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朱德傳 | 上頁 下頁
二六


  當夜幕落下時,起義軍已陷入對方的重兵包圍中。朱德認為經過三天三夜的頑強阻擊,大量地殺傷敵人,掩護主力進軍潮汕的任務已經完成。起義軍在激戰中傷亡也很大,為了保存實力,必須立即撤出戰鬥,去追趕主力。

  於是下令留下第二十五師七十五團第三營作掩護,其餘部隊交替掩護,迅速轉移。

  朱德和周士第率領第二十五師約兩千人,在十月六日清晨撤出三河壩後,當夜兼程去追趕主力部隊。周士第後來回憶道:「三河壩戰鬥進行的時候,我們還不知潮汕已經失守,起義軍主力已經失敗。我們當時認為守住這個地區對主力作戰有利,因此堅持與兵力超過我們許多倍的敵人作戰。激戰三天三夜後,東文部、筆枝尾山都被敵人佔領,我們已處於絕對優勢敵人的三面包圍之中,於是就決定退出戰鬥,擬經百侯圩、饒平到潮汕與主力軍會合。」可是,一個意外的沉重打擊卻突然來到。當晚,他們抵達饒平以北的茂芝。第二天情晨,遇見第二十軍教導團參謀長周邦采帶領的從潮安退下來的起義軍官兵二百多人(粟裕就在這支隊伍內),才得知第十二軍二十四師和第二十軍已在潮汕失敗。主力失敗的消息如同一盆冷水澆在大家頭上。許多人心情沉重,思想混亂,一些指揮員也處於不知所措的境地。

  這真是一個異常嚴峻的時刻。那時,「這支部隊的處境極端險惡。敵人的大軍壓境,麇集於潮汕和三河壩地區的國民黨反動軍隊有五個多師,共約四萬人左右,其勢洶洶,企圖完全消滅我軍,撲滅革命火種。從內部來說,我們的部隊剛從各方面會合起來,在突然遭到失敗的打擊之下,不論在組織上和思想上都相當混亂。」他們既孤立無援,又同起義軍的領導機構前敵委員會失去聯繫,一切只能由朱德獨立負責,當機立斷地作出決斷。「雖然下面的部隊絕大部分都不是他的老部隊,領導起來有因難,但在此千鈞一髮之際,他分析了當前的敵我情況,作出了正確的決策。」朱德同幾個主要領導幹部研究後,決定部隊必須儘快離開這裡,甩開敵人重兵,擺脫險惡的處境,否則將有全軍覆沒的危險。七日上午在茂芝的全德學校召開會議,參加會議的有朱德、周士第、陳毅等二十多人。有人回憶:會上,朱德介紹了起義軍在潮汕失利的情況後,斷然決然他說:「我是共產黨員,我有責任把『八一』南昌起義的革命種子保留下來,有決心擔起革命重擔,有信心把這支革命隊伍帶出敵人的包圍圈,和同志們團結一起,一直把革命幹到底!」經過熱烈討論,他把大家的意見歸納為四條:「第一,我們和上級的聯繫已斷,要儘快找到上級黨取得聯繫,以便取得上級的指示;第二,我們要保存這支軍隊,作為革命種子,就要找到一塊既隱蔽又有群眾基礎的立足點。湘粵贛邊界地區,是敵人兵力薄弱的地方,是個三不管的地帶,這一帶農民運動搞得早,支援北伐最得力,我們應當以此為立足點;第三,據最新情報看,敵人已從南、西、北方面向我靠攏,我們要從東北方向穿插出去。現在敵強我弱,我軍又是孤立無援,所存彈藥不多。行動上要隱蔽,沿邊界避敵穿插行進;第四,要繼續對全軍做艱苦的政治思想工作,要發揮党團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堅決扭轉對革命失卻信心的混亂思想,安定軍心,更要防止一些失敗主義者自由離隊,拖槍逃跑,甚至叛變投敵的嚴重事故發生。會議否決了少數同志關於解散隊伍的提議」。會議上的軍事決議,簡單他說,就是:隱蔽北上,穿山西進,直奔湘南。這一下,就為這支處於困境而陷入混亂的隊伍指明了出路。

