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亦舒傳奇 | 上頁 下頁
五八


  神秘和命運盤桓不去,而時空又仿佛被凍結,不去刻意經營,讀者也仿佛忘記了這一切。最後幻覺的打破住往由作家親手操作。

  不能在白天生活,只能在黑夜遊蕩,海媚也知道這樣不行,所以她去找心理醫生。

  故事就在一問一答中露出了清晰的脈落。

  少年期的創傷,成年後的落寞,都是在那間小小的診所裡消長起伏,演奏著複調的旋律。

  這種方式很有新意,透過人物的眼睛看世界,經由作家的目光觀人物,那群人的生活,就通過日常生活的一幕幕小劇活躍地演出下來。

  海媚也許可以理解周博士說的話,「我們心底,總有一個黑色的,小小的,不為人知的斑點」。但那是理論上的,她寂寞至極,只想有個人說說心裡話,有個地方可以去小想一下,並沒有介意周博士的熱情背後的動機。

  在無愛的生活中,周博士是身處幽暗的她拼將全力握住的一給陽光,微弱又執著地哺育著她的精神園地。

  但沒想到周博士那個「不為人知的斑點」是那麼的大,令她無比的張惶。

  「我無限失望地看著她,神色十分厭惡,真沒想到她會有這種癱好,世界竟不再有正常的人了。」

  周博士原來是同性戀者,對她好,是因為看上了她。

  而海媚,卻一直把她當作陽光,代表希望光明理智,一切美好的東西。「但今晨她卻把自己拉到與我同一地位。」

  左沖右突,海媚依然陷在黑暗的泥潭裡。

  結尾是這樣的:

  太陽落山以後,遍地銀光,夜溫柔如水,撫平任何創傷憂慮,屬￿白天的留給白天,沒有人再會記得日間發生過什麼。黑夜中的世界完全不一樣,只要等到夜裡,一切不用煩惱。

  哀莫大於心死,海媚已沒有了心,她今後的生活,無異於行屍走肉。

  也許石孝文比海媚要幸運一些。

  石孝文是鑲嬌哪裡的主角。

  他和海媚,大約也可稱得上是同道中人,他們一個是別人的情婦,一個是別人的午夜牛郎。

  所謂午夜牛郎,其實就是男妓,人們給它這麼優美的名字,恍惚間也許會令人想起那個有關七夕的神話,想起那輾轉反側、夜不能寐的相思。可惜,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

  午夜牛郎為的是錢,而不是情。

  曾看過達斯廷·霍夫曼的電影《午夜牛郎》,那是好萊塢有限的幾部悲劇之一,一樣讓人受不了。

  即便是石孝文,起初為的也是錢。

  他要為母親擔憂,要供妹妹讀書,據說這一行收入多,便一失足成千古恨。

  也許有人會是自願的,但石孝文卻不是,對賣笑生涯,他一直厭倦。

  找到一個適當的機會,他終於回頭是岸,因為他也知道,他所走的路是一條迷津,誰要是誤墮其中,那將是九死一生。

  恥辱是深深烙在心底的。

  石孝文淋浴的時候,總是仔細洗刷,像是想把過去的所有傷痕污垢洗淨。

  但那是沒有可能的事,它們總會在那裡,無數瘡疤,癲痕,讓他一次次痛苦不堪。

  沒有誰保護過他。或者說,沒有誰教過他該怎樣做人,他在黑暗的日子最感到安慰一件事,是他保護了妹妹。

  何況,他已逃出生天,他還留有靈魂。

  不是不慶倖的,他曾見過若干前輩,老了,在夜總會門口替人開車門,在厭惡的眼光下討打賞,抓住有限鈔票,急往街角找毒品……

  他為此發過毒誓,他寧願死,也不要淪落到那種地步。

  最後當真是「悟」了:人活著,要像個人!

  人的貧窮不是來自生活的困頓,而是來自貧窮生活中失去人的尊嚴。

  人的富有也不是來自財富的累積,而是來自在富裕生活裡不失去人的情義,以及利用財富去達到精神上的滿足。人的富有實際上應該是人的心靈中某些高貴品質的展現。

  林清玄就曾經說過:

  追求真善美聖,不是在自心外找一些可肯定的東西,而是在追求更高、更深、更遠、更大的自我,若能使那個自我開啟開來,則不論是廟裡的和尚,或浪子、妓女、花花公子都有追求真善美聖的立足點,他們同樣可以找到清淨光明無礙的生命。只是他們可能要通過不同的歷程與方式去追求,去通向生命的真實……找不到真理是有自己的問題,不是人生中沒有真理。因此,我相信人人的生活都有『悟』,找不到悟的人,恐怕要鄙俗地過一生。從來不知道自我潛藏了極大的可能,那麼,一個人永為浪子、妓女、花花公子,這樣的生活不是十分可悲嗎?誠哉此言。也許,亦舒悲天憫人的心懷,也體現於此。

  【後記】

  「如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這是亦舒很喜歡的兩句詩,夜闌人靜,聽到這樣美麗而又憂傷的詢問,誰不心動?

  只是一個個星辰之夜過去了,書桌上的燈依然長明不熄,風露中的情懷,已交付給了一疊疊雪白的稿紙。

  如一位朋友所說的:寫作是一門古老、痛苦的手藝。我們願意固守它,是因為它與思考和情感相聯繫。有真情使希望傾訴,有所思便希望有所表達,就如同樹葉金黃了,總要飄落。

  至於在這個重新發現也是重新確認的過程中,筆下流瀉出來的文字會是怎生模樣?自己實在不好說,一切評判權交予讀者。

  在大陸,似乎還沒有一本專門評論亦舒作品的書,倘若真是如此,這本浸透了創作者和出版者心血的書可能算是填充了一個小小的空白。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