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徐向前傳 | 上頁 下頁 |
九五 |
|
徐向前「哼」了一聲。說:「到處天羅地網,走不了哇!」說完,即吩咐把梁培璜的家屬找上,讓他們團聚。這時,這個「保衛臨汾總指揮部」的總指揮,真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 另外的3個副總指揮,婁福生遁入西山,晝伏夜行,最後化裝成商人逃回太原;三十旅副旅長謝錫昌,六十六師師長徐其昌,逃出城十來天后,都俯首就擒。 19日,軍委複電徐向前,慶賀攻克臨汾的勝利,同意部隊休整半月和關於下一戰役的計劃。複電說:「你這次以新成立之兵團,取得攻臨汾經驗,將為繼續消滅閻錫山敵據點開展勝利道路,望於休整中總結此次戰役經驗電告。」 部隊入城之後,徐向前率領參謀人員來到戰地,從外壕內到城牆表裡、上下,對各處敵人工事的火力配系,親自一一察看。他特別到五攻沒有拿下的地方細看了一番。 在坑道轟開的突破口現場,徐向前和各部隊的領導幹部,登上城頭席地而坐。他說:「我們在臨汾這一仗是傷亡大、勝利大、鍛煉大!」「我們用鮮血換來的攻堅經驗很寶貴。雖然又有新的作戰任務在等著我們,但是一定要利用這個間隙時間,好好總結,積累起來。以後還有更堅固的城市等我們去攻打。」 告別臨汾之前的最後幾天,徐向前寫下了《臨汾戰役經過和主要經驗》、《臨汾敵之防禦配系及工事構築的實際情形》和《臨汾戰役戰術總結》等長篇文字報告。在接見新華社晉南前線記者時,他說:「此次臨汾作戰所以能取得完全的勝利,主要是由於人民的支援。如廣大民兵、民工直接參加戰勤工作,後方的供應始終保證了部隊的順利進行作戰。如要論功行賞,那第一功就該歸之于後方的支援。」 6月4日,徐向前抵洪洞參加八縱召開的慶功大會。在會上宣讀了中央給臨汾前線全體指戰員的賀電,根據各部隊民主評定,將一面「光榮的臨汾旅」旗幟授予戰功最顯著的八縱二十三旅。 攻打臨汾的經驗,得到了中共中央的高度評價。毛主席在6月1日給東北野戰軍領導的電報中說:「徐向前同志指揮之臨汾作戰,我以九個旅(其中只有兩個旅有攻城經驗),攻敵兩個正規旅及其他雜部共約兩萬人,費去七十二天時間,付出一萬五千人的傷亡,終於攻克。我軍九個旅(約七萬人)都取得攻堅經驗,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大勝利。臨汾陣地是很堅固的,敵人非常頑強。敵我兩軍攻防之主要方法是地道鬥爭。我軍用多數地道進攻,敵軍亦用多數地道破壞我之地道,雙方都隨時總結經驗,結果我用地道下之地道獲勝。」(《毛澤東軍事文選》內部本,第461—462頁。) 臨汾既下,晉南全境解放,晉冀魯豫解放區和晉綏、西北解放區已連成一片,閻錫山的統治區域縮小,處境更加孤立。徐向前和他指揮的部隊北上晉中,與敵決戰的日子就在眼前。徹底打倒「土皇帝」閻錫山,解放山西全省已為期不遠。 ※第十九章 橫掃晉中 §成竹在胸的計劃 1948年5月上旬,中共中央為加強對大區的領導,任命劉少奇為華北局第一書記,薄一波為第二書記兼華北軍區政委,聶榮臻為第三書記兼軍區司令員,徐向前、滕代遠、肖克分別為軍區第一、第二、第三副司令員。17日,成立華北野戰軍第一兵團,徐向前兼任兵團司令員兼政委。中央賦予徐向前一兵團的任務是:發起晉中戰役,固定在晉中打閻錫山,直至攻克太原。根據這一決定,華北局和華北軍區明確規定一兵團的當前任務是:保衛晉中麥收,削弱閻軍力量,相機在運動中殲敵一至兩個師。 初夏的小麥田,黃燦燦的麥穗在陽光下閃爍。盤踞在晉中平原十幾座縣城裡的閻軍,駐軍司令部又掛起了「軍食司令部」的牌子,這是一年一度發出的即將開始搶麥的信號。往年,一到這時候,晉中的群眾,滿腹愁腸,小孩子唱出歌謠:「麥子麥子不要黃,黃了不夠交公糧!」今年,童謠換成了「麥子麥子慢慢長,解放軍來了你再黃!」徐向前所指揮的解放軍解放臨汾,活捉梁培璜,殲滅兩萬五千多閻軍的喜訊,已經在晉中平原上傳開了。人們心中升起了希望。 