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彭德懷傳 | 上頁 下頁
特殊學員(1)


  幾天後,彭真和楊尚昆來到吳家花園,具體安排彭德懷學習的事。彭真不無遺憾地和彭德懷談起廬山會議,說:「廬山會議對你鬥爭過分了一些。」

  這是廬山會議後彭德懷第一次聽到黨中央有人這樣對他說。

  彭德懷心如浪擊,默然不語。

  彭真向隨後來到的高級黨校校長楊獻珍、副校長艾思奇、範若愚當面作了交代。自此,彭德懷成為黨校的學員。

  彭德懷是高級黨校的一名特殊學員。從建國以來,政治局委員到這裡學習,彭德懷還是第一名。

  他仍住吳家花園,不和一般學員在一起。黨校為他特別編了一個組,由黨校黨委成員等參加,還指定了兩名教員為他擔任個別輔導。教員的任務,除為彭德懷輔導學習外,還要把彭德懷的學習和思想狀況向上報告。此事由楊獻珍負責安排。楊獻珍本來對大躍進中的錯誤做法就頗有意見,對彭德懷抱同情。囑咐兩個教員:對彭德懷的談話聽聽就行了,不要記,回來和我說說便可。

  不多日子,楊獻珍在接踵而來的「反右傾」運動中,也被戴上了「右傾機會主義分子」的帽子,被撤掉了黨校領導的職務。當一切都安頓下來之後,彭德懷才越來越真切地感覺到,他已從數十年為之奮鬥的事業中被放逐出來,等待他的是看不到盡頭的、與他整個戰鬥生涯格格不入的謫隱生活。

  他生就的不屈從於命運,也從未在生活中嵌進過「閒逸」二字。他絕不能就此優遊歲月。黨校每週集體學習兩次,他準時到達,不管一些人對他另眼看待,敬而遠之。他自學時認真讀書、作筆記;討論時認真準備、積極發言,成為一個十分勤勉、遵守紀律的學員。

  他把自己的生活日程排得很滿,很早就起身,打拳、到園子裡幹活;早飯後整個上午專心讀書、寫筆記;下午除每週兩次去黨校學習,就看文件、報紙、雜誌;4點左右出門走走,略事休息;晚上依然是看書、寫筆記,只偶爾看看電視。

  8月1日在廬山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上,毛澤東講了很多哲學、世界觀、方法論問題,批評彭德懷是「經驗主義」, 「不是馬列主義」。毛澤東對彭德懷說:「你這個同志事務繁瑣,事務太多,讀書少」, 「對馬列主義基礎的許多學說,……你根本不大懂。」

  廬山會議上的這種批評,深深觸動了彭德懷。理論修養是他的「短腿」當時,他痛心地承認,在幾十年的戰爭中,他認真研讀過的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還是毛澤東在蘇區時代贈送給他的列寧的兩本書:《社會民主黨在民主革命中的兩種策略》和《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現在他決心要彌補他自幼就喪失的機會——讀書。

  在高級黨校的教員和他商量學習計劃的時候,彭德懷想到毛澤東在8月1日的談話,決定先從哲學開始。自1959年12月中旬到1960年2月末,他一氣讀了楊獻珍的《什麼是唯物主義》、艾思奇的《辯證唯物主義綱要》、蘇聯科學院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毛澤東的《矛盾論》、《實踐論》、恩格斯的《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列寧的《唯物主義與經驗批判主義》,寫了大量的摘記和學習心得。這些有珍貴歷史價值的心得筆記和大量帶有眉批的書籍在1975年10月被「彭德懷專案組」以防止擴散為由銷毀了,不能不說是極大的損失。從今天還留存的一篇哲學筆記看,他對毛澤東的《矛盾論》、《實踐論》評價很高。他曾指著書架上的《毛澤東選集》對奉派來輔導他的黨校教員說:主席對馬克思主義確實有很大貢獻。

  彭德懷仔細學習了列寧的重要哲學著作《唯物主義與經驗批判主義》,在書頁上寫下了許多批語。這本書現在作為彭德懷的珍貴遺物,陳列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彭德懷的妻子浦安修在北京師範大學任黨委副書記。吳家花園離北師大較遠,她只能平時住學校,星期六回家。週末常來吳家花園的,還有彭德懷的侄女彭梅魁和幾個已犧牲的老戰友的家屬。儘管他們的到來使院子裡有了生氣,但大家的心情沉重,很少有歡愉的氣氛。而從星期一到星期六,園內便顯得分外冷清。彭德懷上午學哲學,下午看報紙文件。報紙上的虛誇宣傳和書中的哲學原理直接衝突,幾乎天天登有醒目標題:「形勢無限好,高潮日日高」, 「實現全面大躍進」, 「大辦工業」, 「大辦鋼鐵」, 「大辦糧食」, 「大辦食堂」, 「大搞副業」「大搞深翻」, 「大辦文教衛生」, 「高速度萬歲」……接近年末,則是豐收喜訊紛呈:《奇跡!奇跡!》彭德懷在廬山意見書中發出的警號:「國民經濟比例失調」、「打消耗仗,全面緊張」等等,一一被報紙文章駁斥。與報紙上繼續鼓動「大躍進」的同時,從中央到省、市、地、縣,一直到人民公社、生產隊,卷起了一場自上而下的「反右傾機會主義」鬥爭。首當其衝的是各級黨員幹部中那些敢於直言大躍進、人民公社之失的人。他們被稱為「右傾機會主義分子」、「小彭德懷」,受到大會小會鬥爭。在農村,一批生產隊長、農民黨員,因反對高指標和高徵購,也受到了批判。

  吳家花園內的冷清與園外的「熱浪」形成鮮明對比,攪得彭德懷心神不寧。在連續多日對《人民日報》上的虛誇報道和言論無法忍耐之後,一天,他在列寧的《唯物主義與經驗批判主義》一書中分析唯心主義的段落旁,寫下了幾句感想:「人們如果把認識加以片面誇大,認為只要主觀意識就可以創造出奇跡來——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這就不能不在具體事物中滑進唯心主義泥坑裡。」

  1960年4月6日下午,彭德懷在懷馨堂書房內,習慣地從一摞報紙中首先打開《人民日報》。

  第八版幾個大字躍入眼簾:《食堂之樂樂無窮》。這是中共湖南省平江縣寫的一篇通訊,描繪了平江一個大隊食堂的情形。他仔細讀下去:「春風徐徐,送來了陣陣歌聲,陽春三月唱食堂,唱得心裡樂洋洋,食堂之紅賽杜鵑,我們住在天堂中……」他繼續往下讀去:「食堂門前,社員用雄健的筆姿寫著這樣一幅對聯:『食堂巧煮千家飯,公社溫暖萬人心』。」這是以後貼遍全國的一幅名對。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