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徐向前傳 | 上頁 下頁 |
一二六 |
|
§第二節 光照千秋 抗結核藥物的副作用,使徐向前肝臟受到致命損傷,造成亞急性肝壞死,最後多器官衰竭,雖經京內外專家全力搶救,終未能挽回。1990年9月21日淩晨4時21分,徐向前與世長辭。中國人民失去了一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旅中隕落了一顆閃爍的帥星。徐向前戎馬生涯60餘年,把畢生的精力獻給了中國人民的解放和建設事業。他在病重和彌留之際,仍念念不忘我們黨、國家和軍隊的建設,諄諄寄語全黨、全國和全軍要團結一致,奪取新的勝利。他以赫赫戰功和高尚清白的優秀品質,贏得了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的尊敬和愛戴。他的高風亮節永世長存。正象他在生病期間常常默念的詩句一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徐向前的心臟停止了跳動。江澤民、楊尚昆、李鵬、萬里、李先念、彭真、喬石、姚依林、宋平、李瑞環、王震、秦基偉、薄一波、宋任窮、劉華清、楊白冰、溫家寶、王平、伍修權、李德生、楊得志、肖克、餘秋裡、陳錫聯、耿飆、程子華、廖漢生、洪學智、王恩茂、陳再道等領導人到醫院向這位開國元勳告別。 9月21日,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中央軍委發佈訃告,高度評價徐向前的豐功偉績和崇高品質,稱譽他是傑出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訃告指出:「徐向前在創建紅軍、開展武裝鬥爭和開闢鄂豫皖、川陝革命根據地的艱苦鬥爭中,表現出非凡的組織領導和軍事指揮才能,為黨建立一支英勇善戰的主力紅軍作出了貢獻。 長征中,紅一、四方面軍會師後,任紅軍前敵總指揮部總指揮,積極擁護中央北上刨建川陝甘根據地的戰略方針,反對張國燾的分裂活動,為維護党和紅軍的團結作出了特殊貢獻。會寧會師後,中央軍委指示,紅四方面軍一部西渡黃河,執行寧夏戰役計劃,後奉軍委命令,任西路軍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兼西路軍總指揮,率部繼續西進,與敵血戰河西走廊,有力地策應了河東紅軍的戰略行動 。」 訃告指出,徐向前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運籌帷幄,指揮有方,智勇兼備,果斷靈活,善於以弱敵強,以少勝多,運動殲敵。為奪取革命戰爭的勝利,創建中華人民共和國立下了不朽的功勳,以自己的戰爭實踐和理論,為豐富毛澤東軍事思想作出了重要貢獻。」 訃告指出,「他為鞏固國防、建設現代化正規化的革命軍隊和建設民兵預備役力量嘔心瀝血,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他們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表達對塗向前的哀思。唁電、唁函從大別山、大巴山、太行山、河西走廊,從全國各地的黨政軍機關、工廠、農村、軍營、學校發往北京;7個大軍區黨委分別致電中央軍委,沉痛悼念這位軍隊的締造者之一和卓越領導人。許多省、市、縣地方政府在給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的唁電中表示,要學習徐向前崇高的革命精神、優秀品德和優良作風。 海豐、大別山、大巴山、河西走廊、太行山、沂蒙山等老區人民對徐向前懷有特殊的感情。他們在唁電中,緬懷徐向前的豐功偉績,決心把徐向前曾經浴血奮戰的老革命根據地建設得更加美好。