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 > 許世友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一、迎頭痛擊(1)


  一九三〇年,各根據地的紅軍抓住蔣介石和馮玉祥、閻錫山之間軍閥大混戰的有利時機,主動出擊,接連獲勝,得到了很大發展,引起了國民黨反動統治階級的極度恐慌。是年十月,軍閥混戰以西北軍的失敗而收場,國民黨陣營內部出現了暫時穩定的局面,蔣介石乘機收編大量雜牌部隊,積極準備圍攻我各革命根據地。反革命的「圍剿」,由過去幾省地方軍閥的聯合行動,轉入全國統一組織的階段。

  敵人的第一次大規模「圍剿」,重點是在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蔣介石親自前往南昌部署。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圍剿」,則由武漢行營主任何成渚負責,並專設「鄂豫皖三省邊區綏靖督辦公署」,由投靠蔣介石的馮系軍閥李鳴鐘為「督辦」,以便利用收編的馮系部隊充當「圍剿」主力。(本站編輯注:根據李鳴鐘後人提供的材料,1986年中央統戰部認定李鳴鐘為愛國民主人士。李鳴鐘先生是馮玉祥將軍的代表,而不是「投靠蔣介石「)。

  到十一月初,敵人基本構成了對鄂豫皖根據地的包圍態勢:在北面,原馮系部隊吉鴻昌三十師和張印相三十一師,分別從淮陽和周口開赴潢川、商城和羅山地區;在南面,夏鬥寅十三師和郭汝棟二十六師,分別駐紮在麻城、黃陂、黃岡和蘄春、浠水;在西面,戴民權新編二十五師集結在京漢線東側;在東面,陳調元四十六師調到六安、霍山地區,潘善齋新編第五旅由英山開赴羅田。敵計劃:第一步先對我根據地造成「圓箍式」的包圍;第二步以主力突入根據地,佔領城鎮,控制交通要道;第三步分區「清剿」。敵武漢行營主任何成渚狂妄地叫囂:「三個月內肅清」鄂豫皖紅軍。

  這時,我們紅一軍尚未查明敵之「圍剿」企圖,正在羅山潘新店地區休整。自九月份以來,我軍北上豫南,接連打信陽、攻潢川、克光山、奪羅山,殲滅了大量的敵正規軍和反動民團。但由於第二次「左」傾錯誤的影響,根據地未能得到鞏固和發展。九月間,黨中央召開了六屆三中全會,會議在瞿秋白、周恩來同志的主持下通過決議,決定停止組織全國總起義和集中紅軍進攻中心城市的冒險行動。十月十八日,黨中央又專門向鄂豫皖特委發出指示,規定鄂豫皖紅軍的發展方向「主要是威逼武漢,在目前更應該牽制武漢反動軍隊,使它不能順利地進攻湘鄂贛的紅軍」。根據黨中央的這一指示,我軍取消了原定奪取京漢線、進攻信陽的計劃,決定揮師南下,執行威逼武漢,配合中央根據地反「圍剿」的任務;並向蘄春、黃梅、廣濟地區發展,與紅十五軍取得聯繫。恰於此時,敵人對鄂豫皖根據地的大規模「圍剿」正在組織實施之中。這樣,我軍南下作戰的行動,正好給南線圍攻之敵當頭一棒。

  記得南下那一天,淫雨霏霏,雲霧漾漾,我們冒雨從潘新店出發,經過兩天的急行軍,到達黃安城西約四十裡的河口鎮。我軍不顧連日急行軍的疲勞,先迎戰侵入姚家集之敵夏鬥寅十三師七十五團。

  十一月十一日清晨,戰鬥打響了。這一仗打得十分激烈而殘酷,敵我雙方都有較大的傷亡。打到天黑,敵人終於支持不住,丟下大批屍體,連夜逃往黃陂。十三日,我們紅一師揮戈東進,襲擊黃安守敵郭汝棟二十六師第二混成旅。二十四日,夏鬥寅十三師補充團一個營侵入謝店,我軍乘其立足未穩,以突然的行動一舉將其全殲。以上幾仗,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為根據地人民贏得了反「圍剿」的準備時間。

  我軍按預定計劃繼續南下,向新洲縣城進擊。新洲是一個大商埠,商業甚盛,城內囤積有大量布匹和棉花,只有反動民團把守。我軍攻打該地,不僅容易殲滅守敵,還可以解決缺少冬季被裝的困難。

  十一月三十日,北風怒吼,大雪紛飛。我們一團一營肩負著全師的前衛任務,先于主力由謝店出發。沿途的山山嶺嶺早已被大雪覆蓋,天上地下,白茫茫的連成一片。我們身著單衣,腳穿草鞋,行進在冰天雪地裡,不少同志的腳凍裂了口子,鮮血滲了出來,走一步,潔白的雪地上就留下一個殷紅的血印。但指戰員們照樣精神抖擻,沒有一個叫苦叫累。

  走了約三四個小時,天漸漸暗了下來。我計算了一下行軍里程,估計快接近麻城通黃陂的公路了。在這條交通要道上,敵人設置了一道封鎖線,崗哨密佈,戒備森嚴。我命令全營保持肅靜,準備過封鎖線。

  不一會兒,我們來到中館驛與宋埠之間的公路邊。在左前方約二百多米的地方有敵人的一座崗樓,樓頂上看不到人影,只有一盞馬燈在狂風中搖曳,忽明忽暗。

  「快,穿過去!」我低聲命令道。

  只見一個個黑影飛快地越過公路,消失在茫茫的雪夜中。過了封鎖線,走了不到三華里,一條寬約一百五十多米的沙河擋住了前進的道路。同志們不顧河水冰冷刺骨,毫不猶豫地涉水過河。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