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袁隆平傳 | 上頁 下頁
六五


  於是,人們將牛、羊、豬(三牲俱全為太牢)各一具抬上供桌,隨後則是五彩繽紛的果蔬陸陸續續被禮儀人員擺上供桌。

  接著,主祭人袁隆平和諸位陪祭人依次盥手,就位。只見主祭人袁隆平高擎起火把,點燃了祭壇前的聖火。

  隨後,海內外嘉賓先後奠酒,讀祭文,向「天子墳」行鞠躬禮。

  在古樸典雅的古樂曲和舞蹈表演之後,由一位農民代表手持原始的犁杖,鏵開了羅霄山春天的第一犁……

  由袁隆平點燃的聖火,則繼續閃耀著火焰,仿佛是從刀耕火種的年代傳來的讚歌。

  這裡是春天,這是在袁隆平生命中遇見的最美好的季節。

  炎帝陵的東側有一片山地,那山地擁有惟一的紅色,那是一種耀眼的赤紅,紅得那樣燦爛,那樣固執。由此,袁隆平想到,這紅色的土地,或許來源於原始人類刀耕火種時焚燒的烈火;這紅色的土地,或許是被炎帝始祖給燒紅的。這些原始而熱烈的紅土地,猶如遠古時代的圖騰,橫臥在他的眼前,他感到了一種波瀾壯闊的美。

  袁隆平捧起一塊剛剛用耕犁翻出來的紅色泥土,感到了一股濕熱的氣流從手掌緩緩流人心田。於是,心中激蕩起一股力量。

  他若有所悟:這就是紅土地的力量!

  袁隆平想到,他是紅土地的子民,是紅土地給予了他尋夢的力量。這力量,是塑造生命與振興生命的源泉。

  我們說,這紅土地孕育了一代英明領袖,孕育了倔強的山河,也孕育了一代傑出的農業科學家。

  土地崇拜是我國農民的一種美德,「尊天而敬地」的古老情懷,代代相傳。每逢播種的春天,收穫的秋天,我國農民不僅要祭奉祖先,還要祭奉始祖神農。他們年年祈求神農保佑,祈求五穀豐登。

  袁隆平遠遠瞧見一位老農在另一個山坡上手把鐵鍁深翻土地。只見那位農民俯著身子,背朝天空,面對著肥沃的紅土地,喘著粗氣,深深地挖下去,身子穩穩地紮根於那一片紅土地。

  迎著料峭的春風,流足了汗水的老農放下鐵鍁,坐在山坡的一塊岩石上,從身上摸出一杆旱煙袋,從布袋裡捏一撮煙絲,按入煙斗裡,點上火,用嘴對準煙嘴兒「噝啦、噝啦」地吸著……一袋煙抽完了,那老農站起身來,重新緊握鐵鍁,繼續挖地…… 那一串串汗水流個不停。

  袁隆平用敬仰的目光凝視著那位老農民,感慨萬端。他感慨幾千年的文明古國就是由眼前這樣的農民一鍁一鍁開掘出來的;當然,他也感慨我們文明古國今日的落後現狀,為了擺脫這落後現狀,他們在竭盡全力地開掘……

  夜晚,羅霄山脈西麓被五彩繽紛的焰火映照得多姿多彩,雄偉壯觀的羅霄山更加燦爛輝煌。轟然爆裂的煙火響徹天宇。這火焰,這聲響,帶給袁隆平的是振奮和鼓舞。

  【第三十三章 「隆平高科」橫空出世】

  1998年6月,湖南省四達資產評估事務所在長沙舉行資產評估結果發佈會,宣佈經過專家評估,作為無形資產,「袁隆平」名字的品牌價值為1008.9億元人民幣,消息經媒體披露後,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震動。

  對於這次評估,袁隆平卻泰然處之,他說:

  「我以為人身上最值錢的東西,是腦袋裡的知識!像我這麼一個糟老頭子,一米六九的身高,60公斤的體重,砸了骨頭賣掉也值不了幾個錢。我把什麼資產評估這類事看得很淡。我一個月的工資1600多元,外加院士補貼、演講費,掐指一算,總共有三四千元,夠了!」

  在我國,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的成果基本上是無償使用的,而種子經營部門卻賺了大錢,全國經營雜交稻的種子公司產值超過千萬元的單位不少於5個。在美國,每經營一磅常規稻種也要付給科研單位5美分。

  這就引出一連串的問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雜交水稻的研究和開發,要不要和市場接軌?雜交水稻的知識產權怎樣保護?袁隆平為什麼不申請專利?倘若袁隆平搞壟斷經營,那麼他將成為世界級的大富翁。

  對於這一連串問題,袁隆平的回答是:我從沒想過要當什麼富翁,我所想的是誰種雜交水稻我都歡迎,而且雜交水稻的推廣面積越大越好。

  袁隆平總是把自己的科研成果當做全社會的財富。回想當年,袁隆平和他的助手最初發現「野敗」最新材料時,就毫無保留地向全國育種專家和科技人員及時通報,並且慷慨地將他們所培育的新材料奉獻出來,分送給全國有關單位協作攻關。早在20世紀70年代初,全國便有13個省、市、自治區的50多名農業科學工作者來海南參加試驗。

  袁隆平被聘為美國水稻技術公司的技術顧問,年薪1.5萬美元,他自己卻分文不取,而是用這筆錢扶助在雜交水稻研究中有所發現的青年科學工作者出國深造。他還將自己獲得的獎金,作為獎勵基金,獎勵在雜交水稻領域中有突出貢獻的科學工作者。

  他不喜歡與人談論享受,他說,一個人光講索取和享受那很淺薄,一個人生存的價值在於創造。只有創造性的勞動,才使人充實,才使人活得有意義。

  袁隆平的一生,始終淡泊名利,不居功自傲,不貪圖安逸,不向組織提任何個人的要求。他對「見利而拼命,幹事而惜身」 的人很反感,很厭惡。他說:「要那麼多錢幹什麼?有些人連人格也不要了,人活著還有什麼意義!」

  他喜歡給人講述少年時代母親給他講過的法國作家巴爾紮克筆下的守財奴葛朗台的故事,他說: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