  在向贛南進軍途中,朱德、陳毅為了鞏固這支起義軍餘部,保存革命火種,適時地進行了三次整頓。這就是天心圩整頓、大餘整編、上堡整訓。人們統稱它為「贛南三整」。

  朱德率領這支部隊離開茂芝後,一路急行軍,經麒麟嶺,過閩粵交界的柏嵩關,進入福建,再沿閩粵邊界北上。十月十六日到福建武平時,部隊還有兩千五百餘人。這個行動很快就被敵人發覺了。他們立刻派錢大鈞部一個師緊緊尾追。十六日,起義軍擊退了追敵,但本身又受到很大傷亡和散失,留下一千五百多人。他們立刻向西北轉進。當到達閩贛邊界的石經嶺附近的隘口時,朱德「親自帶領幾個警衛人員,從長滿灌木的懸崖陡壁攀登而上,出其不意地在敵人側後發起進攻」,搶佔了反動民團據守的隘口,帶領部隊進入贛南山區。粟裕回憶道:「當大家懷著勝利的喜悅,通過由朱德親自殺開的這條血路時,只見他威武地站在一塊斷壁上,手裡掂著駁殼槍,正指揮後續部隊通過隘口。」「經過這次石經嶺隘口的戰鬥,我才發覺,朱德同志不僅是一位寬宏大度、慈祥和藹的長者,而且是一位英勇善戰、身先士卒的勇將。」十月下旬,起義軍余部到達江西安遠縣天心圩。

  當時,這支部隊的處境依然十分困難:四面受敵,孤立無援;雖然擺脫了敵軍重兵的尾追,但仍經常受到地主武裝和土匪的襲擊,不能不在山谷的小道上穿行,在山林中宿營;同上級黨組織還沒有取得聯繫;官兵饑寒交迫,疾病流行,得不到供應和治療;部隊思想一片混亂,許多經不起考驗的人,甚至「師長、團長均皆逃走,各營、連長亦多離開」。「每個人都考慮著同樣的問題:現在部隊失敗了,到處都是敵人,我們這一支孤軍,一無給養;二無援兵,應當怎樣辦?該走到哪裡去?」不少官兵相繼離隊,有的甚至帶著一個排、一個連公開離隊,有的還在繼續散佈失敗情緒,要求解散部隊。部隊有頃刻瓦解之勢,南昌起義留下的這點革命火種,有立即熄滅的可能。

  在這樣的危難關頭,朱德沉著鎮定地「在天心圩進行了初步整頓,召集軍人大會,說明革命形勢和任務,指出最後勝利一定是我們的,以鼓舞情緒和堅定信心。」在這次大會上,朱德發表了一篇激動人心的講話,他說:「大家知道,大革命是失敗了,我們的起義軍也失敗了!但是我們還要革命的。同志們,要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強!」「但是,大家要把革命的前途看清楚。一九二七年的中國革命,好比一九〇五年的俄國革命。俄國在一九〇五年革命失敗後,是黑暗的,但黑暗是暫時的,到了一九一七年,革命終於成功了。中國革命現在失敗了,也是黑暗的,但黑暗也是暫時的。中國也會有個『一九一七年』的。只要保存實力,革命就有辦法。你們應該相信這一點。」粟裕回憶起這段歷史時,曾說:「朱德同志這些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話語,精闢地分析了當時的政治形勢,展示了革命必然要繼續向前發展的光明前景,令人信服,感人至深。陳毅同志對之作了極高的評價。他曾經說,朱德同志的這次講話,是講了兩條政治綱領,我們對部隊進行宣傳教育,就是依據這個綱領作些發揮工作。」陳毅所說的兩條政治綱領,就是指:堅信共產主義必然勝利;革命必須自願。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