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彭德懷傳 | 上頁 下頁
以戰促和


  1953年6月中旬,雙方排除了停戰進程中的唯一障礙——遣返戰俘問題,並在停戰的各項問題上也達成了協議。但是南朝鮮總統李承晚對於美國的急切停戰極為不滿,發表談話說:「必要時我們要單獨作戰。」

  6月15日,彭德懷電告鄧華:「頃接我停戰談判代表團電話稱:軍事分界線基本上已達成協議,以今晚(6月15日)24時為准,在本晚24時以前,敵我雙方攻佔之陣地均為有效;在此以後(零時起)即作為16日計算,敵我所攻奪之陣地均屬無效。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為促進停戰實現,應從明16日起,堅守陣地,不再主動出擊。但須提高警惕,嚴陣以待,對於向我軍陣地侵犯之任何敵軍,堅決給以殲滅性打擊,切不可有任何疏忽。」17日深夜,李承晚下令,以「就地釋放」為名,將「聯合國軍」設在南朝鮮的第5、6、7、9號戰俘營大門敞開,當即「逃出」戰俘2.5萬余人,並被編入南朝鮮的武裝部隊。彭德懷得知這一情況後,即到毛澤東處對停戰簽字前後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及處置辦法談了他的意見。

  6月19日,彭德懷由北京起程赴朝,準備參加停戰簽字。20日趕到平壤與金日成商談,彭德懷主張再打一仗,以打擊李承晚破壞停戰談判的行徑。當晚22時,彭德懷給毛澤東去電建議推遲停戰協定簽字時間,準備「再給李軍以嚴重打擊,再消滅李軍15000人」。毛澤東複電同意。這樣,志願軍就組織了金城反擊戰。這次戰役的主要指揮員是鄧華。彭德懷把自己擺在「二線」, 著重掌握這個戰役打到什麼程度。他認為,對李承晚既要打痛他,使他無法北進;又要適可而止,給他留下點轉彎的餘地。這樣就要打得猛,打得利索,不能拖泥帶水。等他反應過來,調軍反撲時,我已站穩腳跟,轉入堅固的陣地。

  參加這次戰役的志願軍進攻部隊共6個軍(六十七、六十八、五十四、六十、二十一、二十四軍),分為3個作戰集團,彭德懷對各個集團選擇的突破口異常關心,都一一詳細過問。戰役所需的物資輸送工作,也是彭德懷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在朝鮮戰場上,這是關係著部隊前進速度和距離的嚴重問題,過去志願軍常常由於糧食、彈藥跟不上進攻的部隊,不得不把攻勢停下來,被敵人稱為「一禮拜攻勢」。彭德懷一再和志司各部的領導人討論:「能不能讓部隊進攻得更遠一點呢?」

  7月13日,志願軍司令部下達了發起攻擊的命令。當晚天氣陰沉,悶熱異常,21時,志願軍的6個軍在夜暗的掩護和1000多門火炮的支援下突然對當面之敵發起猛烈進攻,打得南朝鮮軍暈頭轉向。志願軍即趁其混亂之際向南迅速進擊。

  彭德懷這次返回檜倉司令部,看到這裡的情況有了很大變化。在原來他住過的大礦洞左邊,挖了一個新的馬蹄形坑道,在坑道兩壁鑿出4個石窟,石質堅硬不溢水,彭德懷就住在其中的一個石窟裡。這時,他走出石窟,獨自在坑道外邊踱步,等待著前線的消息。他不去作戰室,以免打擾鄧華的指揮。處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即使象他這樣的沙場老帥,心緒也是難以平靜的。一小時後,前線的報告到了:「全線突破。」各個作戰集團向縱深發展的消息也一個接著一個傳來。彭德懷才面露笑容,回到石窟裡。戰鬥到16日,敵方援兵開始接近,志願軍迅速轉入防禦,至27日結束戰役,共斃、傷、俘敵7.8萬餘人,收復土地178平方公里。李承晚深怕志願軍繼續進攻,接受了停戰協議。燃燒3年多的朝鮮戰火終於熄滅了。這時,彭德懷方感「今日得寬餘」,破例看了來前線慰問的京劇團演出的《三打祝家莊》,還親自點了一出諷刺喜劇《葛麻》。當戲中聰明的小長工百般作弄想賴婚的地主,而終於和自己的心上人結成良緣時,彭德懷和大家一起使勁地鼓掌歡笑。自從1950年10月4日離開西安踏上硝煙彌漫的朝鮮戰場以來,人們還是第一次看到他這麼輕鬆,這麼愉快。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