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葉劍英傳 | 上頁 下頁 |
一四三 |
|
美國總統裡根在唁電中說:「葉元帥在美中關係中曾長期發揮重要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重慶的時候,他已為許多美國人所知曉。此後,在70年代初我們兩國重建聯繫時,他又與周恩來總理一起密切工作。」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最高蘇維埃主席團在唁函中說:「葉劍英為人民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貢獻。蘇聯深知他主張加強蘇中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和合作。」英國、日本、荷蘭、斯裡蘭卡、菲律賓、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盧森堡、緬甸、印度等國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也都向中國領導人發來了唁電、唁函。11月4日,中共中央、人大常委會、國務院、中央軍委辦公廳聯合發表公告,對一些國家的政府部門、黨派、友好團體、各界友好人士、駐華使節,和旅居國外的臺灣同胞、愛國華僑以及港澳同胞等發來哀悼葉劍英的唁電、唁函,表示深切的謝意。 國內各大報刊,發表了大量党和國家領導人及各族人民群眾悼念葉劍英的詩文。張愛萍在一首《長相思》中寫道:「貴一生,贊一生,力挽狂瀾天地驚。中華得振興。赤子心,孺子心,治党治國勵治軍。人民十億親。」①賽福鼎·艾則孜在《剛毅的山鷹》中寫道:「東方碧落,又一隻剛毅的雄鷹,垂下了翅膀……在疾飛的鷹群中,他那奮翮沖天的雄姿,永遠激勵我們,他將與山河同存。」②這些詩文高度讚頌了葉劍英光輝的一生,表示要繼承他的遺志,為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的勝利而矢志不渝地奮鬥。 ①《縈思錄——懷念葉劍英》,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版,第361頁。 ②載1986年11月17日《人民日報》。 10月29日,首都天安門、新華門、外交部,各盛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中國邊境口岸和對外海、空港口,中國人民解放軍各總部、各軍兵種、各大軍區,中國駐外使館、領事館,都下半旗向葉劍英致哀。同一天,葉劍英追悼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党和國家領導人同首都各界人士5000餘人,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參加了他的追悼大會,並向他的遺體告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主持追悼會。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總書記胡耀邦致悼詞。悼詞中說:「今天我們懷著極其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忠誠戰士,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之一,長期擔任黨和國家重要領導職務的卓越的領導人葉劍英同志。半個多世紀以來,葉劍英同志把畢生精力奉獻給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德高望重的開國元勳之一,是我們黨、國家和軍隊的一位傑出領袖,在中國革命和建設漫長的充滿艱難險阻的道路上建立了卓越功勳,因而贏得了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的衷心愛戴和尊敬。他的逝世是我們黨、國家和軍隊的巨大損失。」 悼詞接著回顧了葉劍英一生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建立的豐功偉績,特別是在革命轉折關頭所作出的重大貢獻,讚揚了他的崇高品德和優良作風:「葉劍英同志一生經歷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三個歷史階段。他追求真理,服從真理,堅持真理,隨著歷史的潮流不斷前進。在對敵鬥爭、黨內鬥爭和各種嚴峻考驗面前,他置個人得失於度外,始終不渝地堅持黨的原則,維護黨和人民的利益。他有膽有識,深謀遠慮,縝密周到,實事求是。在重大的歷史轉折關頭敢於挺身而出,毫不猶豫地作出正確的決斷,顯示了他的堅強的黨性、非凡的機智、偉大的革命氣魄和高超的鬥爭藝術。他具有無產階級政治家的風範,顧全大局,團結同志,豁達大度,寬厚待人。他謙虛謹慎,有很好的民主作風和自我批評精神。 他好學深思,鍥而不捨,具有廣博的知識和才能。他又是一位詩人。他重視現代科學,尊重知識,尊重知識分子。葉劍英同志的崇高品德和優良作風,是我們應當永遠學習的。」 追悼會後,葉劍英的遺體由中央領導人和家屬護送到八寶山火化。10月31日,葉劍英的靈骨由專機從北京移送廣州,暫時停放在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海內外各界人士和人民群眾10多萬人前往弔唁,沉痛悼念德高望重的葉劍英元帥。 1987年10月22日,在葉劍英逝世一周年之際,中共中央在廣州紅花崗烈士陵園舉行了葉劍英半身石雕像落成和靈骨安放儀式,党和國家領導人趙紫陽、楊尚昆、王震和廣東盛廣州軍區黨政軍負責人,以及各界人民群眾1000多人,參加了安放儀式。 烈士陵園,綠草如茵,紅花似錦,莊嚴肅穆。為黨為人民奮鬥了60餘年的葉劍英,「葉落歸根」,又回到了當年在他和張太雷等同志領導下參加廣州起義而英勇犧牲了的戰友們身邊,同他們靜靜地長眠在一起。 葉劍英,這顆人民共和國的帥星,將永遠在祖國大地和各族人民的心中閃耀。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