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 > 許世友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
三、攻兗打援 |
|
我兵團在連克周村、張店、濰縣之後,略作休整,即挺進津浦路,展開夏季攻勢。 在人民解放軍的強大攻勢面前,國民黨反動軍隊陷入被動挨打、顧此失彼的局面。國民黨蔣介石為了扭轉在中原和東北戰場的不利形勢,被迫從山東戰場抽調整編第七十五師、八師去增援,這就使得敵人在山東的兵力進一步減少。在膠濟路全線和廣大地區已為我攻佔的情況下,山東之敵竭力固守一條臂膀(津浦路)和三個「包袱」(濟南、兗州、青島),企圖阻滯華野內外線兵團的會合,拖住華野主力,確保濟南及徐州,以苟延殘喘。 在中央軍委的統一部署下,華野外線兵團與中原野戰軍並肩作戰,連續發起宛東、開封戰役,進一步打擊和削弱中原戰場敵人的有生力量。軍委命令我兵團不失時機地出擊津浦路中段,從戰略上配合中原戰場的夏季作戰,打通山東腹地與魯西南的聯繫,進逼徐州,孤立濟南,創造爾後圍攻濟南的條件。 五月二十九日,我兵團首先選擇敵第二綏靖區(濟南)與第十綏靖區(兗州)的接合部泰安為主要打擊方向,以魯中部隊圍攻泰安,十三縱一部插向泰安以北,七縱一部插向泰安以南,擬調動濟南、兗州之敵增援泰安,求得在運動中圍殲援敵。 當我各部向泰安運動之際,泰安守敵察知我軍動向,不戰而逃。津浦路沿線各點守敵紛紛效法,或北逃濟南,或南竄兗州。我們當即命令各部抓住戰機,毫不遲疑地向泰安南、北兩面迅速擴張戰果,在運動中消滅敵人。各部連克數鎮,勢如破竹,控制鐵路線一百多公里。我聲威大振,敵聞風喪膽。在北線,我直抵張夏、崮山、龍山一帶,從東南面鉗制濟南。敵以四個旅的兵力向龍山反撲,被我擊退,殲敵四千。在南線,大汶口之敵在潰逃中動作稍慢,被我追擊部隊在大汶口以西魏家莊截住,殲敵兩個團。曲阜被我圍困兩天,兗州之敵出動三個團東援接應,遭我伏擊,殲其一部。曲阜之敵待援無望,於六月十一日黃昏向西南方向突圍,被我截殲。鄒縣之敵據城固守,我七縱及魯中部隊於六月十五日發起攻擊,多路突人城內,僅經四個小時戰鬥,全殲守敵。我一部前鋒直抵兗州。 六月二十日,我以一部包圍兗州,並密切注視徐、濟之敵的動靜。我們的戰役意圖是「攻兗打援」,以求調動徐、濟之敵抽兵來援,分散徐州方面西援豫東戰場的兵力,策應外線兵團作戰,同時在援敵運動中,瞅准機會,將其殲滅。這時,在豫東戰場,我華野外線兵團對河南省會開封作戰,打得正緊。徐州之敵面臨開封、兗州同時告急,左右為難,舉棋不定。六月二十二日,我華野外線兵團拿下開封,徐州之敵方才下決心北援兗州,調整編第二十五師沿津浦路北上。二十八日,援敵進至滕縣以北界河一線。我圍兗部隊過早松圍南下,暴露了打援的意圖。同時,由於我華野外線兵團及中原野戰軍一部,已發起睢杞戰役,敵區壽年兵團陷入重圍,求援甚急。徐州之敵複調整編第二十五師車運河南商丘,改援睢杞戰場。此時,我南下打援未成,北面濟南之敵又遲遲未動,兗州孤立,出現「空檔」。我們當即決定抓住這一戰機,集中兵力攻下兗州。遂以七縱、十三縱和魯中部隊投入攻兗作戰,重新將兗州團團圍住。 兗州為古戰場,坐落在魯中平原,南屏徐州,北護濟南,東窺沂蒙,西瞰魯西,是兵家必爭之地。對於國民黨反動派確保津浦路、堅守中原的戰略防禦體系,兗州無疑是他們不能忽視的要地。為了加強兗州守備,國民黨蔣介石在兗州特設第十綏靖區,以第十二軍(缺二個團)及保安團隊,共十個團的兵力擔任守備。該城地勢低窪,城牆高大堅固。守敵以城牆結合四關構成主要防禦體系,附防禦工事分設五六道,縱深約五六十米。 攻打兗州,我們選擇老西門為突破口。老西門又叫甕門,建有內外兩道城門,中間夾有較寬闊的橢圓形陣地。整個外形看起來如同矗立起來的米甕。甕門一般比較高大,居高臨下,便於發揚火力。一旦外城門被攻破,裡面還有一道堅固的內城門,四周挖有屯兵洞,可以屯置埋伏部隊,作為爭奪城門的反撲突擊力量。所以,甕門易守難攻。攻打甕門,歷來為兵家所忌。據說,明崇禎年間,闖王李自成率起義軍攻打官軍守衛的開封,進攻甕門時受挫。