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徐向前傳 | 上頁 下頁 |
三八 |
|
敵人的戰役企圖是:以前敵總指揮孫震親自率領的左縱隊17個團為主攻力量,直撲南江,進而沿巴山南麓猛插猛進,切斷紅軍西突的道路;以中縱隊的10個團和右縱隊的11個團為助攻力量,分別進擊巴中、通江;再以南面的楊森部和東面的劉存厚部相機配合,從而將紅軍消滅在大巴山下,至少是壓回陝南境內。這是田頌堯、孫震根據蔣介石「著重左翼,防匪西竄」的指令制定的計劃。蔣介石認為,只要紅軍被壓到大巴山以北,他即可動用嫡系部隊胡宗南、劉茂恩部繼續追剿,將紅軍一網打盡。 徐向前總指揮將紅七十三師、十一師扼守于北起南江的三江壩,南至巴中的曾四場一線,抗擊敵左縱隊;十二師屏障于巴中至通江以南,對付敵之中、右縱隊和楊森部;十師置於通江以東,抵禦劉存厚部,形成扇形運動防禦陣勢。鑒於敵軍來勢兇猛,兵力雄厚,他要求各部隊充分利用有利地形,依託工事,發揚勇猛頑強的戰鬥作風,硬著頭皮頂住,在戰役的第一階段爭取以少量兵力,大量消耗敵人。 南江的木門、長池、三江壩,是敵人的主突方向。敵人的大部隊,黑壓壓地密集衝鋒,企圖強行從這裡突破。「我軍當時兵未齊集,只以四團不足,戰敵二十四團于長池、木門、三江壩一帶者十日十夜。侯家梁第一仗,我三十二團一團滅黃振貴部三團,繳獲七百餘槍,機關槍二、迫擊炮二、俘虜五百,敵跳岩死傷幾千人。二戰于高壁集,潰敵何瞻如部三團。三戰於中魁山,敵王(銘章)、何(瞻如)、黃(振貴)三部六團密集而進,敵死傷奇大,數上兩千。四戰于青崗梁,董(衡之)師之五、六兩團全潰亂,繳獲甚多。」(陳昌浩:《紅四方面軍鬥爭史略》1933年7月)僅10天時間,紅軍即殲敵左縱隊5000餘人。 與此同時,向巴中、通江方向進擊的敵人也遭到紅軍的頑強阻擊。 3月8日,紅十一師陣地八廟埡失守。八廟埡是南江至巴中間的重要防地 ,徐向前總指揮得知後,天不亮就從巴中趕到那裡,組織部隊反擊,採取正面攻擊和兩翼迂回的戰法,一舉殲敵1個團零1個營,斃敵團長何濟民及代理團長何柱,奪回了八廟埡。此後,因敵攻勢越來越猛,徐總命令全線部隊邊打邊撤,逐次「收緊陣地」,至3月18日,先後放棄了南江、巴中兩縣城,將防線收縮到北起貴門關,南沿官路口、觀光山、大明埡、殺牛坪、得勝山,東向麻石場,北經龍鳳場抵竹峪關一線,與敵成對峙狀態。徐向前率前指移駐通江城。 4月下旬,敵人再次發起全線進攻,徐向前指揮紅軍滅敵一部後,於4月29日又主動撤離通江縣城,收緊陣地于平溪壩、鷹龍山、雞子頂、九子坡一線。川北的地勢,南低而北高,愈是向北,山勢愈陡險,愈利於我軍堅守。像鷹龍山、雞子頂、九子坡等要點,山險路隘林密,擺上幾個連的兵力,就能頂住整團、整旅敵人的進攻。徐向前利用有利的地勢,以少量兵力配以地方武裝,堅守前沿陣地,消耗敵人,而將主力紅軍集中到方圓不及百里的空山壩地區,待機反攻。田頌堯被「勝利」沖昏了頭腦,認為消滅紅軍「不過指顧間事」,於是一面抽回一部分兵力去成都平原繼續參加軍閥混戰;一面令左縱隊的13個團孤軍冒進,進入空山壩以南的餘家灣、柳林壩地區,企圖一舉消滅紅軍,「竟其全功」。東部之敵劉存厚本是虛張聲勢配合,這時見紅軍一退再退,也趁火打劫,趕緊派出8個團進佔空山壩以東的竹峪關。這些昏頭脹腦的軍閥,過高估計自己的力量,沒想到徐向前為他們失敗的命運已作了巧妙的安排。 徐向前和他的總指揮部,此時正設在空山壩的半山腰裡。 空山壩是巴山南麓一座海拔2500多公尺的高山。半山坡上有幾間破舊的茅草房屋,隱蔽在茂林修竹之中。徐向前、張國燾、陳昌浩就住在這裡。 連日來,徐總幾乎沒安安穩穩睡一夜,他一直在考慮反攻的時機和部署。