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 > 許世友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一、激戰序幕


  一九三三年,川北的十月是一個金色季節。根據地農業生產獲得了大豐收,軍事上連續取得了儀南、營渠、宣達三大戰役的巨大勝利,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紅色政權的革命群眾運動如火如荼,到處是豐收的喜悅,勝利的歡笑。

  革命烽火照亮了巴山蜀水,革命驚雷迴響在天府之國。

  川陝邊革命形勢的迅猛發展,不僅嚴重地震撼了四川軍閥的反動統治,而且使國民黨頭子蔣介石、汪精衛大為心驚。蔣介石在他任命的「川北剿匪督辦」田頌堯被打垮之後,又于七月急任劉湘為「四川剿匪總司令」。十月,蔣介石在親自指揮五十萬大軍對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發動第五次「圍剿」的同時,又撥給劉湘二百萬元軍費、萬餘槍支和五百萬發子彈,督令劉湘發動對川陝紅軍的「圍剿」。

  劉湘是四川最大的軍閥頭子。他憑著縱橫捭闔的手段,加上封建迷信的幫會關係,從一個川軍師長,一躍成為身兼數職(四川善後督辦、二十一軍軍長、川康綏靖主任等)、擁兵十萬、獨踞川東的大軍閥。他與四川另一大軍閥劉文輝本為侄叔關係,但為互爭短長,獨霸四川,曾數起戰端,荼毒生靈。在蔣介石任命劉湘為「四川剿匪總司令」時,他正醉心于同劉文輝爭城掠地的「安川」之戰,揚言「先安川,後剿赤」,遲遲不肯就職。九月,劉文輝敗逃西康(今屬四川),劉湘見「安川」目的已達,遂以四川軍政大權集于一身的霸主身份,唱著「統一財政」、「統一民政」的高調,於十月初在成都上任就職。接著就以所屬二十一軍為主力,糾集四川大小軍閥部隊一百一十余團二十余萬人,組成了六路圍攻軍,向我川陝邊根據地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敵六路圍攻的部署是:鄧錫侯的第二十八軍為第一路,由廣元向南江方向進攻;田頌堯的第二十九軍為第二路,由閬中向巴中方向進攻;李家鈺的新編第六師和羅澤州的第二十三師為第三路,由南充向巴中以東方向進攻;楊森的第二十軍為第四路,由蓬安向通江方向進攻;劉湘的第二十一軍為第五路,由開江、開縣向宣漢、達縣進攻;劉存厚殘部第二十三軍和位於城口、鎮巴地區的王三春等土匪部隊為第六路,分別由開縣、城口地區向萬源進攻。蔣介石還派來空軍兩隊,飛機十八架,分別位於梁山(現名梁平)、南充機場支援作戰。為配合其軍事圍攻,劉湘還組織了「剿赤後援會」、「安撫委員會」等反動組織,並利用反動會道門和地主武裝開展所謂的「遊擊戰爭」,對我根據地進行滲透騷擾。同時,加緊了對根據地的經濟封鎖,並在其統治區內增收田賦捐稅,大量搜刮錢財以充軍費。劉湘學著蔣介石的調子狂妄宣稱:「在三個月內全部肅清」川陝邊區紅軍。

  敵重兵壓境,我軍面臨著進入川北以來最嚴峻的考驗。在敵人大規模圍攻已經迫近的情況下,我軍理應停止進攻,迅速轉入反圍攻作戰的準備。出人意料的是,宣達戰役於十月下旬剛剛結束,方面軍總部就命令我率九軍二十五師向開江進擊,同時以四軍進攻開縣,以三十軍由達縣向南進攻。後來我們才知道,這是張國燾的主張,他幻想用「不停頓地進攻」,「粉碎敵人圍攻於開始之前」。結果不僅未能如願以償,反而使我軍一開始就陷於被動地位。

  十一月一日,我們二十五師在開江城北的永興場地區,與首先向我進攻的敵第五路第三師遭遇,揭開了反六路圍攻作戰的序幕。

  王陵基的第三師是劉湘的主力部隊之一,實力較強,裝備較好,還未受過我軍打擊,又剛在軍閥混戰中獲勝,氣焰甚為囂張。我們二十五師也是紅四方面軍的主力部隊,裝備也相當好。最近雖然連續作戰兩個多月,部隊有些疲勞,但因連戰皆勝,士氣相當高昂。這樣的兩強相遇,就展開了一場激戰。從十一月一日開始,我們在開江西北的永興場、天師觀、回龍場地區與敵連續激戰了六七個晝夜。敵人雖然被我殺傷三四千,但後續部隊卻不斷增加,戰鬥的發展逐漸對我不利。我和陳海松政委反復思考和研究著整個戰場的敵我情況,一致認為:劉湘的主力投入戰鬥,說明敵人新的圍攻已經到來,如果繼續執行進攻的命令和越來越多的敵人拼消耗,後果不堪設想。我們把情況向方面軍總部作了報告,建議對當前的作戰方針作出新的決定。

  在日益嚴重的敵情面前,方面軍總部排除了張國燾軍事冒險主義的干擾,決定停止進攻轉入防禦,採取「收緊陣地,誘敵深入」的方針,求得在收緊陣地過程中,大量消耗敵人,促使敵我優劣的轉化,創造條件轉入反攻。整個反圍攻作戰的部署分為東、西兩線,並以東線為主要方向:以四軍全部、九軍和三十軍各兩個師以及剛由川東遊擊軍改編的三十三軍部隊共二十五個團防守萬源至宣漢、達縣的東線地區,重點對付敵主力第五路,由總指揮徐向前同志直接指揮;三十一軍,九軍二十七師和三十軍九十師,部署於北起廣元、沿嘉陵江東岸至營山、渠縣的西線地區,鉗制敵一、二、三、四路,由副總指揮王樹聲同志指揮。另以兩個團的兵力配置於川陝交界地區,監視陝南之敵。

  方面軍確定的這一作戰方針及其兵力部署,實踐證明是正確的,符合積極防禦的戰略思想。當時敵之兵力三倍於我,武器裝備又佔有優勢,若不先後退一步,而是繼續同敵人拼消耗,那就不僅不能粉碎敵人的圍攻,而且會危及軍力的保存。正如毛澤東同志曾經指出的:「戰略退卻,是劣勢軍隊處在優勢軍隊進攻面前,因為顧到不能迅速地擊破其進攻,為了保存軍力,待機破敵,而採取的一個有計劃的戰略步驟。」

  根據新的作戰方針,我們二十五師和四軍三十軍等部隊由進攻轉入防禦,實行節節抗擊,逐步撤至宣漢、達縣、南壩場一線與敵對峙,一面作戰,一面進行反圍攻的動員和準備。這時,根據地黨政軍民也全力投入了反圍攻的準備工作。二線部隊和群眾,在縱深各個要點構築工事;地方黨政機關組織群眾籌集糧食,實行堅壁清野;建立工人師、少年先鋒團、婦女獨立團等群眾武裝,「實行全赤區軍事化」。川陝省委還組織了二十多個宣傳隊,深入各地開展動員工作。根據地內的村落、集鎮,到處貼滿了「消滅劉湘!」「武裝保衛赤區!」「擴大紅軍,武裝保衛蘇維埃政權!」等標語口號。黨政軍民萬眾一心,積極投入了反對敵人六路圍攻的鬥爭。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