「敵我兵力比較,敵佔優勢」的情況下,在戰役和戰鬥上「我們取得集中了較優勢兵力,迅速地乾脆地各個擊破了敵人」,並肯定了發起進攻時「堅決果斷」、速戰速決,打殲滅戰的戰例,批評有的部隊強攻設有鞏固陣地的敵人,「盲目的再三重複不利的衝鋒」,有的部隊「沒有迅速地勇敢地截斷敵人的退路」,使可能被殲之敵逃脫。第四,肯定紅軍「夜間戰術相當熟悉」,在優勢裝備的敵人面前,夜戰能發揮紅軍的長處,達到好的效果;肯定紅軍「在火線上瓦解白軍工作有成績,政治宣傳起了作用」,敵軍「有六個部隊派代表來繳械」。朱德在總結中論證的這些指導原則,堅持並豐富了紅軍在前幾次反「圍剿」戰爭中的成功經驗,是同第五次反「圍剿」開始以來「左」傾指導下一系列錯誤軍事方針相對立的。 但是,溫坊戰鬥這樣的個別勝利畢竟不能改變第五次反「圍剿」中整個戰略指導錯誤所鑄成的大局。到九月中、下旬,中央蘇區已縮小到只有瑞金、會昌,於都、興國、寧都、石城、寧化、長汀幾個縣。 這時,朱德又提出一系列不同于李德的消極防禦的指導思想:強調要保存紅軍的有生力量,反對拼命主義,要避免那種付出重大犧牲的堡壘對堡壘的陣地戰,儘量采勸運動防禦」。九月十五日,他以軍委名義頒發《關於戰鬥問題的訓令》(訓字第一號),指出:「無論如何應該以保存自己有主力量和物質基礎為我們作戰的第一等基本原則。保持地域,不輕遺寸土予敵人,這應該放在前一原則之下來遂行的」,二十四日,他致電林彪、聶榮臻說:「預先沒有充分的準備及偵察,並以密集隊形衝鋒,這是不適當的。」 「以後抗擊周敵行動中,第一等的原則是愛護兵力,因此主要的行動方式是防禦和局部的反突擊。」二十五日,朱德又發出《關於目前戰鬥問題給各軍團電》,指出:「二十六日晨,蔣敵向我行總的攻擊」;「諸兵團應再度估計情況,並檢查自己的決心。一方面你們應給敵人相當的損失和抵抗,另一方面應很愛惜地使用自己的兵力,並且堅決避免重大的損失,特別是幹部」;「在飛機轟炸及炮兵集中所威脅不利的條件下,及我們工事不十分鞏固時,指揮員適應當放棄先頭陣地,以便於(在)我們陣地的縱深內實行突擊」;「在失利時,應有組織地退出戰鬥」。這些指示,完全不同于博古、李德那種要紅軍「毫不動搖地在敵人炮火與空中轟炸之下支持」的拼命主義。在這一新的精神下,紅軍不再同進犯軍死打硬拚,能守則守,不能守則退,避免在飛機大炮的轟擊下作戰,因而沒有再遭受大的損失。九月二十七日,當北路敵軍陳誠部向石城逼近時,朱德致電彭德懷、楊尚昆指出:「目前三軍團及十五師基本的作戰往務是遲滯陳路軍向石城前進,只在有利的條件(下)以局部的突擊消滅敵人的先頭和側翼部隊,必須避免堅決的戰鬥,而首先要保存我們的有生力量」;「萬一陳路軍在這次的戰役中能一下佔領我們所有的支點時,軍委決定放棄石城」,「應充分的適時的準備放棄石城時的全部的撤開」。同日,他在給羅炳輝、蔡樹藩的電報中,囑咐九軍團在阻擊東線敵軍的戰鬥中,「為愛惜兵力,應避免堅決的戰鬥」。對在西線抵禦的紅一軍團,朱德也有同樣的指示。 十月二日淩晨,朱德致電林彪、聶榮臻,指出:「須特別注意在不利條件下,你們不應進行堅決的突擊而應改為運動防禦遲滯敵人進興國」;「特別要注意在開闊地作戰須極端隱蔽,不要堆集一起井應利用地形,避免不應有的損失與最高度的保持有生力量」。 進入十月,中央紅軍的突圍長征已進入實施階段。朱德不斷地向各軍團領導人發出指令,周密部署各主力兵團同地方部隊換防,集結休整,補充人員,籌集物資,準備長征行動的開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