曠日持久的防禦戰,固然使田頌堯付出了上萬人的傷亡,達到了紅軍消耗、疲憊、分散敵人兵力的目的,但是,紅軍自身的困難也與日俱增。戰略退卻已到無路可退的終點,陣地已收到無法再收的地步。苦草壩、泥溪場的南大門雞子頂、九子坡一線,如被敵突破,紅軍就有喪失戰略後方的危險。時值青黃不接的季節,糧食奇缺,部隊一天吃不上一頓稀飯,靠野菜、蠶豆充饑。武器、彈藥有耗無補,醫藥極端缺乏,傷病員得不到及時治療,數量不斷增加。要打破這些困難,唯一的辦法就是及早反攻。徐向前和方面軍其他領導人多次研究,他認為敵左縱隊已經孤軍深入到深山狹谷地帶,供應困難,士氣沮喪,我軍利用有利地形圍殲冒進之敵是有相當把握的。於是確定了立即全殲敵左縱隊的反攻部署。 兵不厭詐。為造成敵人的錯覺,並解除翼側劉存厚部的威脅,徐總首先派一部兵力東出,突襲竹峪關,將劉敵的八個團打得落花流水。同時令王樹聲率七十三師,死死頂住敵左縱隊的進攻,為反攻爭取時間。接著,在空山壩召開軍事會議,部署總反攻。田頌堯的前敵總指揮孫震被紅軍的「示形於東」所迷惑,以為紅軍主力東移,遂令左縱隊發起更加猛烈的進攻,企圖進佔空山壩地區。 徐向前主持了空山壩的軍事會議。各師的主要領導幹部,均出席了會議。程世才在《空山壩大捷》(見《艱苦的歷程》,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第381頁。)一文中,記述了這次開會的情形: 「會議還沒開始,徐總指揮拖著沉重的步伐在屋內踱來踱去,手拿著旱煙袋,慢慢地吸著,有時抬頭看看牆上的標圖,有時低頭思考著什麼,間或同幹部們談幾句話,瞭解一下部隊的情況。鐘錶的指針剛剛指到五時,他立即走到牆上掛著的那張用紅藍顏色標示的密密層層縱橫交錯的地圖跟前,問道: 『這張圖大家都看過了吧?』 『看過了。』同志們回答。 『現在擺在我們面前有兩條道路:一條是分兵把守,這樣就會造成不利的形勢,使蘇區廣大人民繼續遭受軍閥地主蹂躪;另一條道路就是在一個方向上集中優勢兵力,殲敵主力一部,而後乘勝追擊,粉碎敵人圍攻……。』這時,一位參謀走來讓總指揮去接緊急電話。」 「徐總指揮回到原來的位置,眼光凝注地望著前面,會場又寧靜下來。他用清晰、明確的聲調說:『剛才是七十三師師指揮所打來的電話,說敵人還是採取人海戰術,集中攻擊我小坎子陣地,我軍傷亡不小。小坎子是通向空山壩的咽喉,萬一丟失,就會影響全線反攻。因此,我命令他們不惜任何代價,堅持到反攻開始。』 「徐總指揮冷靜地考慮了到會每一個同志的意見後,立即作出了決定:集中七十三師和十一師全部,分別擔任左右兩翼的主攻任務;十師的1個團在中問,十二師1個團為預備隊,十師一部繼續阻擊竹峪關的敵人,十二師一部鉗制德漢城方向的楊森部隊。 「原定後天開始行動,現在決定提早到明天拂曉。」 5月20日晚,各部隊開始行動。紅十一師擔任從空山壩以北向敵左側迂回、斷敵退路的任務,徐向前親自帶著這支部隊向敵後穿插。為全師開路的先鋒部隊是紅三十三團。指戰員們冒著瓢潑大雨,披荊斬棘,從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中前進。紅軍在這樣惡劣氣候條件下迂回包抄,是完全出乎敵人意料的。 為了爭取時間接近敵人,徐向前和後續部隊以驚人的毅力急進在崎嶇泥濘的山路和枝蔓雜錯的密林中。他們渾身被雨澆得透濕,身上被劃破的傷口與泥汙混在一起。徐總的偏頭痛發作了,腿也好像不聽使喚,步伐越來越沉重。他間或在大樹邊上靠一靠,一會兒,便又拄著棍子,加入急行軍的行列。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