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 > 許世友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
一、渡江之前 |
|
紅四方面軍強渡嘉陵江之前,面臨著新的形勢。在「六路圍攻」中慘遭失敗的四川軍閥已經處於分崩離析狀態。蔣介石氣急敗壞,責駡各路軍閥「均畏匪如虎,望風而逃」,「猶複捏報戰情,淆亂是非」,「致任匪馳騁,如人無人之境地」。他一方面連催劉湘「複職」,並將「奔逃」「捏報」最甚,「不惟牽動全線戰局,尤足動搖各路軍心」的羅澤州「革職查辦」,以圖穩住戰局;一方面令其嫡系胡宗南、上官雲湘等部相繼入川,以賀國光等人組成「駐川參謀團」,乘機攫取四川大權積極籌劃「川陝會剿」,妄圖對我軍發起新的圍攻。 在此期間,方面軍為鞏固和發展反六路圍攻的戰果,加強部隊建設,為粉碎敵人「川陝會剿」做好準備,各部隊相繼轉入了整訓工作。 一九三四年十一月,繼毛裕鎮黨政工作會議之後,方面軍在巴中縣清江渡召開了軍事工作會議。會議總結了一年來同川軍作戰的經驗教訓,分析了形勢,研究了今後的作戰方針,確定在部隊經過一個時期的整訓後,集中主力向嘉陵江以西和甘肅南部發展,使川陝根據地擴大成為川陝甘根據地。會議向全軍指戰員發出號召: 「堅決鬥爭,加強一切工作,充實自己的力量,衝破『川陝會剿』。」 根據毛裕鎮黨政工作會議和清江渡軍事工作會議關於進一步加強方面軍部隊和川陝革命根據地建設的精神,全軍進行了整編和訓練。 整訓之初,部隊進行了整編。為充實連隊,精簡了部分師、團機構,方面軍由原有的十五個師四十四個團縮編為十一個師三十二個團,另編了炮兵團、紅軍大學以及由遊擊隊合編成的兩個獨立師。我在這時調任第四軍軍長。這個軍的前身是紅十師,原編有三個師八個團,這次縮編為兩個師七個團:第十師轄二十八、三十、三十四、三十六團;第十一師轄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團;第十二師的編制于渡江戰役結束後恢復。 我來到四軍,立即投入了緊張的軍事訓練。這一時期進行的練兵運動,在紅四方面軍的歷史上是空前規模的。方面軍專門制訂了《軍事教育計劃大綱》和《各軍比賽條約》,普遍開展了競賽活動。我們四軍在認真總結作戰經驗的基礎上,針對川軍的作戰特點,側重抓了以射擊、投彈,拼刺刀、夜戰為主要內容的訓練,使部隊的戰鬥力有了明顯的提高。 整訓期間,我們與其他部隊一樣,還派出大批人員,到方面軍劃分的宣漢、達縣以北及江口地區,協助地方黨組織發動群眾,恢復生產,組織和訓練地方武裝,使曾遭六路圍攻之敵踐踏的川陝根據地,又呈現出一派生機。至一九三五年一月,我軍經過三個多月的整訓,做好了迎接新的戰鬥任務的充分準備。為貫徹清江渡會議確定的方針,我軍乘敵「會剿」尚未開始之際,發起了廣(元)昭(化)戰役。目的是殲滅位於該地區的胡宗南部的獨立旅,打開向西向北發展的門戶。 廣昭地區為胡宗南部的五個團和兩個遊擊支隊駐守,統歸胡部獨立旅旅長丁德隆指揮。該部到達廣昭地區不久,兵力分散,且與川軍有矛盾,是我軍向甘南發展的有利方向。我軍如將該敵殲滅,攻佔廣元、昭化,不僅對敵正在組織的「川陝會剿」是個有力打擊,而且可以在嘉陵江上游開創一個新局面,使川陝根據地擴大為川陝甘根據地。 我們四軍十師、三十一軍九十一師、九軍二十五師、三十軍八十八師等部隊奉命參加了這一戰役。 一九三五年一月二十二日,我軍先後攻佔了廣元,昭化周圍的轉鬥鋪、羊模壩、三磊壩、河灣場、寶輪院等外圍據點,進圍廣元、昭化縣城,殲敵約兩個團。廣、昭兩城守敵憑堅固守,意借堅城以疲我軍。方面軍鑒於我軍攻擊數日進展不大,長期屯兵於堅城之下,亦非良策,乃放棄原戰役企圖,主動撤廣昭之圍,將主力轉至嘉陵江東岸。 這時,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遵義會議已經勝利結束。會議確定了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確領導,使中國革命走上了毛澤東思想指引的勝利道路。一九三五年一月二十二日,黨中央政治局及軍委對紅四方面軍當前的戰略行動方針給了一個極為重要的電報指示。內稱:「為選擇優良條件,爭取更大發展前途計,決定我野戰軍(指中央紅軍)轉入川西,擬從瀘州上游渡江。若無障礙,約二月中旬即可渡江北上。……為使四方面軍與野戰軍乘蔣敵尚未完全入川實施『圍剿』以前,密切地協同作戰,先擊破川敵起見,我們建議你們應以群眾武裝與獨立師團向東線積極活動牽制劉(湘)敵,而集中紅軍全力向西線進攻。」因此指示四方面軍「宜迅速集結部隊,完成進攻準備,於最近時期實行向嘉陵江以西進攻。至兵力部署及攻擊目標,宜以一部向營山之線為輔助方向,而以蒼溪、閬中、南部之線為主要方向。」 方面軍在廣昭戰役之後,主力是集中的。接到中央電報後,理應按照中央指示,迅速準備,積極創造條件,克服客觀上存在的一些困難,儘快打過嘉陵江去。但是張國燾卻違背中央指示,擅自決定發起陝南戰役,命令方面軍主力向陝南出擊。 我們四軍五個團和三十軍、九軍各一部於二月初由廣元以北的朝天驛地區向陝南推進,計劃首先攻佔陝南的甯強和陽平關,爾後向勉縣、漢中方向發展。二月三日,我四軍十師主力先後攻克甯強和陽平關,殲滅守敵陝軍一個團,爾後和九軍、三十軍等兄弟部隊一起,分三路從鐵鎖關、甯強、陽平關向東北挺進,先後占勉縣、圍褒城、攻南鄭,將陝軍四十九旅和獨立旅第一團大部殲滅,兵鋒直逼漢中。 陝南戰役,我軍在軍事上是取得了一定的勝利,並使嘉陵江沿岸的胡宗南部北調,有利於我軍下一步的渡江作戰。但是沒有堅決執行中央要紅四方面軍儘快向嘉陵江以西進攻的指示,延誤了渡江時間,致使中央紅軍在瀘州上游渡江的計劃未能實現。同時陝軍孫蔚如部與我軍訂有互不侵犯的協議,主動向其出擊,在政治上也是失策的。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