我兵團有的部隊,一九四六年夏天在即墨戰鬥中,亦因攻打甕門,增加了部隊傷亡。 自古兵無常勢。兗州東、南兩面有泗水流過,因夏季河水暴漲,河寬水深,只可船渡,不能徒涉。西郊則便於我大部隊運動。兗州守敵估計我軍不會以甕門為主攻方向,所以城頭守備比較鬆懈,外圍工事也簡陋一些。我們決心避敵之長,擊敵之短,偏偏從敵人意想不到的地方開刀,集中兵力、火力突破甕門,打它個措手不及。 七月十二日,我各部向兗州發起總攻,以甕門一線為主要突擊方向,在五百公尺的正面,部署三個師的兵力,展開四個團並肩突擊。黃昏時分,一聲令下,我軍大炮猛烈開火,炮聲隆隆,驚天動地。甕門城牆上下,火光閃閃,煙霧騰騰,城樓、城垛紛紛被炸毀、倒塌,高大的城垣被撕開一個高八米、寬十米的口子。突擊部隊乘敵人驚魂未定,立即發起衝鋒。在通過外壕時,架橋不成,七縱六〇團一連架橋班不顧敵人的火力掃射,全班下水用肩膀頂住浮橋,讓九個連隊從橋上順利通過,首先登上城垣。其餘各部指戰員跳進積水沒頸的壕溝,涉水而過,不失時機地投入登城戰鬥。 敵十二軍原為東北軍舊部,善於守備。在城垣被我突破後,敵軍官帶領士兵發起集團衝鋒,展開一場惡戰。當晚,七縱指揮員向我報告說,二十師突破口被敵人封鎖。我說:「命令外邊的部隊堅決往裡突,一間屋子,一個牆角,都可以用起來,從西往東打,打它個七進七出沒有關係!」 不久,突破口重新打開,後續部隊如潮水般湧人城內,壓向敵人。戰至十三日下午,城內守敵向東南方向突圍,被我預伏部隊堵截在城郊,全部就殲。敵第十綏靖區司令官李玉堂化裝逃脫,第十二軍軍長霍守義為我生俘。 在我兵團部署攻兗之際,估計敵人不會輕易放棄津浦路中段這一戰略要點。南面徐州之敵正西援豫東作戰,難以抽出兵力北援。敵若要解兗州之圍,十之八九要由濟南分兵南下,我們即命令九縱擔任打援。九縱選擇大汶口以南齊家莊、太平鎮一帶為戰場,為了防止被敵偵破意圖,後縮至泗水一線集結。此時正是盛夏季節,連日晴空萬里,驕陽似火,烤炙著大地。部隊隱伏在密不透風的高粱、玉米地裡,汗下如雨,口乾舌燥。果然不出我們所料,王耀武見兗州頻頻告急,遂派整編第八十四師師長吳化文率領一五五旅、一六一旅及整編第二師二一一旅南下增援。吳化文一心保存實力,懼怕被殲,部隊日進僅一二十華里,行動十分遲緩。兗州被圍的李玉堂、霍守義盼援心切,急如星火。王耀武對吳化文部指揮不靈,無可奈何,不得不由蔣介石寫下親筆信,催逼他迅速前進。七月十三日,敵一六一旅渡汶河南下,抵達齊家莊、太平鎮一帶,進入伏擊圈內。傍晚前後,天色陰沉,漸漸下起小雨。九縱指戰員冒雨急行軍百餘裡,分三路連夜涉水渡過汶河北上,斷敵後路。當夜王耀武得知兗州為我攻克,急電吳化文部返濟。吳化文一反南下那種拖拉遲緩的作風,率部扭頭疾速向濟南逃竄,九縱截得敵第一六一旅、一五五旅一個團和師部炮兵營,於七月十五日全殲,繳獲野炮七門、山炮八門、滿載彈藥的汽車一百餘輛。津浦路中段戰役至此勝利結束。 津浦路中段夏季攻勢,自五月二十九日至七月十五日,歷時四十八天,殲敵六萬三千餘人。我們攻佔了兗州,拔除了敵人在津浦路中段的戰略要點,控制徐、濟間鐵路線七百余裡,完全孤立了濟南,打通了山東腹地與魯西南的聯繫,為我內外線兵團適時會師創造了條件。在兗州及其外圍和泅水、曲阜、鄒縣地區,殲滅地主、惡霸、還鄉團反動武裝兩萬餘人,狠狠打擊了這些地頭蛇的反動氣焰,有力地支援了魯西南地區的土地改革運動。部隊的攻堅戰術、技術水平也得到進一步提高,為攻克敵堅固設防的大城市,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從膠濟路西段、中段作戰到津浦路中段作戰,這一連串的勝利,告訴我們:黨中央、毛主席的戰略指導方針和作戰原則,是完全正確的。山東人民群眾竭盡全力的支援,是我們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力量的源泉。經過春、夏季一系列勝利的攻勢作戰,山東的整個形勢已經徹底改觀了。我們決心乘勝進軍,攻克山東省會濟南,實現中共中央賀電中所提出的:「徹底殲滅山東殘匪,為解放全華東人民而戰!」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