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一野十大虎將傳奇 | 上頁 下頁
六三


  7日拂曉,第2兵團主力一部趕到下花園。

  8日黎明前,第2兵團各縱隊才從西、南兩面全部到達新保安,將敵包圍。

  鄭維山的3縱立即投入了抗擊敵35軍突圍的戰鬥。

  8日下午,鄭維山收到了兵團急電,電文稱:

  「軍委已嚴令責備我們到達太遲,致敵35軍得以東突,影響整個作戰計劃。現要我們確實包圍著敵35軍於現在地區,並隔絕與懷來的聯繫。如果跑掉,由我們負責。我們已對軍委負了責任。因此,我們亦要求你們嚴格而確實地執行我們的一切命令,誰要因疏忽或不堅決而放走敵人,是一定要追究責任的。」

  兵團的命令是明確而嚴厲的,這是鄭維山自15歲參加革命以來,所見到的措辭如此嚴厲的為數不多的電文之一。軍令如山倒,鄭維山感到肩上的擔子格外沉重。

  恰在這時,鄭維山接到他先機派出的偵察小分隊的第二次報告。報告說發現敵人大股部隊沿洋河北岸鄉村土路向西運動。

  鄭維山一聽,內心一緊,臉色更加嚴峻。

  原來,鄭維山在往新保安的開進途中,慣於獨立思考的他和往常一樣,隨著馬蹄聲響,大腦急速地轉動起來。多年的作戰經驗告訴他,大戰在即。不是嗎?傅作義的第35軍剛到張家口,卻又急忙撤回北平;我方呢,電報一封接一封,命令一個接一個,火急火燎的,一個勁地催人快走,快到位。這說明雙方最高統帥層都在作部署、調整。這意味著我軍要對傅作義,對北平動手了!

  傅作義的35軍,可以說是鄭維山的3縱的老對頭了。鄭維山也清楚35軍在傅作義心中的分量。

  那麼,當35軍回撤受阻時,傅作義會不會派兵接應或支援呢?

  想到傅作義老謀深算、隱蔽不外露的個性,想到傅作義慣用的突然偷襲手段,鄭維山馬上作出判斷:這種可能性極大。

  那麼,傅作義會派哪支部隊去接應呢?

  會不會派張家口的第105軍由西往東前去支援?不太可能。即使有,也會遭到我軍第3兵團的阻擊,東援沒有成功的可能。那麼,很有可能的是,傅作義命位於懷來的第104軍西出接應。

  那麼,我方對此是否有所準備?

  至少從目前所接到的命令,尚未看到打敵增援的安排。

  鄭維山想到:一旦敵第104軍、第35軍兩軍會合,將對整個戰局造成不堪設想的後果。

  據於上述分析判斷,鄭維山在途經礬山堡地區時派出偵察分隊,並特意交待,沿洋河南岸向東偵察,一有情況,及時報告。

  這就是鄭維山的過人之處。

  聶榮臻曾給鄭維山一個評語,說他作戰「心細如繡花」,果然名不虛傳。

  現在偵察分隊的第二次報告,再次證實了他的判斷,敵104軍前來接應第35軍,且已相距不遠。

  其實,早在上午,鄭維山接到過偵察分隊的報告,說沙城以西地區有零星槍聲,鄭維山就初步判定可能是敵104軍開始行動了。鄭維山打電話問防守在新保安城東的4縱:你們4縱在沙城地區有沒有部隊?回答是:沒有,我們的任務是阻止35軍東逃。顯然,4縱對傅作義的援軍毫無防備。而一旦打起來,面臨腹背受敵的是4縱,而不是他位於新保安城西側的3縱。

  鄭維山拿起電話,想把自己的判斷和掌握的情況報告結兵團。

  可惜,有線尚未溝通,無線信號極差,也無法聯絡。

  怎麼辦?是按兵團命令於現地不動,阻敵西逃,還是抽出兵力,主動出擊,東去攔阻西進援敵?

  前者,是兵團、軍委再三而嚴格命令所規定的,成則皆大歡喜,敗則無人責難;後者,則要冒抗令不遵和與敵生死決戰、勝敗未蔔的危險。

  鄭維山選擇了後者。

  作出這一選擇對鄭維山來說並不難。對革命事業的高度責任感,是一個方面;多年作戰的經驗和培養出來的果敢作風,是另一方面。

  鄭維山清楚,目前只有粉碎接應之敵,才能有效地圍住第35軍。

  鄭維山決意要同傅作義作一番生死較量。至於他個人的安危榮辱,早已置之度外。

  時間緊迫,刻不容緩。立即行動!鄭維山命令9旅配屬7旅1個團繼續圍城,堅決阻敵突圍;命令8旅和7旅(欠1個團)隨他東出迎接西援之敵。同時指示電臺,儘快溝通聯絡,向兵團報告縱隊行動。

  這天夜裡,陰雲密布,天黑如漆。

  部隊在悄聲地前進。

  當鄭維山率前衛團到達沙城西南的宋家村西剛想進村時,突然,從村中打出一梭子子彈,接著,槍炮聲一齊鬧騰起來。

  鄭維山一愣,隨即判定,該敵可能是敵人的先頭部隊。

  鄭維山立即命令前衛團就地展開,並命令團長張文軒設法捕獲俘虜,弄明敵情。

  隨後,他將各旅團指揮員召集起來,在堿灘一個單戶人家的房子裡,召開緊急會議,下達作戰命令:

  1.第7旅(欠1個團),在堿灘、馬圈地區構築3道阻擊陣地,從正面阻擊敵人;

  2.第8旅進至沙城東南側,從敵人側後配合第7旅的正面阻擊;

  3.從負責圍城的第9旅抽1個團部署在馬圈與新保安之間,作為第2梯隊。

  鄭維山最後強調說:「一切戰鬥準備均必須在天亮前完成。全體指戰員,必須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和戰鬥準備,迎接明天可能到來的惡戰!」

  是的,鄭維山的判斷沒錯。正當我3縱積極展開戰鬥準備之時,遠在北平的傅作義也在調兵遣將,為明天爭取第35軍突圍成功作準備。他任命第104軍軍長安春山為西部地區總指揮,指揮第104軍(欠1個師)、第曆軍(欠1個師)及第35軍(欠工個師),迅速擊潰包圍第35軍之敵,星夜向北平轉進。

  安春山接到傅作義的電令後,立即命令第269師、250師,星夜行軍到沙城以南賈家營附近集結,任務是:向佔領新保安外圍宋家營、趙家營馬圈之敵進攻並佔領,迎接第35軍向新保安以南地區突圍,重點指向馬圈。限9日前打通趙家營、宋家營。馬圈、新保安間的通路。

  「命令第35軍於9日早,待第250師、第269師開始攻擊時,即由新保安向馬圈攻擊,兩面夾擊該地共軍,趕早突破重圍。」

  1948年12月9日,恐怕是鄭維山一生中都難以忘懷的一天。

  9日早晨7時,戰鬥打響,東西兩面敵人同時發起攻擊,雙方炮火交織,十幾架飛機輪番轟炸,第3縱隊頓時陷入三面受敵的危境之中。

  對於戰鬥的殘酷、激烈,早在鄭維山的意料之中。他所未料到的是,正在這時,兵團一封急電送到鄭維山手中,上寫: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