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回憶錄 > 我與浦東抗日遊擊戰 | 上頁 下頁 |
一九 |
|
§6.為戰友討還血債 要鬥爭就會有犧牲,在反「清鄉」鬥爭初期,我們犧牲了幾位很好的同志,除董金根外,還有朱剛同志和金文華同志。敵人欠下了我們一筆筆血債。 朱剛原是「吳仙鶴守望隊」的一名骨幹,1941年初參加「五支隊」一大隊,擔任常備隊的區隊長,後來又擔任中隊長,表現很好。部隊南下浙東時他留在地方,主要在梁典、周家弄、新場以南一帶活動。我們重返浦東後,他就歸隊了。 我們在三灶一帶活動時,朱剛同志發高燒,不能隨部隊活動。我就找了當地姓倪的一個偽保長,把朱剛安置在倪家宅一戶農民家裡養病。那家只有母女兩人。誰知那個女兒是劉鐵城手下一個偽軍的姘頭,這個女人向偽軍報告朱剛是共產黨遊擊隊員,偽軍報告了劉鐵城,劉又報告日本憲兵隊。 一天夜裡,劉鐵城部隊把朱剛住的宅子團團圍住,把正在養病的朱剛抓走了。他們將朱剛同志先押送到周浦,不久押到南橋,後來又押到新場。在周浦日軍司令部,敵人企圖以「高官厚祿」收買朱剛,他毫不動心;轉而使用酷刑,仍無法得到半句口供。喪心病狂的敵人,竟殘忍地用粗鐵絲穿進朱剛的鎖骨,拉著他在南匯的周浦、南八灶、湯家木橋一帶和奉賢的南橋、蔡家橋等地遊街示眾。一路上,敵人要朱剛認指與我們有聯繫的群眾。當朱剛看到這些群眾和熟人走過來,敵人問他:「這些人你認得嗎?」朱說:「不認識。」到了一個村莊,敵人問:「遊擊隊在這裡住過嗎?」朱說:「沒有住過。」敵人問:「你住在哪裡?」他說:「我沒有住的地方。」朱剛承受著精神上、肉體上的巨大痛苦,默默地從他所熟悉的村莊和老百姓面前走過,堅強不屈,不留一句口供。他知道不能講一句真情實話,否則凡是遊擊隊住宿過的地方,敵人會把房子全部燒光,凡是幫助過遊擊隊的老百姓,都要吃苦受罪,甚至坐牢。 敵人對朱剛毫無辦法。後來把他押到新場。我們部隊一直在想辦法營救他,但在新場關押時,朱剛落到在墩頭陳戰鬥中漏網的一個姓劉的匪徒手中。1942年10月4日拂曉前,這個匪徒喪心病狂地用棉絮活活地將朱剛塞死。朱剛同志為了革命,為了保護人民的利益,英勇地犧牲了。 支隊部的小通訊員金文華同志,他年僅16歲,但入伍時間比我還早。他原是周大根二中隊的小勤務員。我重返浦東時,挑選他當通訊員是因為他對各方面情況很熟悉。他與老百姓親密無間,只要他一敲門,不少群眾就知道是誰來了。因為人小又是大孩子,敵人不注意他,經常到敵人據點裡去探聽敵情,許多事情我們不便活動的,他能辦到。他是我們非常出色、機智勇敢的聯絡員、偵察員。一天,他在新場中心橋一帶活動,被敵人發現。敵偽軍就盯梢追擊。他沒有帶武器,先躲藏在稻田裡,後又往外跑了。追他的是偽軍顧桂秋部的中隊長王寶根,又名王英,這傢伙很反動,為了討好主子,竟連開三槍,把我們金文華同志打死在稻田裡。這個年僅16歲的遊擊隊員,光榮犧牲了。王寶根的公開身份是偽軍中隊長,暗底裡又是日軍田中義一系統的特務,是個罪大惡極的雙料漢奸。我們決心要為烈士報仇,討還血債。 1943年夏初,我們瞭解到王寶根住在大團鎮上。我就派熟悉大團情況和地形的小隊長朱印天同志,去完成鎮壓王寶根的任務。朱印天到了大團,住在一個關係家裡。為抓獲王寶根,朱聯絡了要好的同學吳伯平、王祥連和林志傑。林在王寶根住處對面,潛伏了整整一天,摸清了王寶根第二天要去一家飯店吃面,吃完可能乘船去上海或南匯開會。第二天清晨,正是早市的時候,朱印天帶了王祥連、餘九華趕到飯店,人多不好下手。王吃完面,果然乘船往上海去。朱等跟到二灶港船碼頭,王已上了船。他們3人立即抄小路追到機口廟去攔截。在離大團不遠的機口廟以西的一座橋上,朱印天站在橋上。等王坐的船過來,他拔出手槍命令船老大靠岸。王一見大驚失色,馬上催船老大快劃。朱印天看王要逃走,瞄準王寶根一槍。王應聲倒下不能動彈,船也靠了岸。朱印天跳上船把王寶根拖上岸,就地擊斃,並掏出事先以我名義寫的一封警告信,塞進王寶根屍體的口袋。信的大意是,誰與抗日的五支隊作對,王寶根的下場就是他的榜樣。我們這一行動對那些敵偽軍官震動很大。 §7.樹起了鮮明的旗幟 在我們的連續打擊下,敵人的「清鄉」步驟已全部打亂。他們不得不慌忙收縮。那些僅有三五個鬼子帶個把班偽軍設立在鄉下的小據點,都被迫撤走了。被敵人強行拉到「自衛隊」放哨的老百姓,也陸陸續續回去了。這樣,我們的活動天地日益寬闊。隊伍一天天擴大,短槍隊變成了長槍隊。1943年初發展到三四十人,五六月份,發展到70多人,擁有機槍3挺、長短槍60多支的遊擊部隊。 我們在敵人「清鄉」的竹籬笆合攏前,從浙東返回浦東,一直到敵人「高度清鄉」的後期,前後長達8個月時間,同上級失去了直接的聯繫。朱剛中隊長犧牲後,一些商人把消息傳到浙東,變成了「諸隊長犧牲」了,不少浙東同志還真以為是我犧牲了呢!8個月後,我們終於恢復了同上級的聯繫,我要求上級迅速調幹部來,因此一些同志陸續回浦東。其中,翁阿坤(又名翁利民)同志,石匠出身,共產黨員,老二大隊的機槍手,機智勇敢,非常能打仗,他回來後我們組建的一個中隊,由他任中隊長。陳友新(吳掌林)原任奉賢地方黨民福支部書記,地方党推薦給我們,1941年6月他同蔡群帆、林有璋去浙東時,任「五支四大」二中的指導員。現在我們任命他當翁阿坤中隊的指導員。 1943年6月,浙東區黨委又派鮑季良等同志到浦東,進一步加強領導。鮑季良是「保衛二中」的老同志,在「五支隊」任秘書,回浦東後負責經濟工作,以後還兼黨支部工作,成為支隊的重要領導成員。 我們初回浦東時,沿用的是五支隊的番號,我公開身份還是大隊副,支隊長仍由連柏生同志掛著,老百姓習慣地稱我們為「連柏生部隊」。後來部隊在浦東的行文,已經改用我的名義,所以,群眾開始把我們這支部隊,稱為「諸亞民部隊」了。 在嚴酷的鬥爭中,我們的隊伍在党的領導和人民群眾的支持下,日益壯大,越戰越強,在浦東大地樹起堅決抗日的光輝旗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