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彭德懷傳 | 上頁 下頁 |
飛渡漢江(2) |
|
中朝聯軍一連串勝利的消息,由新華社即刻廣播到全世界,中朝兩國人民走上街頭,熱烈歡呼。1月5日,《人民日報》第一版頭條大字標題:《朝中軍隊發起新攻勢,光復漢城向南急進》,同時,刊載通訊《午夜的歡聲——記北京大學同學慶祝漢城光復大遊行》和社論《祝漢城光復》。1月6日,《人民日報》第一版大字標題:《中國各民主黨派致電朝鮮人民:「祝賀光復漢城大勝利!」》,同時刊登大幅照片《北京市學生、工人、婦女慶祝漢城光復》;1月7日,又以頭條大字新聞刊登《 全國各地人民歡慶漢城解放》的報導。 身為中朝聯軍統帥的彭德懷,從收音機裡聽到國內人民歡慶勝利的消息後,卻感到寢食不安,又喜又愁。祖國人民為志願軍取得的勝利表現如此高興,這對志願軍指戰員是極大的鼓舞;但他感到國內對志願軍在朝鮮前線面臨的嚴重困難並不瞭解。他對政治部的工作人員說:「新華社不應該這樣大張旗鼓地宣傳報導光復漢城,因為敵我力量並沒起明顯的變化,這次我軍雖然前進了一百多公里,但未能大量殲滅敵主力部隊,我們是一軍(陸軍)對敵人三軍(陸、海、空軍),敵人的武器裝備占絕對優勢,放棄漢城不過是應急措施,肯定還會反攻的,目前我軍並無力防守,如果敵軍重占漢城,我們可怎麼向祖國人民交代呢?」 以後,彭德懷在「文化大革命」時期被關押受審中,曾就當時他為什麼決定中朝聯軍停止追擊一事寫道:「我軍將敵驅至『三七線』後,敵改變計劃,從日本和國內抽調新生兵力共約4個師,又從歐洲抽調老兵補充部隊,集結在洛東江的預備防線。從東線戰場方面撤退之兵力,亦集結于洛東江。總之,敵軍一切一切都在誘我南進攻堅,待我軍疲勞,消耗殆盡,再從正面反擊,從側翼登陸截擊,以斷我軍歸路。志願軍入朝後,不到三個月,連續經過三次大戰役,又值嚴冬,全無空軍掩護,也未曾休息一天,疲勞之甚可以想見。戰鬥的和非戰鬥的減員已接近部隊的半數,急需體整補充,準備再戰。」 彭德懷果斷地命令部隊停止追擊,已被歷史證明是正確的戰略決策,但當時蘇聯和朝鮮方面都有人表示不解。他們看到敵人南逃,認為只要中朝聯軍繼續向南追擊,美軍很快就會退出朝鮮半島。而此時,在中朝兩軍內部輕敵速勝的觀點也在迅速增長,一些人議論:「美軍要速逃,美軍要撤退」、「由北向南,一推就完」、「快打,快勝,快回國」等等。 針對這種局勢,金日成於1月10回到君子裡中朝聯軍司令部,與彭德懷討論中朝聯軍繼續向南追擊問題。經彭德懷詳細彙報志願軍面臨的困難後,金日成和彭德懷取得了一致的意見。雙方決定軍隊就地休整補充,召開中朝兩軍高千會總結經驗以利再戰。蘇聯駐朝鮮大使得知會談的結果,向斯大林報告,說彭德懷「右傾保守,按兵不動,不乘勝追擊」。與此同時,毛澤東同意彭德懷的意見並將朝鮮戰場的情況電告了斯大林。斯大林回電蘇聯駐朝大使說:「彭德懷是久經考驗的統帥,今後一切聽彭的指揮。」並稱讚彭德懷是當代天才的軍事家。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