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葉劍英傳 | 上頁 下頁
二二


  通過這個革命組織,黨的指示精神和「老團長」對起義準備的具體要求,得以在全團貫徹實施。由於党的領導加強,「孫文主義學會」的影響受到削弱,廣州起義的武裝準備工作有了迅速的進展。

  三、調虎離山

  按照中共廣東省委和「老團長」的佈置,教導團經常派出一些有戰鬥經驗的學員深入到市區、工廠和工人住宅區,向群眾宣傳革命道理,指導工人糾察隊使用武器。一些女生隊的學員也穿起工人服,外出宣傳,和女工一起討論革命大事,受到工友們的歡迎。教導團的革命士兵與廣大工人打成一片,階級覺悟迅速提高。教導團黨組織在葉劍英提議下,還以加強訓練為名,成立了一個「士兵訓練委員會」,根據城市起義的特點,對各個連隊各有側重地進行巷戰中的攻擊、射擊、投彈、爆破、刺殺和夜戰訓練教育,並對全團的勤務、司號、炊事、飼養、看護等300多人,按時進行軍事政治訓練。每天,在晨光熹微中,一隊隊的教導團戰士便開始了長跑鍛煉。他們向著沙河方向,一直跑到黃花崗。在巍然肅穆的七十二烈士墓碑前,列隊集合,高唱革命歌曲,抒發戰鬥激情。教導團戰鬥力日益增強,政治影響日益擴大。

  正當教導團厲兵秣馬、待機而動之際,粵系張發奎與桂系李濟深、黃紹竑爭奪廣東地盤的鬥爭愈演愈烈。

  自從南昌起義軍在潮汕失敗之後,黃紹竑得勝回歸廣州,代任第八路軍總指揮。李濟深自恃實力壯大,遂成立臨時軍事委員會,自任軍委主席,並企圖取消第二方面軍的番號,直接指揮第四軍。張發奎也不示弱,表面上聲稱要出洋,暗地裡卻召集軍官會議簽名倒李。這時,遭到國民黨政府排斥的汪精衛,想利用張發奎的實力,趕走李濟深,插足廣州。而被桂系軍閥李宗仁、白崇禧以及唐生智排擠暫時下野的蔣介石,也施展其兩面派手法,拉張反李,妄圖坐收漁利。汪精衛迫不及待地跑到廣州,到處發表演講,宣揚他的「護黨運動」和「在夾攻中奮鬥」的陳詞濫調,遭到廣州工人群眾的怒駡和譏諷。

  葉劍英為了麻痹敵人,掩護自己,陪同張發奎、黃琪翔等舉行所謂「迎汪」大會。通過與汪、張的多次接觸,進一步摸清了汪精衛的真實意圖和汪、張之間的微妙關係。當時,汪精衛正與張發奎密謀,要將李濟深調開,並乘機解除其部隊的武裝。葉劍英認為,兩霸相爭,必有一敗,張、李矛盾,大可利用。於是等張發奎找他商量倒李之策時,他完全支持張的主張。不久,汪精衛以解決黨內糾紛、出席國民黨第四次中央執監委全體會議為名,於11月16日騙李乘軍艦同赴香港並轉道去上海。隨後,黃琪翔即以「護党」名義發動了倒李的事變。一場爭奪廣東政權的軍閥戰爭終於開常「事變」前夕,黃琪翔與葉劍英商量,決定以第四軍教導團為主力,進行逐桂之戰。17日淩晨,葉劍英向教導團下達了戰鬥命令。全團官兵按照預定部署,一舉攻克了黃紹竑的第八路軍總指揮部,接著佔領黃埔軍校、虎門要塞等地,奪取了兵工廠,搗毀了國民黨廣州政治分會清黨委員會等據點。

  桂系部隊節節敗退,很快被逐出廣州。黃紹竑早已預感到這場角逐的敗局,非常痛恨背後出謀劃策的葉劍英,曾兩次派人暗殺他,均未得逞。這次「政變」本來要捉獲黃紹竑,因他化裝出走,沒有找到。後來,黃從香港逃到廣西去了。

  在這場驅逐桂系軍閥的戰鬥中,教導團不但為「四一五」反革命政變中死難的烈士們報了仇、雪了恨,增強了戰鬥意志和信心,還攻佔了迫擊炮製造廠,繳獲了大批武器彈藥,進一步武裝了自己,並秘密地裝備了部分工人赤衛隊。從而分化和削弱了反革命力量,為起義積蓄了力量,鍛煉了隊伍。

