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朱德傳 | 上頁 下頁 |
七〇 |
|
彭德懷在回憶中寫道:「在三軍團渡江之前,因三軍團之五軍和十六軍大多數是千江、瀏陽人,八軍大多數是陽新、大冶人,地方主義者利用這一點來反對過江,主張一、三軍團分家,夾江而陣:一軍團位置於贛江以東,三軍團位置於贛江以西。認為這樣既可以集中消滅敵大部隊,也可以團為單位分散于湘贛邊、湘鄂贛邊、鄂東南區進行遊擊戰,對將來奪取湘鄂贛三省政權都有利。從堅持長期戰爭這方面看,這些同志也還是有些理由的,因此它就得到相當一部分人的擁護,但實際上一、三軍團在戰鬥中一次要各消滅敵軍一個師(六個團的師)是很勉強的,如果兩個軍團合起來消滅敵人一個師就比較輕鬆。為了消滅敵人,必須反對地方主義,在政治上以朱,毛為旗幟,集中統一紅軍,一、三軍團不再分開。我這一票在當時是起相當作用的一票,站在哪一方面,哪一方面就佔優勢。我說:一、三軍團分開,兩軍團夾江而陣,這對於目前準備粉碎蔣介石的大舉進攻不利。」「我說,有意見到河東討論,但不能妨礙行動,更不能說一、三軍團分家。」紅三軍團政治委員滕代遠在回憶中也說:「當時,我們也感到在強大的敵人面前,我們的力量不能分散,而要集中,要團結對敵,如果在這個問題上意見不統一,就會導致分裂,對革命不利,所以我們同意了毛主席的正確意見。」最後,大家終於統一了認識,接受毛澤東、朱德的意見。 十月三十日,會議正式通過兩個軍團一起東渡贛江、「誘敵深入」的作戰方針。 羅坊會議是紅軍歷史上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紅一軍團和紅三軍團在統一指揮下東渡贛江,匯合在一起協同作戰,大大提高了紅軍的作戰能力,標誌著紅一方面軍完成了由遊擊戰向運動戰的轉變。會議在極端緊急的時刻,從客觀實際情況出發,毅然改變原有部署,確認毛澤東、朱德提出的「誘敵深入」的戰略方針,依靠人民群眾,進行人民戰爭,這就為以後打破國民黨軍隊的第一、第二、第三次「圍剿」奠定了堅實的基矗羅坊會議一結束,紅軍在「誘敵深入」的正確作戰方針指導下,立刻開始第一次反「圍剿」的準備工作。 十一月一日,朱德、毛澤東向紅一方面軍發出東渡贛江的命令,指出:「方面軍以原任務,擬誘敵深入赤色區域,待其疲憊而殲滅之,決以主力移到贛江東岸,相機取樟樹、撫州,發展新塗、吉水。永豐、樂安、宜黃、崇仁、南豐、南城各縣工作,籌措給養,訓練部隊。」並在命令中規定,各路紅軍在一個月內完成反「圍剿」的準備工作。紅三軍團和紅一軍團主力按照命令,分別在十一月五日和六日迅速渡過贛江。五日,朱德同毛澤東暫時分手,朱德率領紅一方面軍總部,從峽江縣城東渡贛江;毛澤東由峽江前往吉安,參加江西省行委和贛西行委的擴大會議,對贛江以西地區如何堅持鬥爭和撤離吉安作了部署。 紅軍主力迅速東渡贛江,這是羅坊會議後的第一個大勝利。 正當紅軍主力東渡贛江的時候,國民黨軍隊以先到的七個師和一個旅編成三個縱隊,采勸並進長追」的戰術,向紅軍發起進攻。十一月七日,他們推進到紅軍原來所駐的袁水兩岸,但因紅軍主力已東渡贛江,撲了個空。 