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瞿秋白傳 | 上頁 下頁 |
十 轉折關頭(6) |
|
討論以後,國際代表作結論。他就鮑羅廷、羅易、維金斯基的錯誤問題,領導機關的工人成份問題、目前形勢的估計問題和民族革命中的幾個矛盾問題,發表了結論性的意見。隨後,瞿秋白宣讀告黨員書,代表們原則上一致通過,並決定由瞿秋白、李維漢、蘇兆征三人組織委員會進行文字修改。 會議的第二項議程,由瞿秋白代表中央常委作党的新任務的報告。報告中指出,當前擺在我們面前的只有我們包辦國民黨或國民黨消滅我們這兩條路。過去,党的領導機關犯了錯誤,現在黨不能再以退讓手段來爭得民權,是要以革命方法來爭得民權。過去當我們能夠包辦國民黨的時候,中央不允許我們包辦,覺得只要利用某打某便可以得到一點民權,這種方法已經不適宜了。在武漢政府反動時,7月13日我黨的宣言是新政策的開始,內容是很堅決的。八一南昌起義,我黨走向新的方針。現在主要的是從土地革命中造出新的力量來,我們的軍隊則完全是幫助土地革命的。瞿秋白在報告中還指出,土地革命已進到最高點,要以我們的軍隊來發展土地革命。農民要求暴動,各地還有許多的武裝。有這樣好的機會,這樣多的力量,我們必須點燃這爆發的火線,造成土地革命。在此種情形之下,我們的策略是進行獨立的工農階級鬥爭,老實不客氣的我們要包辦國民黨和國民革命。因此,今後(一)更要注意與資產階級爭領導權,他們還戴著一個民權的假面具,我們要宣佈他們是假的國民黨;(二)要注意群眾,團結真正的左派;(三)在革命中組織臨時的革命政府。此外,瞿秋白在報告中,還提出如何做國民黨的工作,團結國民黨左派;開展兵運工作等問題。 瞿秋白在報告後,又一一宣讀了《最近職工運動議決案》、《最近農民鬥爭議決案》、《黨的組織議決案》,並逐一進行討論。在討論後,瞿秋白又作了結論性的發言。在關於農民鬥爭議決案的發言中,他再次強調指出,要號召農民暴動,要實現耕者有其田,革命政府可以在土地革命中得著生命,黨的第六次代表大會應討論並決定一個農民問題的綱領,等等。 會議一致通過了上述議決案。 會議的最後議程是選舉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當選政治局委員九人:瞿秋白、蘇兆征、向忠發、羅亦農、顧順章、王荷波、李維漢、彭湃、任弼時。政治局候補委員七人:鄧中夏、周恩來、毛澤東、彭公達、張太雷、張國燾、李立三。 八七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在大革命失敗後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這次會議雖然不是一次正式的中央全會,但它在實質上執行了中央全會在政治上、組織上的職權。 八七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它在中國革命的危急關頭,堅決地糾正和結束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八七會議決定在廣大區域中發動和組織農民舉行秋收起義,這不僅表明了中國共產黨決心解決農民土地問題,而且把土地革命和武裝鬥爭直接聯繫起來,從而給黨和人民指出了正確的革命鬥爭道路。因此,完全可以說:「八七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反機會主義鬥爭的新紀元。」① 八七會議以堅定的革命方針,振奮的戰鬥精神,重新團聚了受到嚴重創傷而顯得散亂的隊伍,扭轉黨員和群眾中彌漫的悲觀主義情緒,從而拯救了黨,拯救了革命。蔡和森說:「我們絕對不要忘記『八七』以後之偉大的效果。北方有好些同志說:『假若新方針遲來一月,我們都散了。』這不僅北方為然,全國莫不如此,尤其在兩湖、上海及廣東。我們仗著新方針,不僅挽回了工農群眾的恐慌和悲觀,而且興奮了廣大範圍內幾百幾千萬的群眾,繼續不斷的發展工農革命的高潮,一直向蘇維埃政權走。」「我們在新方針之下不僅重新團結了黨員群眾,而且領導廣大的工農群眾到新的革命高潮上來,這是值得我們自誇的。」② ①瞿秋白:《中國革命與共產黨》(1928年4月)。 ②蔡和森:《党的機會主義史》(1927年9月)。 八七會議不僅解決了許多緊迫而關鍵的方向問題,而且樹立了一種光明正大、實事求是的作風。會議批評了黨內以陳獨秀為代表的機會主義錯誤,並決定向全黨公開這些錯誤,要求全黨同志從中吸取經驗教訓。會議指出,「我們勝過敵人的地方,正在於我們是最先進的階級,無產階級之先鋒隊,能夠在自己錯誤經驗裡學習出來,絕無畏懼披露自己的錯誤,並且有力量來堅決的糾正。」「如果共產主義者不能無所畏懼無所忌諱地批評黨的錯誤、疏忽和缺點,那麼共產主義也就完了。我們的黨公開承認並糾正錯誤,不含混不隱瞞,這並不是示弱,而正是證明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力量。」① ①《中共八七會議告全黨黨員書》。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