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宋慶齡 | 上頁 下頁 |
一〇七 |
|
在重慶的第一星期,慶齡同她的姐姐和妹妹視察了日機空襲後的斷垣殘壁、防空設施、戰時孤兒院以及中國工業合作協會(以下簡稱「工合」)的兩個單位(一個織毯廠、一個印染廠)——「工合」從一開始就受到宋慶齡的支持。每到一處,她都認真觀察、詳細詢問。 4月7日,宋美齡在蔣介石「官邸」為宋慶齡、宋靄齡舉行招待會。慶齡在講話中說,她這次回來看到重慶人民在敵機空襲下受難,但也看到了許多婦女的努力工作,十分贊佩。接著她提出兩點:一是她希望國民大會儘早召開(它正被無限期推遲),婦女們要加以支持並參加選舉;二是婦女地位的改善離不開憲政的實施,婦女要去努力爭取而不能坐待恩賜。 國民黨的中央通訊社在關於這次聚會的報道中把宋慶齡的講話完全略去,對蔣介石的出席則大事渲染,說他到場時「全體鼓掌」,又引用了蔣致詞中那些好聽的話——「孫夫人和孔夫人此次訪渝不但為重慶人民所歡迎,全國也為之深感欣慰」。這篇電訊還說,蔣夫人「用中文及英文致詞,孫夫人、孔夫人繼之」,但她們說了些什麼則隻字不提。① ①中央通訊社重慶1940年4月7日電訊。 後來幾天裡,宋慶齡為《新華日報》題詞「抗戰到底」並和姐姐、妹妹一道去重慶一家醫院慰問傷兵。對一些受傷的日本俘虜,她用日語祝他們「早日回到美麗的日本島嶼上去」,顯示她把日本人民和統治者是區分開的。 蔣氏夫婦為新任蘇聯駐華大使潘友新舉行宴會,慶齡欣然應邀出席,使她有機會強調她一貫重視的中蘇友誼。 4月18日,宋氏三姐妹一道發表廣播演說,由NBC廣播網向全美國轉播。慶齡的演說中充滿了對中國人民、對未來的信心:「日本憑藉它的優勢武器,誇口說三個月內征服中國這個有著全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國家。但我們已經戰鬥了三十三個月,始終保持著中國必勝的決心和信心。太平洋和世界的未來歷史必然會變樣,因為中國的四萬萬五千萬人民已經拿起武器,為自己的自由、為你們和全人類而戰鬥。」 王安娜曾出席過幾次正式的招待會,她觀察到慶齡和她的妹妹在那種場合的表現迥然不同:「蔣夫人總是被恭維和崇拜自己的隨從所包圍……還有幾名作為『顧問』的傳教士……即使在這些人中,也很少有人敢於持與這位獨裁的『第一夫人』不同的意見。因為反對意見在她看來簡直是冒讀神靈。…… 「……我常常想:『孫夫人與這樣的世界的確是合不來的。』她總是討厭人多,對在公眾之前出頭露面經常有一種羞怯感。特別是被迫發言時,她覺得渾身很不舒服。在一次花園酒會上,因為圍到她身邊去的人實在太多了,她竟象一隻羚羊似地一溜煙跑進屋去。」① ①同注13,第384—385頁。 她還補充寫道:「對自己的家族即『宋家王朝』在抗日戰爭中所扮演的不幸角色,她並不抱幻想。她不贊同蔣介石的專橫、非民主的行為,孔夫人的投機生意,以及蔣夫人不適時宜的奢侈生活。和好朋友在一起時,孫夫人常常以辛辣或譏諷的言詞談及這些事情。但是她並不進一步表明自己的看法。這不僅由於她在政治上是驚人的老練,而且是因為長年以來她已學會了控制自己……」① ①同注13,第385頁。 王安娜注意到,在平常人中間,慶齡的形象總是很高大的:「表面上,她對擁有強大勢力的家族『宮廷』的態度,是非常恭謹的,甚至會被認為是順從的。儘管如此,她從未失去反政府派的知識分子和進步青年的信賴。因為她始終如一地執行著在她看來是正確的路線,態度極其鮮明。她是宋家一族中唯一不謀私利的人,她是為著人民有一個美好的未來而生活、工作的。人們對此十分瞭解。人民稱她為『中國的良心』。」① ①同注13,第385—386頁。 她同姐姐、妹妹又一起去訪問成都。在那裡,她參觀了更多的「工合」單位並發表了肯定「工合」的最強有力的講話:「工業合作社事業,正是總理(孫中山先生〕民生主義之實行,一面求改善人民生活,一面求充實國家經濟力量,希望各位對民生主義加以研究,俾總理遺旨能普遍實行。」① ①重慶《新華日報》1940年4月29日,轉引自《宋慶齡年譜》第126頁。 在國民黨統治的地方,在每星期舉行的「總理紀念周」上都要集體背誦《總理遺囑》,而實際上則從不遵照執行。特別是對民生主義的忽視,成了宋慶齡對國民黨的主要批評目標之一。從這些情況考慮,她這裡說的這段話顯然不止是說給「工合」運動人員聽的。 5月9日,她回到香港。中外記者包圍了她,要她談談在大後方兩個月的印象。她告訴他們,總的說來,她是受到鼓舞的,人民的民族情緒高昂,堅信中國能堅持抗戰下去,生產也有所增長。「我們能夠勝利。」但在政治上,「雖然不可否認有若干進步,……但不能適應要求」。《抗戰建國綱領》尚有待貫徹,吏治中的惡習未獲根除。對孫中山及其主義的遵行流於空言。「改善民生,缺乏具體步驟,深感遺憾。」 儘管如此,她相信「汪精衛集團關於國共分裂的宣傳,純屬彼等之夢想」。在某些地方,確曾發生過妨礙抗戰、親痛仇快的磨擦,但「予信兩黨領袖際此國步艱難之時不會使兩黨互鬥。吾人必須防止分裂,因日汪所求者正在此」。① ①香港《大公報》,1939年5月25日。 汪精衛的傀儡政權(「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1940年3月29日在南京正式成立時,沒有更多的國民黨顯要人物叛變過去充當「部長」。但在重慶,投降主義及分裂統一戰線的活動仍在繼續。一群國民黨將領率部投敵①,其中有些是上面默許的。他們被用來對付共產黨領導的解放區,這是國民黨和日本都要做的事,雖然每一方都想自己得到最後的好處。 ①在整個抗戰期間共有57名國民黨將領投敵或「暫借」給日本人。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