通江縣還引用經久傳頌的巴山民歌來表達通江人民對徐帥的無限深情。歌中說:「紅軍打進通江城,父老百姓齊歡迎,徐總進城開大會,通江人民享太平。」四川阿壩地區羌族群眾發來唁電,緬懷徐帥當年進軍川西北迎接中央紅軍的豐功偉績,表達少數民族群眾對他由衷的敬仰。五台縣的人民表示要學習他的革命精神,為把家鄉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而英勇拼搏。河南新縣的100多位老紅軍和在武漢的10幾位老將軍在唁電中說:我們跟隨徐帥南征北戰,歷經數十年,結下了深厚的無產階級感情,他的教誨終生不忘。徐帥的崇高品質和豐功偉績將永遠銘記在心中。 「臨汾旅」的指戰員忘不了徐帥親手把「光榮的臨汾旅」的錦旗授予他們的情景,忘不了建國後徐帥對他們的多次關懷和教導,決心發揚臨汾攻堅精神,再立新功。 張家口市第六中學「黃河東西行」夏令營的同學們,剛剛尋著徐向前的戰鬥足跡走訪了五台縣和延安、洛川、太行山、冀南等地,正要派代表赴京看望徐帥,彙報他們的收穫時,聽到徐向前去世的噩耗。他們自發地設置靈堂,悼念德高望重的老前輩,還寄來了他們集體撰寫的萬言祭文。祭文言詞懇切,感人肺腑,催人淚下。 正在軍隊某學院進行軍訓的北京大學90級學生集體發來唁電,稱頌徐向前元帥是「可敬的師長,學習的楷模」,表達了青年一代繼承革命先輩遺志,振興中華的決心。 徐向前是黃埔軍校同學會的名譽會長,5月還在北京會見了來自臺灣的重要客人。他是黃埔軍校第一期的學生,最後一次國務活動又是會見臺灣來的黃埔同學。海內外黃埔校友紛紛來電,悼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者。表示繼承會長遺志,為實現祖國統一大業繼續奮鬥。 一份唁電,就是一篇祭文,一曲頌歌。他沒有悼詞,沒留骨灰,卻在億萬群眾的心中豎起了巍巍豐碑。 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主席金日成,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朝鮮人民武裝力量部以及一些國家的領導人分別發來唁電。中國人民的老朋友黃文歡先是在電話上表示哀悼和慰問,後又寫了「身先士卒軍心暖,威震沙場敵膽寒」、「徐向前同志千古」的挽聯發表在《人民日報》上。 遵照徐向前關於「不搞遺體告別,不開追悼會」的遺囑,其親屬和工作人員只在家中那間會客室裡設了靈堂。靈堂裡擺著徐向前的遺像。在訃告發出以後,前往家中弔唁的人絡繹不絕。群眾自發地表達他們的哀思。有的帶去鮮豔的花籃,有的帶去了花圈,有的帶去了剛從野外採擷的一束花,還有的獻上一朵自己紮的小白花。聶榮臻、楊尚昆、劉華清、王震獻的花籃擺放在靈前。 一些年過七旬、八旬的紅軍老戰士,對徐向前懷有特殊的感情,一走進靈堂,就老淚縱橫,痛不欲生。他們從10幾歲當兒童團就跟隨徐向前,風裡來,雨裡去。他們說是徐帥把他們從一個不識字的苦孩子培養成了一個個高級指揮員。老將軍陳錫聯喃喃自語:「戰爭年代,徐帥救過我的命,我卻救不了徐帥的命。」西路軍的一位女戰士對徐帥的兒子說了一句「我跟隨你爹六十年……」,就再也說不下去了。 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海軍、空軍、國防大學、軍事科學院、國防科工委、二炮、北京軍區的領導同志,以及所屬部局的負責人來到靈堂,代表著部隊指戰員,向尊敬的元帥致哀。在許多單位,老帥去世後的第一次黨委會或大型集會首先默哀,向徐帥表示哀悼。 柳蔭街,在徐向前親切關懷下,由一個不起眼的街道,成了全國聞名的軍民共建精神文明標兵。柳蔭街人為有徐帥這樣的好鄰居而感到自豪。北京市西城區共建精神文明領導小組、廠橋街道辦事處的同志來到徐向前靈前,特別是柳蔭街的男女老少,邁著沉重的步伐,排著隊來向他們的好鄰居告別。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