中共中央和華北局關於一兵團任務的決定,正是徐向前成竹在胸的計劃,還在進行掃清臨汾城外圍據點的作戰時,3月22日,徐向前在東堡頭村就給軍區領導寫信,提出:「打下臨汾後,第二步行動計劃,則擬向晉中作戰……兵力可集中八縱、十三縱,太嶽八個團,晉綏呂梁八、九個團,兵力約在六萬上下,打閻軍與開展晉中局面,當較有把握。」臨汾戰役結束後,5月25日,徐向前向軍委和華北軍區提出,為了準備晉中戰役,須組織統一的後方指揮部,作出動員民力的計劃,成立新的野戰縱隊的建議,並就組成太原軍區提出了具體意見。 5月31日,徐向前在給中央、華北局的報告中說:「此次晉中作戰時間較長,且均在新區作戰,除在軍事上予閻匪以殲滅性打擊外,更主要在政治經濟上給閻匪之反動統治機構以徹底摧毀,以保衛壯丁,保衛糧食,發動群眾,創造今後攻取太原之條件。」為此,他建議,抽調足夠數量的幹部,隨著軍事的發展進入新區工作,並建議對黨、政、軍人員進行新區政策教育,強調「無論軍事、政治、經濟各方面,均應統一步驟,特別在政策上務求一致」。 中央同意和採納了徐向前的意見,作出了相應的決定,其中包括決定立即組成太原軍區,受華北局領導,調羅貴波任中共太原區黨委書記兼軍區司令員和政委。在晉中作戰期間,由徐向前、周士第負責指導太原區的黨、政、軍、民工作,並直接指揮太原軍區及其所屬的地方部隊。 人民解放軍攻克臨汾之後,閻錫山慌了手腳,急忙召集高級將領佈防「保衛」晉中,「固守」太原。閻錫山的作戰方針是:固守點線,以攻為守,以一部兵力據守晉中各縣城鄉據點,控制晉中平原通往山區隘口要地;以其主力機動于鐵路、公路沿線,擺出一副與人民解放軍周旋決戰的態勢。他認為,依照這種佈防,可以「永保晉中,萬無一失」;退一步說,一旦晉中不保,太原城裡有兵有糧,城池堅固,且可求得美蔣軍援。他認為徐向前指揮的「遊擊隊」用挖地道的土辦法能打下臨汾,絕對攻不破太原。閻錫山在一次軍事會議上說:「第三次世界大戰就要爆發了,美軍在我國登陸,形勢更加有利。太原是軍工基地,槍炮彈藥都能製造,城防工事是全國最堅固的。還有晉中十四個縣和一支堅強的野戰部隊,以及地方保安部隊,太原固若金湯,共軍攻佔絕對不可能。共軍在臨汾傷亡兩萬多,大大損了元氣;不可能很快恢復。我們不僅要永保晉中萬無一失,而且要『以城複省,以省複國』」。「現在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一跑萬有,一跑萬勝』,我們要按這個『十六字訣』打『運動戰』。戰機好,就從太原出去打,看見形勢不好,就跑回太原來,尋找戰機,再出城消滅共軍。」(鄭東:《從晉中戰役到解放太原》,《山西文史資料》第十四輯第71-72頁。山西省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3年7月出版。)就在這個會上,閻錫山起用高倬之為「閃擊兵團」司令,又撥出18列火車給野戰軍總司令趙承綬,作為野戰軍進出太原之用。 對於閻軍的動向,徐向前早就作了周密的調查研究,胸中醞釀了相應的對策。他在兵團召開討論戰役計劃的會議上說:閻錫山的「十六字訣」純屬無稽之談,它實際上是「一事無備,東風不吹」。但是,我們對他的「一跑萬有」的「跑」字,要十分注意。不要以為他出動那麼多部隊佈防晉中,是要與我軍決戰。其實他最怕損失兵力。他出動的野戰軍,名為打仗,實際上是時刻準備「跑」。我們的正確方針是抓住戰機,不使敵人輕易跑掉。閻錫山的地盤已越來越小,到目前只剩下被解放區四面包圍的晉中這片柳葉形的孤島,大同已成為懸在北方的孤城。閻錫山與外界的聯繫,只能依賴不牢靠的空中通道。雖然太原有軍火工廠,彈藥還可維持,但是糧食全部要由晉中各地供給。這是他不可能集中兵力固守太原,而不得不找上門來挨打的根本原因。現在關鍵的問題,是如何有計劃地造成敵人的錯覺,將它的主力而不是小股,誘引出巢,給以出其不意的攻擊。徐向前基於這樣的分析,提出要超額完成華北局和軍區交給的任務,爭取消滅閻錫山四至六個師的計劃。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