朱德率領方面軍總部東渡贛江後,立即指揮部隊向新塗。崇仁、宜黃、南豐、南城地區推進,威脅樟樹、撫州。並抓緊敵軍尚未東渡贛江的時機,在這一地區發動群眾,籌措給養,整訓部隊。十一月中旬,毛澤東離開吉安,同朱德會合,一起指揮部隊作戰。 國民黨軍隊發覺紅軍主力已東渡贛江,立即改變部署:留下第三縱隊在贛江西岸,而以主力第一、第二縱隊尾隨紅軍主力東渡贛江,企圖在贛江東岸尋找紅軍主力作戰。朱德後來說:「我們看(敵軍)這樣多不行,就往南伸。」為了繼續「誘敵深入」,朱德、毛澤東決定以少數兵力配合地方武裝,遲滯和迷惑敵人,指揮主力部隊隱蔽轉移到蘇區邊沿的藤田、招攜一帶,在轉移途中,朱德視察了各地堅壁清野和其他反「圍剿」準備工作。這時,有些地方幹部和人民群眾還有害怕打爛罎罎罐罐的疑慮。朱德耐心地向他們做說服解釋工作。朱德、毛澤東指揮部隊剛剛離開,各路敵軍就分別進到永豐、樂安、宜黃、南城等地,又撲了個空。 紅軍退卻的終點應該放在哪裡?朱德、毛澤東認真分析形勢後認為,紅軍剛轉入運動戰,必須慎重初戰,不在沒有十分把握的情況下同敵人決戰。 紅軍主力與其退卻到蘇區邊沿地區,不如退卻到蘇區中心地區更為有利。這是一個深謀遠慮、穩當可靠的戰略方針,在沒有大規模作戰的經驗以前,第一次對付這樣大的敵軍的進攻,採取這種慎重的方針是必要的,為了不使紅軍在退卻中過於疲憊,朱德、毛澤東決定分兩步走:第一步先將敵軍誘到蘇區中部的東固,南壟、龍岡地區;第二步再將他們誘到蘇區腹地的黃陂、小布、洛口一線,在這裡相機殲敵。 四萬紅軍按照朱德、毛澤東這一部署,先後轉移到黃陂、小布、洛口地區隱蔽集中。十一月二十八日,朱德、毛澤東率領紅一方面軍總部和總前委機關來到黃陂。中共寧都縣委、縣蘇維埃政府和黃陂區委、區蘇維埃政府以及當地群眾,為了歡迎朱毛紅軍,搭起一座彩門,彩門兩邊用「黃陂」二字題寫了一幅對聯。上、聯是:「黃虎出林啃白犬」;下聯是:「陂水人潭養赤龍」。當朱德、毛澤東率部走來時,夾道相迎的群眾中鑼鼓、嗩呐、鞭炮齊鳴,黃陂、小布頓時歡騰起來。第二天,朱德和毛澤東一起,會見中共寧都縣委、縣蘇維埃政府和黃肢區委、區蘇維埃政府的負責人,讚揚他們反「圍剿」的準備工作做得好,並鼓勵他們繼續支援紅軍,粉碎國民黨軍隊的「圍剿」。 朱德雖然是紅軍總司令,但從沒有一點架子。他來到黃陂、小布後,不僅經常找地方幹部和人民群眾談心,瞭解地方工作的情況和人民群眾的疾苦,而且同紅軍戰士打成一片。有個剛參加紅軍不久的小通訊員一次在打草鞋時,因為沒有掌握好打草鞋的技術,手裡拿著黃麻和破布,怎麼擺弄也編織不好。他又急又氣,拿起棍子在不成形的草鞋上亂打亂敲,嘴裡氣呼呼地說:「打草鞋!打草鞋!」這時,忽然聽到背後有笑聲,扭頭一看,原來是朱德站在那裡。朱德走向前去,對小通訊員說:「小同志,別著急,來,我來教你。」說著彎下腰去,指點這位年輕戰士打草鞋。經過朱德的耐心幫助,一雙又合適又好看的草鞋很快扛成了,朱德這種平易近人的作風和愛兵如子的精神,在紅軍中人人皆知,廣大官兵從中受到了很大教育。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