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彭德懷傳 | 上頁 下頁
鄉親的呼聲(2)


  直到返回北京中南海,農村幹部的作風問題,仍然令彭德懷放心不下。過了3個月,他借著退還給生產隊蜂蜜折款的機會,又寫了一封長信,寄語烏石大隊的幹部。信中說:「回到北京住地,數星期以後,才發現你們送我一磁壇蜂蜜。這是烏石生產大隊全體人民的勞動果實。我對中國人民和鄰友們無多貢獻,吾心為之不安,深感慚愧。擬將原物奉還,又不便投寄,約折款30元,請予查收,交大隊投入副業生產。」接著他寫道:「搞好生產,增加收入,是領導和群眾的共同要求。既然領導與群眾願望相一致,就應當堅持領導與群眾相結合的工作方法。例如,長遠計劃與年度的具體工作安排,必須以實事求是的精神去擬制。擬制以後又必須同群眾反復研究,反復商量,取得大多數群眾的支持和擁護。對於不同意的那部分群眾,還需要耐心地不斷地進行教育。長遠計劃也好,年度工作安排也好,如果不認真發動群眾,反復討論,取得多數群眾的認識一致,計劃和安排即便是正確的,也難以完成各項任務。何況少數負責同志缺乏與群眾商量的精神,得不到群眾的熱情支持,工作任務當然要遭到挫折。」拳拳之心,殷殷之情,溢於言表。

  彭德懷和周小舟離開烏石以後,又到了毛澤東的故鄉韶山公社,所見所聞與烏石大隊大同小異。

  隨後,彭德懷來到他30年前舉行起義的地方——平江縣。在這裡他無心重溫那些轟轟烈烈的往事,集中精力考察了群眾的生產和生活情況。在參觀平江縣工農業生產展覽館時,他吃驚地發現有兩個數字竟然是顛倒著公佈的:把收成最好的1957年的糧食高產數字,公佈為1958年的產量;而把1958年較低的數字,說成是1957年的產量。彭德懷後來憶及此事,還感歎地說:「如此造假,真令人害怕!」

  平江考察中,還有一件事使彭德懷終生難忘。一位土地革命戰爭時負傷致殘的紅軍戰士,在人群中悄悄給他一張紙條。彭德懷打開一看,只見上面寫著:

  穀撒地,
  薯葉枯,
  青壯煉鐵去,
  收禾童與姑。
  來年日子怎麼過?
  請為人民鼓嚨胡。

  彭德懷小心翼翼地把紙條夾在自己的筆記本裡。事後,他在筆記中寫道:「這是群眾多麼沉痛的呼聲!」

  在株洲,彭德懷與薄一波相遇,談到當年糧食產量時,彭德懷更有把握地說:「實產糧食數字可能沒有估計的那樣多,今年征1200億斤糧食是很勉強的。如果征了過頭糧,不僅將來返運困難,而且會影響農民生產情緒。估計徵購900億斤為宜。」薄一波建議彭德懷給中央發個電報。他便寫信給中央,建議把當年的徵購糧減到900億斤。這是彭德懷在聽到人民沉痛的呼聲之後,第一次為人民「鼓嚨胡」。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