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徐向前傳 | 上頁 下頁 |
七六 |
|
他對一些人提出的問題作了耐心地解釋:河北的地形,除西北兩面的一部分是山地外,其餘都是廣漠無垠的平原地,如果單從戰術上的眼光看來,遊擊隊在平原上的活動,自然沒有像山地那樣多的地形上的便利,相反敵人的機械化的兵種或騎兵,倒有較便利的條件了。因此或許有人會懷疑到平原地開展遊擊戰爭,也許會不可能,有些人說遊擊隊既無山地依託與隱蔽,自然地形上的幫助是很少的,而人的兩條腿又哪能跑過機動的汽車或坦克車呢?不錯,在平原地上進行遊擊戰爭,上面這些困難,確實是存在著的,但這僅僅只是困難,不能因此作出平原地無法進行遊擊戰爭的結論,否則必然會否認華北廣大平原地區的遊擊戰爭,這種觀念,對於開展河北的持久抗戰、擴大抗戰的陣地,與充實抗戰的人力、物力,是非常有害的。遊擊隊活動的依託,一面是地形上的便利條件,如山地森林等等;另一面是與廣大人民的結合。但遊擊隊要自己能鞏固和發展,並進行機敏的靈活的動作,其主要條件是取得廣大人民的擁護與幫助,過去寶貴的經驗,都是這樣告訴我們的。周恩來同志說:「軍隊與遊擊隊是魚,而人民是水。」這個比喻是最正確不過的。 他提出了著名的創建「人山」的思想:河北是人口較稠密的區域,假如我們能在河北平原地上,把廣大的人民推動到抗日戰線上來,把廣大的人民造成遊擊隊的「人山」,我想不管什麼樣的山,也沒有這樣的山好。 他說:人民的力量是最偉大的力量,也只有這偉大無比的活動的人的力量,是日寇無法戰勝的力量。我們要在平原地開展遊擊戰爭,就必須把廣大的人民造成「人山」。但是如何能把散處的人民造成團結的「人山」呢?那就必須在人民中進行廣泛的深入的教育說服和宣傳組織等艱苦工作,提高人民的民族意識與政治覺悟,使人民本身的利益,與抗日的利益連系起來,使每個人民認識到要想自己不受日本的蹂躪,那就只有為中華民族的自衛戰爭而犧牲一切,為民族的生存而奮鬥到底,這是每個人民的天職,是每個人民應擔負起的責任。凡是苟安貪生,把個人利益看得比國家民族利益高的觀念,是極端有害的,殊不知,「皮之不存,毛將安附?」整個民族亡了,個人還有什麼? 他說:日寇因感到兵力的不敷分配,交通的難於維持,於是在到達之處,便收買漢奸,成立偽組織、維持會與清鄉軍、光復軍等,企圖利用漢奸的政權以實現其以華制華的毒計,而補其兵力不足之弱點;同時大殺大燒,鎮壓日益開展的人民抗日運動,並用陰謀詭計,挑撥離間,分裂抗日軍隊與人民的團結,但這些並沒有收到好的效果,在中國的民族覺悟中與抗戰團結之下,受到了嚴重的打擊。日寇的奸掠燒殺,激起中國人民仇憤的心理。 他說:無論從主觀上客觀上說來,造成「人山」的條件是具備的。但是必須指出,空喊是不成的,我們必須有進行這種工作的決心,一切的遊擊隊必須有良好的紀律,具有抗日的高度積極性,在一切行動中,真正表現自己是為民族利益而鬥爭。真正站在保護人民利益的立場上,才能造成「人山」,這是政治上最主要的工作。 為了實現上述戰略思想,徐向前還提出了一整套具體的戰術要求和詳盡的組織計劃。其要點是:甲、利用村莊,只能作為襲擊的掩護,不能作為固守的據點。乙、組織騎兵支隊,但不應過大,過大即有笨重之累。丙、一般遊擊隊的組織也不應過大,但在許多遊擊隊中必須要有基幹遊擊隊,其周圍組成若干小遊擊隊,配合基幹部隊作戰。丁、遊擊隊的主力應位於可以四面周轉的地區,其根據地或休整場所應多取幾個。戊、組成小的腳踏車遊擊小組,向遠距離的行程上活動。 從戰略全域出發認識一個行動的意義,從具體條件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是徐向前指導工作的一條原則。在徐向前等的組織下,河北各地遊擊戰爭的火焰很快燃燒起來了。 創造「人山」,把冀南建成鞏固的抗日根據地,一個關鍵的問題是必須儘快擴大自己的武裝。當時,冀南被稱為「司令如牛毛,主任滿天下」的地區。這是國民黨軍隊敗退和日寇佔領軍兵力不敷分配的情況造成的。國民黨軍隊敗走,政權垮臺,各縣政權被日本人組織的維持會所取代,局面一片混亂。各色武裝蜂起,他們巧立番號,獨樹旗幟,自稱司令。有的純粹是土匪,有的標榜為民軍,有的名曰義勇軍,還有帶著迷信色彩的會門武裝。