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回憶錄 > 一個戰犯管理所長的回憶 | 上頁 下頁 |
四九 |
|
§17.讓罪犯到犯罪的地方去 1956年1月中旬,在北京召開了由北京、太原、濟南、內蒙古、撫順等5個戰犯管理所所長、副所長參加的會議。我作為代理副所長與孫明齋所長一起參加了會議。會上,公安部第一局局長淩雲同志傳達了中央關於組織戰犯進行社會參觀的決定和周恩來總理的指示。 中國改造罪犯實行監獄勞改和社會教育相結合的原則。社會教育包括讓罪犯會晤親戚朋友或通信,或者發動幹部和群眾揭發罪犯的罪行。對於戰犯來說,接受社會參觀教育是一種新的受教育的方式。周恩來總理在指示中談及了戰犯進行社會參觀的內容、方法、路途安全等具體事項。 參加會議的同志一致認為,中央的決定是改造戰犯工作的創舉,打破了自古以來監獄與外界社會生活隔絕的慣例。特別是讓那些不同尋常的戰犯們走出牢門,到社會生活中與人民大眾接觸,這是古今中外也絕無僅有的事情。 從北京回到撫順之後,我們向全體戰犯宣佈了中央關於讓戰犯進行社會參觀的決定和周恩來總理的有關指示。開始,戰犯們半信半疑,後來看到管理所正在做社會參觀的各項準備工作再不懷疑。大部分戰犯把進行社會參觀看作是被釋放的徵兆。但也有少數戰犯擔心被荷槍實彈的士兵護送著走街串巷在人格上受到侮辱,更怕被受害人報復。 管理所的工作人員對社會參觀活動具有職業興趣,認為可以通過社會實踐和事實,讓戰犯們認識用語言無法啟迪的思想意識。大多數戰犯,尤其是日本戰犯們對建國以來中國大地發生的巨大變化一無所知,他們還認為中國仍然是「東亞病夫」。當時,中國正在實施第一個五年經濟發展計劃,報紙和廣播每天都在報道經濟建設方面的成就。但是,日本戰犯們根本就不相信。他們認為:「中國的經濟、文化建設真的像報紙和廣播宣傳的那樣快嗎?」「中國有工業嗎?豆腐房很多,可工廠沒有幾座!」 日本戰犯們的這種偏見,只能通過直觀的教育才能扭轉過來。另外,讓他們親自回到當年他們犯下罪行的地方,這對他們的思想轉變都會起到促進作用。我們制定了詳細的計劃,並將管理所內1000余名戰犯編成3個參觀大隊。 自2月8日開始,戰犯們的社會參觀活動分別展開了。 戰犯們乘坐潔淨的臥鋪車外出,而且對他們解除了警戒和監視措施,沒有軍警,也沒有監獄看守跟蹤他們,只有管教人員帶隊。他們在火車上享受與其他乘客相同的待遇,個個顯得興奮。他們認為被釋放的日子快要到了。 日本戰犯們先後參觀了瀋陽、鞍山、長春、哈爾濱、武漢、上海、南京、北京等11座城市和附近農村。上述地方對這些戰犯們來講是再熟悉不過了。有些戰犯因為在這些城市長期駐防過,對一些城市的大街小巷相當熟悉。通過參觀訪問,日本戰犯們對解放以來中國大地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讚不絕口。他們看到的是熱氣騰騰的工廠、豐收喜悅的農村、生氣勃勃的學校、繁華熱鬧的大街、充滿自信的百姓。所見所聞,對他們來說是不可想像的,他們真實地體會到人民當家做主的新中國的生動現實和美好未來。 特別是鞍鋼的修復和生產的發展,讓每一位日本戰犯都感歎不已。原來鞍鋼是日本人建的,稱為「昭和制鋼所」。日本人把這所「制鋼所」看作是東北工業的中軸。日本即將戰敗時,他們炸毀了鋼廠大部分設備,他們叫囂:「今後中國人在這一片廢墟上只能種植高粱」。日本戰犯們認為,鞍鋼要恢復生產,至少需要20年。但是,新中國成立後,鞍鋼的工人階級僅僅用了3年時間就恢復了生產,並把舊鋼廠建設成為一座現代化的新型大型鋼鐵企業。 在偽滿洲國時期,主管鋼鐵生產並多次來過鞍山的原偽滿洲國國務院總務廳次長古海忠之參觀新鞍鋼後驚歎地說:「了不起,太了不起了。」當他看到,新中國人民在一片廢墟上重建的鞍鋼,廠房較前更宏偉壯觀、設備更現代化、產量劇增的巨大成就後說;「真是飛躍,中國的工業化速度要比報刊上宣傳快得多,真是百聞不如一見啊!」 日本戰犯們在瀋陽參觀了多家企業後,又參觀了郊區農村。日偽時期擔任過間島省(日本佔領時期延邊地區)省長的歧部與平及其他10余名高級戰犯看了大青村農業社時訪問了一家農戶,家裡人都去田裡勞動去了,屋裡只剩下一個老太太。歧部詳細地查看了這所極普通的三間瓦房後和老太太攀談起來: 他問:「老人家,現在的生活怎麼樣?」 「不愁吃,不愁穿,日子過得很好。」說完老人臉上充滿了幸福的微笑,她還詳細地敘說了全家人勞動情況和家庭生活情況。 「老人家,毛主席號召消滅文盲之後,你們這個村情況怎麼樣?」歧部與平又詢問。 「我這個老太太也能讀上一段報紙,年輕人現在沒有文盲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