  張發奎、黃琪翔通過這場被南京政府稱為「急煞人的廣東事變」,奪得廣州政權後,馬上在東較場召開所謂「護党」祝捷大會。張、黃首先得意地發表演說,但未引起多大反響。隨後,葉劍英登臺發表支持工人革命鬥爭的講話,受到了與會群眾的熱烈擁護。會場上成千上萬的工人群眾高舉紅旗,高呼「打倒新軍閥!」「士兵弟兄們站到工人方面來!」等口號。他們還當場散發革命傳單。教導團和一些同情革命的士兵被深深感染,公開表示支持工人的革命行動。

  「護党」祝捷大會上顯示出來的工人和士兵的革命情緒,使張發奎大為驚恐。他進一步撕下「左」的假面具,採取了加緊鎮壓工人運動的步驟。同時,他對教導團越來越不放心。為了控制教導團,他將自己的表弟朱勉芳派往團裡當參謀長,又安插一批親信到教導團,嚴密監視革命師生的活動。但是,由於教導團的中共組織基礎雄厚,葉劍英的影響較深,實際的領導權仍然掌握在「老團長」的手裡。就在張發奎把注意力轉向對付日益高漲的工人運動的時候,他們的對手李濟深、黃紹竑卻在暗中調兵遣將,組成東西兩路軍,準備打回廣州。其東路軍指揮為陳銘樞,轄第十一軍約兩個師的兵力,從汕頭向惠州方向進擊。

  ①訪問宋維靖、魏鑒賢、左洪濤談話記錄,1984—1987年。

  西路軍指揮為黃紹竑,轄桂軍第十五軍、徐景唐的第十二師等約4個師的兵力,集結於廣西梧州等地,企圖配合東路軍夾擊廣州。

  面對如此緊迫的形勢,張發奎趕緊召集軍事會議,商討對策。會上,有的主張全面出擊,有的主張先打東路之敵,有的主張先打西路之敵。各種意見,爭執不下。葉劍英在發言中,首先分析了東西兩路的敵情:東路陳銘樞由福州進入潮汕,實力較強,比較難打;而西路黃紹竑從廣州敗退廣西,剛剛糾集起殘兵敗將,隊伍雖多,多屬雜牌,且立足未穩,比較好打。因此,他主張捏緊拳頭,集中兵力打擊廣西一路來敵,先拿黃紹竑開刀。

  張發奎採納了葉劍英的意見。葉劍英見時機成熟,使出「調虎離山」之計,以參謀長的身份建議速戰速決,說:「要打梧州,一定要全力以赴!」

  張發奎任命黃琪翔為前敵總指揮,將廣州防務交由葉劍英負責。黃琪翔根據葉劍英提出的作戰方案,率第四軍主力繆培南第十二師、許志銳第二十六師開赴肇慶、梧州一帶,進擊黃紹竑;派政變後新編的教導第二師黃鎮球部增防西江;派薛岳師和李福林軍的兩個團去江門、四邑,以鉗制態勢向徐景唐的十三師逼進。其餘部隊也大都調至廣州外圍防守。這樣,廣州城內只剩下教導團和警衛團一個營及其他少數部隊。廣州一時成了一座「不設防的城市」,這就給革命武裝起義造成了極好的時機。

  四、加強起義武裝力量

  為了不失時機地變軍閥戰爭為革命戰爭,黨加快了起義的步伐。10月至11月上旬,中共廣東省委在香港連續召開會議,研究在廣州起義的問題。正在香港養病的周恩來抱病參加會議,提出了許多中肯意見。11月17日,就在張、黃發動政變,趕走李、黃的同一天,中共中央常委會議及時作出《廣東工作計劃決議案》,要求中共廣東省委在城市和農村中發動和擴大武裝起義,奪取廣東全省政權,建立工農兵代表會議的政權。

  起義急需加強武裝力量。為此黃錦輝特意交代葉劍英想方設法擴充和組建第四軍警衛團。當時,新編的警衛團,共有兩個營:第一營由第四軍軍部特務營改編,第二營由原李濟深第八路軍特務營改編。軍官成份複雜,只有少數中共地下黨員和進步人士。葉劍英受命後,即去面晤張發奎,向他提出廣州城防空虛,亟待擴編警衛團。這時,張發奎正為工人鬧事,駐守廣州兵力薄弱,無力維持秩序而傷腦筋,於是聽從了葉劍英的建議。葉劍英順勢推薦了中共地下黨員梁秉樞擔任警衛團團長。

  團長問題解決了,其他的事,張發奎交給葉劍英全權辦理。葉劍英想方設法安排了張詩教、陶劍寒(即陶鑄)、蔡申熙等一批共產黨員擔任警衛團內的主要領導職務,並將300多名曾參加省港大罷工的工人招進該團,編成第三營,由共產黨員施恕之任營長。各連的排長和班長也大部由教導團調來的進步學員擔任。葉劍英將警衛團的組建情況及時報告中共廣東省委軍委,得到了批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