對於這些武裝,陳再道、宋任窮到冀南後,運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策,做了一些團結和爭取的工作,有的實現了收編,有的建立了統一戰線關係,但基礎很不鞏固。徐向前分析了收編、改編這些武裝的可能性、必要性,提出了進行這項工作的基本方針:凡屬不願投降,不甘為日寇驅使,而願意同八路軍共同抗日及自願參加共同抗戰者,應一律歡迎並予以下列的保證: 一、與八路軍新四軍的主力部隊同等待遇,一視同仁。 二、不繳槍。 三、不改編,保持其原有幹部與編制,如因適應戰爭環境和提高戰鬥力,而在組織上必須適當的調整時,亦應先取得他們同意,而不應出以勉強。 四、幫助其進步。 在冀南改造與收編各色武裝,按照徐向前提出的這一方針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收編段海洲的「青年抗日義勇軍團」和趙輝樓的「民眾抗日自衛軍」都是成功的例子。 對「青年抗日義勇軍團」,陳再道、宋任窮已經作了大量的爭取工作。徐向前到南宮,段海洲先派秘書陳子平到南宮求見,後又親自登門反復表示願率6000弟兄接受八路軍的收編。徐向前除鼓勵他的正義行動,向他宣傳共產黨的抗日主張,講清八路軍的嚴格紀律外,明白地告訴他:收編時隊伍不拆散,保持原有的幹部和編制。為了統一序列,名稱叫八路軍青年抗日遊擊縱隊。段海洲表示完全接受,很快將部隊帶到南宮以西蘇村整頓。但是,這支部隊畢竟是政治不純,沒有經過嚴格訓練與考驗,尤其是那些舊軍官和土匪出身的人,不願受八路軍紀律的約束,把自己的小山頭拉走了。他們過不慣艱苦生活,又沒有一個堅定的政治目標,沒多久,段海洲本人也溜了。剩下的只有1000多人。徐向前把這1000多人叫做段海洲部隊的「實力」。徐向前認為收編段海洲這樣的武裝的意義,不在於他留下了多少部隊,而在於他沒有被日本人收買去,也沒有被其他人利用,這就是一份力量。 趙輝樓的「民眾抗日自衛軍」和段海洲的部隊不同,它是在共產黨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即使這樣,在收編前,還是做了大量的爭取工作。徐向前先是在南宮召見趙輝樓的政治主任趙月舫(後改名趙光遠),在瞭解和掌握大量情況之後,又與趙輝樓面商。趙輝樓表示願意接受八路軍的領導,懇切要求將所部改編為八路軍。徐向前最後與他商定兩條: 第一,受八路軍領導,編為冀豫抗日遊擊支隊,編3個團,每團2個營;第二,暫住束、晉、槁、趙地區及石家莊一帶。 商妥之後,趙輝樓感到沒有「八路軍」這個牌子不行,第二天又向徐向前提出一定要在部隊番號加上「第八路」三個字。徐向前依允了,番號定為「八路軍冀豫抗日遊擊支隊」,司令員趙輝樓,政治委員趙月舫。兩個月後派汪乃貴任副司令員。這支部隊在徐向前親自關懷和共產黨的領導下,健康地發展,且多有建樹。 在徐向前領導下,冀南收編和改造偽軍、土匪和游雜武裝的工作頗有起色,到6月底,已有大小數十股武裝和20餘縣的民團、保安隊編入了八路軍的隊伍,東進縱隊迅速擴大,猛增到1.85萬多人,擁有1.15萬多支槍,下屬18個團與支隊。冀南根據地也像燎原的烈火一樣,急速地向外擴展著,以平漢路為西界,向南到了漳河北岸,向北到了石家莊、槁城、晉縣一帶,而東北方向已經延至津南的南皮、樂陵、慶雲區域,向東至運河以東的恩縣、高唐,連接聊城。3年後,徐向前以《在建軍中怎樣爭取和團結舊式地方武裝》為題,總結了收編各色武裝的經驗: 第一,首先得承認這些武裝一般地都存著某些落後的弱點,而這些弱點又不是完全不可改變的,但改變這些弱點是一個艱苦的較長期的過程。 第二,應從他們現有的政治水平出發,來注意教育他們和逐步提高他們,因此適當的遷就與讓步是必要的。 第三,在組織的調整和各種制度的建立上,同樣不能要求過高,而應在其政治上逐漸提高之後,在其自覺的自願的條件下,才能順利進行。 第四,應善於具體分析他們本身內部各種分子不同的水準,而使其先進者推動落後者一同前進。 第五,在軍政紀律與戰鬥行動上,我們應以自己的模範行動來教育說服他們,並應善於等待和幫助他們以其自己的經驗,來認識我軍的特點。 第六,為著更有效的克服這些部隊在政治上、組織上和行動上的各種弱點和缺點,發展其長處,適當的鼓勵是必須的,而且是重要的。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